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动”相映成“趣”——小学低段写字教学趣味启蒙实践研究

2015-08-15 00:51
语文天地 2015年27期
关键词:米芾练字写字

王 成

小学阶段是识字的关键时期,而写字则是巩固识字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写字教学在识字教学中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培养小学生语文基本功的基础。写字能力的培养是低段小学教学的重点之一,对于小学低段学生而言,通过写字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忆力,近年来,各地积极开展“五动”写字教学法以培养小学生的写字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语文教师每天都在教学生们写字,学生也不停地在练字,但是我们总会发现,有的同学对写字课丝毫没有兴趣,练字时总是无精打采,有的学生由于缺乏写字的兴趣就把字写得很难看,“横”和“竖”总是像一根木棒一样,无论教师怎么去指导,由于缺乏写字兴趣,教师也很难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为此,有必要在小学低段写字教学中引入“五动”写字教学法,创新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写字兴趣,进而促进写字教学的质量。

一、口动环节——实施故事导学策略

课堂上学生动口是动脑的必然结果,要想让学生动口,教师首先要动口,让学生有口头表达的欲望。所谓的故事导学策略,就是教师在上写字课之前,先通过讲述一些与写字有关的道理或者相关规律的小故事激起学生写字的兴趣。比如,教师可以通过故事激发兴趣。《一张宣纸成就一个书法家的故事》的故事内容便是宋代米芾幼年苦学三年写字未果,其主要内容就是一个秀才看了米芾临帖之后,邀请他拜师但必须买自己五两纹银一张的宣纸。随后,米芾便花了五两纹银买回去一张,由于惜纸贵,所以米芾久久不敢提笔练字。过了几天,秀才来要求他提笔写字,却发现他的字有很大的进步,秀才便对他说:“你怕浪费了是对的,写字不仅只是动笔,还应当动心,不但要观其形,还要悟其神。”从此,米芾谨记启蒙老师的教诲,最后成为宋代著名的书法家。教师在讲故事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口动”,激发了学生写字的兴趣。

二、眼动环节——多维度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眼动环节,即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主动学习写字,通过观察老师及其他同学的写法,由表及里、层层深入,主动感受写字的真谛所在,要想更好地培养学生去“眼动”,去主动观察写字的妙趣所在,就需要教师多维度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善于因材施教,加以鼓励,“对比激励法”就是很好的策略。

教师可以通过国际友人对中国书法的赞美讲给学生们听,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学生们明白书法所具有的民族特色,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是十分必要的。另一方面,教师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自己每天的进步,这就需要教师将学生练过的字都好好保存起来,学期末发下去让他们加以比较,给自己的作品打分。教师通过多维度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和进步,会逐渐提高他们的写字兴趣。

三、心动环节——加强师生和学生间的合作交流

自悟、合作交流式的写字教学方法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所以,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就要以提高写字教学的有效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学习和写字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上课的时候,要相信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练字内容进行彼此的交流,并与老师发生智慧火花的碰撞。加强师生和学生间的合作交流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写字、练字的真谛,将写字过程中面对的难题更好地化解,从而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并把它提升到最高点。

四、互动环节——增加小学生表现机会

对于小学低段的学生来讲,他们的思维习惯总是直观的,小学生本身就很活泼,尤其对于写字课来讲,上课不到十分钟就会抑制不住好动的习惯,相反的是,他们拥有更强的表现欲望和动手欲望,这就需要教师通过表演的互动增加小学生的表演机会。比如在写字课之前可以通过写字小游戏让小组间进行讨论,不仅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写字的热情,还能更好地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

五、手动环节——加强练习,提高学生写字技巧

写字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基本功,也是巩固识字教学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培养小学生的写字兴趣,最重要的就是加强写字练习并不断地提高写字的技巧。教师要要求学生将字写得正确、工整、规范和漂亮,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写字的规律,教师也应当多做示范,让学生评价老师的示范字,积极引导学生去观察和掌握写字的要领,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提高写字的技巧。

“五动”相映成“趣”,写字既是一种技术,也是一门艺术,教师要实施更为有效的写字教学方法,才能提高小学生的写字兴趣,培养小学生的写字技巧。

猜你喜欢
米芾练字写字
该练字了
芭蕉上练字
米芾拜石
米芾与《阳朔山图》相关问题的再探讨
用“心”写字
王献之练字
豆豆练字
我学写字
学写字
写字好看,需从小“练”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