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简化字邂逅繁体字——如何在写字教学中做好书写规范

2015-08-15 00:51周小微
语文天地 2015年27期
关键词:规范字繁体字书写

周小微

一、案例描述

一次练字课前,几名学生拿来一幅《春晓》的软笔书法作品,疑惑不解地问我:“老师,您看这张作品里有好几个字都是繁体字,您不是叫我们写汉字要规范吗,那我的作品中是写繁体字,还是写规范字呢?”这幅作品中,“闻”写成“聞”,“鸟”写成“鳥”,“风”写成“風”,“声”写成“聲”。一幅作品中这么多繁体字,孩子没了主意,不知自己该怎么写。

这时,其他几个孩子也七嘴八舌起来:“老师,我们的作品里也常有繁体字,为什么在写毛笔字的时候就要写一些繁体字,而我们平常都要写规范字呢?”我笑着对他们说:“你们可以临摹作品中的繁体字,如果写我们教的规范字,也是可以的。不过,除了写作品,其他地方记得要写规范汉字哦!”学生笑着说:“我觉得最好都写规范汉字,方便,好记。”“不错,也有书法家写简化字的作品,你们也可以尝试一下。”“老师,那我们这次,一个人完全照着老师给我们的样子写,一个人把诗句里的字都写成简化字,看老师怎么评价。”

二、案例分析

书法是我们中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瑰宝,繁体字在书法艺术中也占有一席之地。繁体字的笔画多,便于布局,或者更能体现书法作品中的美感,而且古人的书法字帖多是临摹,继承前人的字体,因此,繁体字较多地留存了下来。今天,儿童初学书法,繁体字与简化字放在一起,他们就无所适从了,到底该写哪种字呢?我们教师有责任让孩子明白繁体字在书法中的地位,更有义务让孩子懂得书写简化字的必要性。繁体字难学、难认、难写、难用,也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对汉字机械化、信息化处理的需要。而简化字减少了字符的笔画,容易书写,节约了书写的时间,有利于人们掌握文化,也符合汉字发展的总趋势。因此,我们从小就应写规范汉字,不写繁体字,不用异体字。作为语文教师,我觉得应努力做到以下两点: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可以从汉字的演变、汉字的构造、汉字的不同字体给孩子讲解汉字蕴含的文化美;可以给孩子讲讲仓颉造字,伏羲造八卦,神农结绳而治的传说,让孩子感受汉字来源的神奇。

可以把汉字与英文字母比较,感受汉字的每一笔,每一画都似在诉说中国五千年文化的悠久历史,凝聚着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我们还可以用游戏激发孩子的兴趣和求知欲,让孩子们通过一个个汉字触摸几千年的历史变迁,通过一个个汉字感知几千年前人类生活和生产的痕迹。通过一个个偏旁部首来探究汉字背后的含义和流变。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喜欢汉字,对汉字有了特殊的情感,内心的情感就会通过外在的行为表现出来。从铅笔字、钢笔字到毛笔字,学生乐意用自己手中的笔勾勒汉字的美。从《习字册》到各项语文作业,学生都能一笔一画地去演绎汉字的美。

2.引领是发展的关键。写字是一项重要的技能,正确、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基本的素质。指导学生把汉字写好,不仅是学生在校完成各项书面作业的需要,也为今后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书写基础。学生对书法作品中的繁体字也不再感到另类,能把一幅作品认真写好,写美,就是写了繁体字也未尝不可,如果像启功先生一样写简体字的作品,我们更欢迎。

教师要发挥良好的示范作用。首先应当提高自身素质,做到书写规范,板书要正确、工整、美观,作业中的评语也要写得端正、清楚,尤其不能写繁体字。同时,校内的板报、标语等也要写规范字,让学生在一个良好的汉字环境中受到熏陶。

我们在批改作业时更要用心些,圈出作业中的错别字,让学生及时纠正。长期严格要求,孩子们自然就能写出规范的汉字了。

我们还可以结合平时的教学活动,组织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比如,同学之间互相当小老师,找作业、作文中的错别字,以达到督促别人、提高自己的作用。进行规范汉字书写大赛,提高规范汉字书写水平。组织学生去街上找错别字,让他们认识到书写不规范的字给人们带来的不便,从而强化书写规范汉字的意识。

总之,作为新世纪的教育者,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注意指导学生书写规范汉字,提升语文素养,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既有责任对学生的规范书写进行有效的训练,又有义务把世代流传下来的书法艺术传承和发扬光大,并言传身教,率先垂范,真正成为学生汉字书写的引路人。

猜你喜欢
规范字繁体字书写
Unwritten 尚未书写
哈哈镜
用什么书写呢?
离婚起诉书写好之后
汉字繁简再引热议
300 规范字口诀(四)
300规范字口诀(五)
300规范字口诀(二)
写规范字
书写春天的“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