面向国际贸易职业岗位群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5-07-29 00:35郭世静
对外经贸 2015年6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国际贸易高职教育

郭世静

[摘 要]受当前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影响,高职院校的生源逐年减少,对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如果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毕业生就业率,吸引更多生源,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发展将难以持续。以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对江苏省及上海市部分外贸企业进行调研,提出构建面向国际贸易职业岗位群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新构想,以期为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职业岗位群;国际贸易;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5)06-0147-02

一、高职类国际贸易专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制造业转型升级尚未完成,加上人民币不断升值致使我国出口贸易严重受阻。中小企业外贸业务量锐减,对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也随之不断减少,使得高职类国际贸易专业的招生和就业面临严峻的挑战。以江苏省为例,2012—2014年全省共有29所公办高职院校开办国际贸易专业,但超过半数以上学校的招生计划数量都呈下降趋势(见表1)。

生源不足、毕业生就业前景欠佳使得很多地区特别是外贸发展欠发达地区高职院校的外贸专业迅速萎缩。

若不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职类国际贸易专业发展将难以为继。

二、企业对高职类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的需求状况分析

(一)调研样本

为分析不同经济发展区位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以苏北、苏中、苏南以及上海的部分企业作为调查对象进行比较分析,具体样本数量如图1所示。考虑到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和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的区位,在样本选择上向苏北地区倾斜,同时兼顾其他地区。另外,考虑到该学院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以民营企业为主,因此本次调研以民营企业为主,如图2所示。

(二)调研结果

1.外贸岗位需求相对稳定。通过调查发现,目前企业虽然对国际贸易专业的人才需求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国际贸易相关岗位的需求状况没有太大变化,企业大量需求的仍是单证员、外贸业务员、商务秘书以及跟单员,其中以外贸业务员和单证员居多(见图3)。

图3 外贸企业岗位需求状况(%)

2.企业青睐“一专多能”的综合型外贸人才。在对从业者的技能和知识要求方面,各外贸岗位有很大的重复性。比如,制单工作不仅是外贸单证员的基础工作,同样也需要外贸业务员和跟单员精通此技能;掌握报关技能的跟单员更受企业欢迎。可见,“一专多能”已成为目前外贸企业的用人标准。

3.企业看重员工的工作态度。企业在用人时最看重的是工作态度,其次才是实践经验。除此之外,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的外语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专业知识和产品知识储备都是企业关注的重点,因此高职院校应着重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这些能力。

图4 企业用人的关注因素

4.企业普遍希望学生持证上岗。调查显示,大多数企业希望学生持证上岗。从证书种类来看,商务英语证书的关注率最高,这主要是由外贸工作性质所决定的。因此,高职院校在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外语能力。而在专业资格证书中,国际商务师证书在外贸企业中的认知度最高(见图4)。

三、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地处苏北地区,生源大多来自江苏徐州、宿迁、连云港等苏北城市。来自苏北地区的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对比较薄弱,提高其英语水平与能力成为一大难题。笔者认为面向国际贸易职业岗位群的分层次、分方向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具体操作是在大一时不分专业,到大二再让学生结合意愿和自身条件选择更合适的专业进行发展。原因在于:一是企业在用人时往往会把国贸、国际商务、报关专业等相关专业的学生统称为外贸类专业毕业生,因此将这些专业合并并不会影响学生就业,相反还有可能拓展就业方向。二是学生在入校时往往对未来发展目标比较盲目,没有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所在和能力专长,如果选择了不适合的专业往往会导致学生不能发挥所长,或是因为没有兴趣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大打折扣。三是国际贸易、国际商务、报关专业同属外贸类专业,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很大的近似性。从培养目标来看,这些专业都是为外贸单位培养人才;从课程设置来看,这些专业一般有10门以上共同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从教学手段来看,这些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都是主要通过校内实训来完成。以国际贸易和报关专业为例,可以通过分层设置入职岗位、发展岗位及迁移岗位,结合不同专业的具体情况略有区别(见表2)。

这种岗位设置对人才培养的层次性更强,便于学生根据自身条件进行选择。比如,英语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可以主修报关类课程,以报关报检类岗位作为未来工作岗位。另外,两个专业的入职和迁移岗位互补,发展岗位相同,为专业群模式培养提供了较大可能性。

[参考文献]

[1]杨芳,周静,徐生华,李建军.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国际贸易人才培养与中小型外贸企业需求研究[J].对外经贸,2012(10).

(责任编辑:乔 虹)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模式国际贸易高职教育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点扬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微商思维在高职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