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的思考

2015-08-15 00:51
语文天地 2015年27期
关键词:课外书籍小学生

张 燕

阅读是小学生语文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就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提高阅读水平,增加知识的积累。

一、拓展阅读,提升语言能力

小学语文的拓展阅读是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课外教学资源,将课堂教学引向课堂之外。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是为中学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将来语文水平的发展做准备。小学语文的拓展性阅读教学目的是为了语言的积累和语言能力的提升。所以,开展拓展性阅读教学无论是对于小学生的知识视野、见识还是语言素养方面都会有一定的提升。还能促使学生对更多的语文或哲学等多方面的了解和语言知识的掌握,长期坚持,对于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会有一定的提升作用。

阅读是人们认识另一个世界的方式,也可以说是打开另一个世界的“窗户”。小学生最苦恼的就是作文写作,不是因为欠缺写作方面的天赋,而是对词汇量和语言组织能力的匮乏。写作是以本身具有丰富的阅读量为基础的,小学生如果没有阅读过一定的文章的话,在写作水平上肯定也不会有多大的发挥和兴趣爱好。要想写得一手好文章就要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对拓展阅读教学的开展,小学生通过阅读大量的书籍,可以在书中获取之前没有学到过的更多的写作素材,进而对读书的兴趣也会有一定的改观。无论是在观察生活的能力上,还是在学生语言组织能力的训练上,都可以有一定的收获。培养学生拓展阅读的能力主要是通过阅读将学生带出课堂,认识课堂以外,在书本里找不到的知识,可以激起学生对新事物探索和求知的欲望。

二、拓展阅读,激发课外兴趣

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较大,许多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和课内作业的完成比较重视,但是却对课外拓展阅读漠不关心,即使有时孩子主动阅读也得不到家长的理解,家长错误地认为那是孩子要玩的一种借口,这种阅读习惯被扼杀在摇篮里。科学研究表明,良好的阅读能力无论是在语言的沟通表达能力上还是在之后的人际交往活动中都有着很大的积极性作用。其他学科也与阅读理解能力上有着或多或少的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课程中拓展阅读中可以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从书中能获取更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因此开展拓展阅读教学要将其落实到实处。例如教师可以定期开展交流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到阅读当中并对自己读过的内容进行理解记忆;也可以通过表演或娱乐节目的方式更加生动形象的展现出来,加深学生在交流中的阅读意识;家长也可以帮孩子选择适合孩子成长阶段的,有积极作用的课外书籍,引导孩子阅读能力的培养,可以是故事书,也可以是儿歌、小寓言故事等。

三、拓展阅读,多渠道收集书籍

在阅读教学中要勇于带学生走出课本,引导学生冲破课内界限,将思维引向课外的思考空间,以达到信息量的增加和知识视野的开阔,这样在学生的语文素养上才能得到有效提高。小学生由于自身知识和词语的限制,在开展拓展阅读的过程中肯定会有一定的难题,这就需要小学语文老师在阅读过程中的进一步改善,这样才能在教师的帮助下展现出自身的各项工作内容,让学生在现有基础积累上不断将综合素质进行提升和改进。

长期培养阅读能力的过程中需要拓展书籍的来源渠道。例如,教师可以鼓励每个学生看过的书籍存放到班集体的公共场合,以供其他同学阅读;也可以和其他同学在互相同意的情况下交换阅读;家长可以通过一些专门的租书店或图书馆帮孩子选择一些书籍进行阅读;有时间的时候,家长可陪孩子去一些比较大的书店或书籍收藏的地方去实地阅读,一般大书店的书种类较多,内容丰富,选择性较广。便于学生对阅读书籍的量增多,加大对知识面的理解能力。这对小学生在语文拓展阅读中发挥着巨大的重要性作用。另外拓展性阅读的开展,需要学生、教师、家长之间通过互动交流来分享阅读的成果,说出自己的感受,无论是对学生的阅读兴趣还是语文素养的提高,都有一定的好处。还可以通过阅读比赛的举办来激发学生的积极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多读书的好习惯,通过参与比赛来展现自己的阅读成果。语文拓展阅读在如今的课程中占有重要作用,学生需要通过拓展阅读训练来进一步提高小学生的语文能力。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和基础性的作用,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打破局限,在课外和课内结合的实践情况下贯彻实施。只要学校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小学生在语文拓展阅读方面的水平就会有所提升,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应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而逐步实施。

猜你喜欢
课外书籍小学生
鲁迅与“书籍代购”
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小满课外班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我是小学生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