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及职业制约①

2015-08-11 05:27王淑荣张健山西长治医学院公共体育部山西长治市一中体育教研室山西长治046000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23期
关键词:专业知识体育教师专业

王淑荣 张健(.山西长治医学院公共体育部;.山西长治市一中体育教研室 山西长治 046000)

浅析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及职业制约①

王淑荣1张健2
(1.山西长治医学院公共体育部;2.山西长治市一中体育教研室山西长治046000)

摘要: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关注下我国的体育工作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高校体育教师承接着重要的教学与科研任务。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与职业水平刻不容缓。本次研究从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制约因素进行科学的分析,给高校体育教育事业提供出一些有价值的依据,为高校体育教育事业的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

关键词:高校体育体育教师专业素养职业制约

高校体育教师是高校体育工作的核心,高校体育事业是否发展的好主要依靠高校体育教师的全面发展。而高校体育教师的培养与发展是一项长期的、有计划的工作。必须引起高校管理层的重视与支持。高校体育教师的人数、年龄结构、专业素养等等要素是否可以适应当下高校体育工作的新要求,是否可以完成高校体育培养人才的使命,都需要我们面对并解决的问题。

1 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1.1研究对象

山西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其中女体育教师24人,男体育教师56人。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课题的需要查阅相关方面专著30余部,进行论文研究43篇。

1.2.2问卷调查法

对山西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85份,回收有效问卷80份,有效率为94%。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素质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能力,专业态度。

2.1专业知识分析

表1显示,高校体育教师在平时工作中专业知识技术的实际运用情况。体育专业知识是高校教师业务水平的标志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师是否有效发挥教学作用的重要保障,也是对体育教师进行评价的重要条件之一。专业知识又分为:学科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

学科性知识是基础,是指与体育教师的教学相联系的专业理论知识。条件性知识是体育教师教授专业知识过程的有力保障,即教学过程中的各种互动过程。实践性知识是体育教师在教授体育专业知识时的经验与总结。体育教师的个人实践知识是非常有深度、有广度的知识形态,它是体育教师教学经验、教学体验的结果。

表1 高校体育教师专业知识技术调查

表2 高校体育教师对专业的态度调查

表3 高校体育教师职后培训调查(近5年)

2.2专业技术与能力分析

现在对于高校体育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专业技术与能力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体育教师专业技术能力包括:体育教学能力、体育活动指导能力、体育科研能力。

体育教学能力:包括体育教师的动作示范能力、语言表述能力、课堂保护能力、对教材教法的创新能力、场地器材的运用能力。

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信息和通讯技术的融合领域技术的发展,全面影响着居民活动、企业经营、科技研发以及政府管理,从而使获取大量反映城市空间组织和居民行为特征的网络数据、基于定位功能的移动信息设备(GPS、智能手机等)技术的逐渐成熟,也提供了较为精确的居民位置信息,中国的“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秦萧2013)。大数据的发展不但改变了城乡规划的设计手段 (CAD辅助绘图)与管理方式(3S卫星遥感),也改变了我们对数据的认识,从对已有数据总结规律形成理论总结,到数据预测未来,成为决策依据。大数据必然改变城乡规划的运作手段与管理方式,使得城乡规划成为精细化的研究学科。

体育活动指导能力:课外,体育教师在参与学校各种活动时就为组织体育活动,高校体育教师应具备参与体育活动、组织指导体育活动的能力,这不仅可以提高个人专业素质,也是对高校体育工作的发展促进。

体育科研能力:高校体育教师已经不是光教学一种任务,他们还担负着高校科研的任务。

高校体育科学研究迅速提高学校的体育科学水平和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高校体育教师要把“上课”和“科研”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主动的、自觉地进行研究高校体育教育科学理论,提高教师自己的体育教学能力和体育教学改革的能力,成为新时代合格的高校体育教师。

2.3专业态度分析

表2中显示,高校体育教师对专业的态度。专业态度是体现高校教师本专业特征的重要的保证。高校体育教师对工作的态度,热爱是高校体育教师搞好高校体育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首先作为一名高校体育教师应该具有对高校体育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具备敬业爱岗的工作态度。

高校体育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态度具体表现为:高校体育教师热爱工作岗位,热爱教育事业,热爱自己所教授的学科。认真履行现职的职责、积极承担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

高校体育教师对学生的态度:高校体育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任务,他们的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与意识。所有高校体育教师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要做到不忽视每个同学,不轻视运动能力差的同学,不偏爱体育能力好的同学,做到一视同仁不偏不向教授好每堂课。

2.4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制约分析

2.4.1高校体育教师职后培训

表3显示,高校体育教师职后缺乏相关的职后培训。随着高校体育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教师职后教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培养途径,高校体育教师必须通过再进修、再教学、再培训等方式来更新自己的知识水平,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也就是高校体育教师要在职业生涯中不间断地进行学习,适应社会发展对高校体育教师提出更高更多的新要求。

高校要制定相关的政策,鼓励高校体育教师学习深造,做到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培养。要拓宽高校体育教师在职培训渠道和形式,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自修能力,提高高校体育教师自身专业素质。

2.4.2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科研能力及科研水平

高校体育教师在完成自己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肩负着高校的体育科研。这就对高校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现在知识结构高度发展的阶段,他们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体育专业水平,只有这样才能让教学带动科研,让科研指导教学。此外,要不断引进科研教学型教师,改善已有的科研教学环境。尽量为教师创造内、外交流的机会。眼界开拓才能更好有好的方法用在教学与科研中。

2.4.3科学、合理的采用岗位竞争

优胜劣汰是竞争的机制。对岗体育教师进修多元化的考核,形成长期的、有效的考核办法。积极鼓励中青年教师勇担重任,形成合理的教学、科研梯队。端正学风、教风努力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3 结语

高校体育教师是高校的主要组成因素。他们的水平决定了高校体育教育与科研的水平。因此,我们要在职后培训及科研水平上多下功夫,让高校体育教师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大学生不断变化的健身锻炼的要求。全社会也应该提高认识与观念,改掉轻视体育教育的错误,把体育教育放在生活的重要位置上。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体育教师的尴尬处境,使得体育教师有序的、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学科进展报告[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1):1-5.

[2]陈岩,林永捷.心理健康教育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探讨[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85-87.

[3]雷艳云,李波.影响竞技能力的非竞技因素探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5(1):39-41.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8(b)-0123-02

作者简介:①王淑荣(1974,7—),女,汉,山西晋中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训练学。

猜你喜欢
专业知识体育教师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部分专业介绍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凭你现有的专业知识,如果穿越回古代能做什么?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如何判断你的老板是个“精神病”
寻困而学之笃学常行——谈镇江市润州区青年体育教师自主成长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