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实践研究

2015-08-15 00:51
语文天地 2015年27期
关键词:生活化交流文本

陈 芹

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活化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尝试。语文本就是对于生活点滴的聚集与探讨,课本中讲述的很多内容都和生活息息相关。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极大增强学生的文本体验,也能够引导大家更加留心观察与感知生活,这对于学生自身各方面能力与素养的构建将会很有帮助。教师要多在语文课堂上展开生活化教学,这不仅符合小学生的认知习惯,这也能够让学生从语文课程的学习中有更多体验与收获。

一、为文本教学创设生活化情境

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首先,教师可以给学生们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情境,这将会为知识教学带来很好的辅助。生活化的情境可以有很多体现形式,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确立相关的模式。可以用多媒体课件来营造生活化的教学场景,也可以组织学生来表演课本剧等将教学内容以生活化的形式重现。这些都是可以参照的教学方式。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走入文本中,这也会增强学生对于文本的感知能力。

根据教材创设生活化情境的具体措施就是充分借助于课文插图、现代媒体、表演课本剧、师生语言描述等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将静态变为动态。如在教《拉萨的天空》这一课时,为了引导学生进入作品所描绘的意境中去,教师可以利用《蓝色多瑙河》进行配乐读。极易被感染是小学生的一个心理特点,华丽、明快、活泼的旋律使学生的神思一下子置身于作品所描绘的意境之中。学生们瞬间仿佛置身于拉萨,能够看到拉萨的天空中蔚蓝的云层。这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不仅极具感染力,这也会帮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文本学习中。

二、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

语文课程的教学并不应当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师可以适当拓宽课程教学的维度,可以有意识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教师可以结合相关的教学主题创设一些生活化的活动课,让学生能够对于生活有更好的理解与感知。这类教学活动有着很好的教学实践意义。这不仅能够给学生们提供一个走进生活、融入社会的机会,学生也会在过程中看到与感受到生活中很多真实的场景与事实。这将会帮助学生逐渐构建自身的生活经历,并且能够让学生在习作时有更多的写作素材,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将会很有帮助。

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向校外,开展各类有关的社会生活小调查,例如,可以让学生观看公告公示、广告牌匾、报纸杂志等带有中文的资料中是否有错别字或错用词;又如,在写以“人”为主题的作文时,教师可让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身边熟悉的人,和他的共同经历等;在以写“景”为主题的作文时,可让学生带来旅游时的照片,与大家分享照片里的景色风光和旅游感受等。这些都是很好的增强学生生活体验的教学过程,大家在积极走进生活的同时自身的生活感知能力也会慢慢增强。这将会催促学生不断成长,并且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三、生活化课堂交流形式

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同样可以体现在课堂的交流形式上,这也是很值得教师们注意的一个问题。教师在和学生进行交流对话时应当以生活化的方式展开,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多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观点,并且让学生对于教学过程更为投入。同时,教师也可以组织一些学生间的交流合作,并且引导大家以生活化的形式来进行交流沟通。这种方式不仅更容易被学生接受,生活化的对话形式也有助于教学氛围的营造。这些都是对于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推进。

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和学生的沟通方式,并且要给予学生更多积极的肯定与鼓励。例如,可以对听课认真、思想活跃、回答问题正确无误的学生投去赞许的目光并伴有点头动作;对精力不集中、做小动作的学生可投去制止的目光并伴有摇头动作;对于回答问题胆怯的学生可以投去鼓励的目光,必须让学生从心理上有一种安全感,有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然情感的流露,这才是生活化的交流形式应当发挥的效用。只有让生活化教学更好地在课堂上得以渗透,才能够营造出更为轻松自在的课堂教学氛围,并且促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加积极与投入。

新课程理念下,人们越来越强调语文教学的“贴近生活”、“回归生活”,这些都是对于生活化的教学形式的一种召唤。教师要善于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对于课程的学习兴趣,并且透过生活化的情境的营造来活跃学生思维。只有注重和生活的联结,语文课程的教学才能够找到更为稳固的根基,这也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的关键所在。

猜你喜欢
生活化交流文本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此交流,太暖!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