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策略例谈

2015-08-15 00:51朱海玲
语文天地 2015年27期
关键词:古诗古诗词语文

朱海玲

中国是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历史的古老国度,先秦散文、诸子百家、唐诗宋词、明清小说,都是中华民族智慧的象征和宝贵的精神财富。目前,语文教育越来越重视古诗教学的重要地位和实际意义。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古诗词内容,目的在于对学生进行熏陶,同时不断培养并提升其审美能力,帮助其树立人文关怀意识。

一、古诗教学的意义与现状

古诗是中华文化智慧的浓缩与代表,其用较短的语句描写风景时节、人文风貌,也展现了一个时代的民众生活与精神风貌,它是前人圣贤留给我们后人的一笔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精髓的唐诗宋词,更是中华民族得以屹立世界文化之林的艺术宝库。因此,国家重视古诗词教学,尤其作为初级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更提倡了其审美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促使小学生通过古诗学习,学习古人一字千语的提炼方法,展现独特的气质,并将其运用于语文学习与写作之中,增添风采与魅力,同时学习更多的知识与道德规范,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然而,在当前的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对古诗教学的观念存在偏差,甚至将其作为词语解释或白话文翻译,因此破坏了古诗独有的意境,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和想象空间的拓展;古诗教学脱离了本质,存在“唯考试是教”的现象,致使学生将古诗词学习当做任务,不易产生兴趣,这也违背了古诗教学的初衷,不利于民族的文化素养与底蕴的提升;此外,古诗学习一般只在课堂上进行,很少有学生在课外进行背景学习,久而久之,产生消极的古诗学习氛围,影响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效率。

因此,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必需与时俱进,不断改进。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创造力,引导其继承并发扬我国的优秀历史文化。

二、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应用策略分析

1.了解古诗背景,体会古诗的意境

不管是古代的诗词创作,还是当前的现代文学创作,都要立足于一定的时代背景,才能深刻了解并欣赏其所具有的独特艺术魅力。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联系作者的生平与思想、分析其特定的背景,就能离诗人更近一步,从而全面系统地了解古诗的“背景”,体会其内容、思想与感情等,从而引领学生真正走进古诗之中,领略古诗的奇妙意境。

例如,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的教学中,教师可提前搜集相关的资料,以为学生讲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这是诗人杜甫在延续7年多“安史之乱”彻底平息之时,携妻子流落四川锌州,听到官军收复河南、河北的情况下所做。这样,学生在弄清楚此诗的写作背景后,才会更容易领悟诗人的感情与创作基调,从而充分了解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2.鼓励学生进行互助与合作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注意力不易集中,理解能力有限,无论教师讲的怎样精彩,学生有时候也并不领会,这样就造成了教学的独唱效果,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可引导学生成立小组,自主进行互助与合作,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实现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高效性。

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教学为例,让学生分成小组自主进行古诗朗诵、翻译与默写,并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派小组代表说一说此诗“思乡”的情感,总结发言本小组对此诗的理解,然后由全班同学进行评选,选出最佳小组。

这样,学生的主动性会得到很好的发挥,在深入理解诗文内容的基础上,也会加深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以表演的形式激发学生古诗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针对小学生的特点,教师应灵活应用教学手段与方法,营造好的课堂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之中。

例如,在古诗《寻隐者不遇》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以情景剧的方式将古诗整体或某个句子表演出来,如表演古时的道士、童子的神情等,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从而活跃课堂气氛,在一定的情境之中,加深学生对古诗内涵的认知,促使全体学生都沉浸在轻松、自由、欢乐的课堂氛围之中,从而实现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高效性。

小学阶段的古诗教学,有利于学生应试成绩和整体语文素养的提升。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知识积累与教学能力,灵活应用教学方式与方法,营造一定的古诗意境,促使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之中,产生古诗学习的兴趣与热情,从而在继承我国灿烂历史文化的同时,全面提升小学生的综合语文素质与能力。

猜你喜欢
古诗古诗词语文
古诗词里的清明时节
踏青古诗词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我爱古诗词
“拟古诗”之我见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