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方法和途径

2015-08-15 00:51
语文天地 2015年27期
关键词:构字字形识字

田 园

识字教学应结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下面,谈谈我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创设乐学情境,培养识字兴趣

识字教学提倡在情境中识字,利用儿童的已有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运用多种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针对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很短的认知规律,采取了以下方法:

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我力求在课堂上创设一种愉快的氛围,从不对识字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讽刺、挖苦,从心底引起并保护学生的识字兴趣。

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在教学难记字时,我把字体放大,展示在屏幕上,让学生观察笔顺的演示,在巩固练习的环节充分利用多媒体,如摘苹果、走迷宫等,大大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善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教学中我经常对学生说:“你的这种记字方法真好!”“你能比较出它们的异同,真棒!”“你领读的声音可真洪亮!”学生在教师的一片赞扬声中会更加激起识字的欲望。

二、运用多种方式,提高识字效率

运用汉字的构字规律识字。汉字字形虽然复杂但仍有规律可循。在汉字中,独体字占小部分,绝大部分是合体字。如教学“清”、“请”、“晴”、“蜻”一组形声字时,学生在对基本字“青”的字音、字形掌握的情况下,我让学生说一说它们的偏旁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学生会说出河水清清与水有关,有三点水的是“清”;请人做事要说话,有言字旁的是“请”;太阳出来天气晴,有日字旁的是“晴”;蜻蜓是昆虫,有虫字旁的是“蜻”。如在教学象形字“目”时,我先出示实物图片和生字卡片,让学生看图说说:图上画着什么?(知道“目”即眼睛)然后对比图和图画右下角的象形字、图下的现代字“目”有什么相像的地方?让学生对比着事物的形状识字。这样按汉字构字规律去教,并将汉字的构字规律教给学生,学生一旦掌握了规律,就可以用类比方法,触类旁通。

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识字。识字教学初始阶段的对象是6至7岁的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这一阶段的儿童共同的心理特征是:活泼好动、爱玩,不能长时间专注某一事物,喜欢具体形象的东西,记忆力较强,但学得快,忘得也快。比如:呈现一个汉字,儿童对其形状的辨认经历的认知过程是:

先整体后局部。即识字总是先感知字的整体,然后辨认个别笔画;先轮廓后内涵。低年级儿童往往对字形的轮廓容易掌握,对内部细节难以牢记;先上部后下部;先左后右;先熟悉后生疏。另外,学生对汉字由感知到理解再到运用,学生思维发展是由具体到抽象。了解儿童的这些认知特点,教学时就要由具体到概括,即由图到字,由事、物到字。如学习《口耳目》一课,我引导学生观察字形与其所表示的图画的联系,从而使学生掌握象形字的构字规律与识记方法;从而提高了识字教学的效率。

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中识字。让学生“在做中学”、“在乐中学”是我们倡导的理念。识字教学更要依靠课堂上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识字效率。以下是我在教学中常用的几种形式:

游戏识字。我在教学中常用的游戏形式有:摘苹果、开火车、拼字。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汉字。

借助实物识字。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将学生熟知的物品和识字结合起来学习汉字。

用谜语、顺口溜识字。在教学中师生合作编一些字谜或顺口溜帮助识记,变识字为游戏。如教学“坐”字,学生就编出“两人坐在土堆上。”我相机出示同音字“座”让学生编字谜,学生又编出“两人坐在广场的土堆上”、“两人坐在房子下面玩土”。又如“明”:日月一起真明亮;“雷”:雨点洒在水田上;“来”:米上加横竖出头。

三、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

我的识字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文中的几个字,而是把识字教学置于学生生活的大背景中,让生活成为识字的广阔舞台。

在生活中识字以巩固字形。我引导学生认识所住的街巷楼宇的名字;在和父母外出时认认汽车站牌、饭店招牌、霓红灯牌;在旅游途中认识各处名胜古迹,石碑上的字等。有意识地引发学生自主、自由地把识字与生活相联系,达到学以致用,丰富学生的积累。

在课外阅读中培养识字能力。我采取一边教生字,一边引导学生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激发学生初步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了解字意,学会识字。

总之,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教给识字方法,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使他们真正喜欢汉字,在自主识字中提高识字效率。

猜你喜欢
构字字形识字
重叠式数量增长四字网络用语的接受度与推广分析
异体字字形类似偏旁的互用类型综合字图构建
甲骨文中的字形直立化二则
识字
“彡”的类意义在构字中对“彡”部字的影响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识字儿歌
识字谜语
添一笔变个字
巧妙引导,快捷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