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报任安书》看司马迁的生死观

2015-08-15 00:50周菊琴
语文学刊 2015年7期
关键词:任安生死观司马迁

○周菊琴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渭南 714000)

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徐中玉、齐森华主编的《大学语文》第九版“浩然正气”一章中选取了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报任安书》是司马迁回复有人任安的一封书信,当时好友任安因受巫蛊之乱的牵连而喊冤入狱,他写信给司马迁,希望司马迁能够帮助他“尽推贤进士之义”,将自己从牢狱中解救出去。然而一直到任安受到腰斩处决时,司马迁才写下了这篇回信。从这封回信中可以看到,司马迁怀着愤恨不满的情绪,讲述了自己受到的屈辱,充分表达出他内心的痛苦,并向好友解释了自己“苟活”于世的原因,倾诉了其“就极刑而无愠色”,一定要帮助父亲完成《史记》的原因,也从另一方面表现出司马迁的生死观念。因此可以说,《报任安书》是研究司马迁生死观念的重要文章。

一、《报任安书》中有关司马迁生死观的名句解读

在《报任安书》一文中,司马迁写下了千古名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这句话简明扼要地表达出司马迁的生死观念,也为研究司马迁生死观念的后人指明了方向。从这句话中看出,司马迁认为生命是否能够发挥出价值,主要是个人主观意愿的选择。在司马迁看来,自己的身份极其卑微,只是一名小小的官员,因此一直受到旁人的冷眼相对。但如果自己伏法被诛的话就如同动物身上掉下的鸿毛一般,显得十分微不足道,生命显得丝毫没有价值。自己死去并没有关系,因为生比死更加的艰难,生使得肉体还在遭受痛苦,人格也受到极大的侮辱。而司马迁为什么没有选择慷慨就死,原因就在于他念及父亲在临终之前的遗命,希望他能够完成《史记》的编撰,司马迁立志要完成父亲的嘱托,子承父业,就算受到他人言语上的诽谤或是身体上的残害也要坚持完成《史记》。在司马迁的思想观念中,人不能一生都没有作为,哪怕是在身体遭受迫害、人格受到侮辱的情况下也要做出一番大事业来,“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就体现了他的这一观点。在《报任安书》一文中,他举例了李斯、周文王等许多王侯将相忍受他人侮辱的例子,论述了不管是尊贵的王侯将相,抑或是下等的平民百姓,都会受到他人的侮辱,而怎样才是对待他人屈辱的正确方式呢?只有一死才能保住自己的节气吗?显然不是。在司马迁看来,只要是能够实现自己崇高的理想,完成自己的使命,就能够承受屈辱,这才是生命的真正意义。所以,司马迁在受到极刑时也没有愠色,受到戮辱也能够忍耐,并最终完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一书,使得自己的生命显得更加有意义。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司马迁为自己的“生”找到了最好的理由,并从历代王侯将相身上为自己“苟活”于世找到了例子,获得了充裕的精神食粮,使得自己有身处逆境从容不迫的力量。原文中“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膜足,《兵法》修列”正是说明了这一点。《史记》的完成使得司马迁的生命闪烁出灿烂的光芒,作为司马迁精神粮食的《史记》是他面对世俗坚持下去的力量,也是司马迁维护自身尊严的最佳体现。在《报任安书》一文中,他已经真正地看透了生与死的含义,也理解了生命的真正含义。他认为,人活着的时候就应该自由自在、不受约束;人生在世,很难不受到厄运的羁绊。在身处逆境时,有人选择一死来解决问题,这是对生命的不尊重。人身体存活于世的时间是十分短暂的,而怎样才能让短暂的生命散发出永久的光芒,这正是需要我们不断进行探索的。在《报任安书》一文中列举了大量面对生死选择的前贤,他们在遭受屈辱的同时实现了自己生命的意义,司马迁以此作为自己坚持下去的动力。这也正是司马迁的生死观。

二、司马迁的生死观解读

对于生命,司马迁有两种选择,而他更加看重的是如何才能使得自己的人格尊严不受践踏。像爱国诗人屈原那般慷慨赴死,将个人尊严看作是情感意义上的“不能活”。世间万物可以重复循环,唯有生命是不能重复也不能代替的,在司马迁的观点中,死只是最后的结局,但自己可以与这种不能重复的死亡相抗衡。这样的死亡带有强烈的西方悲壮主义色彩,也是司马迁个人尊严的突破。在《报任安书》一文中,司马迁所呈现出的隐忍不发,将个人尊严上升为理性的“必须要活”。从这一点可以发现,司马迁清楚地知道死亡是一件客观事实。然而,他也明白自己所承担的历史使命,确信自己不管身处怎样的逆境中也都能坚持下去。屈原式的“虽九死其犹未悔”的个人尊严表现出的是情感的爆发,而司马迁则是理性的隐忍与坚持,也是肉体和思想的双重打击。从《报任安书》中发现,司马迁为了实现生命的价值,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遭受着宫刑所深受的巨大痛苦和侮辱,甚至为此不惜被他人误解采取了反抗君王私自离国的方式。这体现出一种中国式的大无畏牺牲精神,就如同松柏那般不屈不挠,有着长期坚持下去的战斗力。它虽然带有浓郁的阴柔色彩,但却是司马迁个人尊严的最佳体现。

从对个人尊严的称赞中,司马迁的生死观念才有了归属。不管是从容赴死抑或是隐忍不发,都建立在生命感悟的前提条件下。人们已经逐步了解到如何才是真正的活着,如何才能不活。在《报任安书》中所描述的“仰不愧于天,俯不作于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告诉我们,不管身处怎样的逆境之中,都不要向任何恶势力低头,也不要相信佛妖之说的无稽之谈。这是司马迁所大力称赞的个人尊严的真正含义。

三、司马迁辩证的生死观

事实上,司马迁的生死观念充满了辩证色彩,体现出舍生取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人格精神,为了能够“名垂于后世”而“隐忍苟活”,这需要联系很多方面的原因进行分析,要参照如何做才能对当今社会、后世子孙才更有意义。一旦某个人可以以一死来成就自我时,就要坚定地去死来表明自己的名节;而当某人的历史使命还未完成,也没有任何功名成就时,他就应当隐忍的生。司马迁的辩证生死观体现了这一点,他从这标准中找到了以死明节和以生立名的统一。人生来就注定会死去,既然都要死,那就不如死得其所,在死中求功名求富贵。到底是死或是生,这个问题在《报任安书》中有详细的解释。在《报任安书》一书中,司马迁诠释了自己的生死观,写出了自己在面对生死时的选择,将不甘受到侮辱但却为了自己的理想而不得不忍受的痛苦描写的淋漓尽致。在原文中,司马迁多次提到“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殡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这些都清晰地阐述出他对生与死的看法,并从生命的轮回中发现一个规律,即“愤怒出诗人”。宫刑虽然是司马迁的肉体承受着异于常人的痛苦,但也促进他取得功名,让他成为名留青史的伟人,同时他的生死观也受到后人的充分肯定,这肯定是残害司马迁的统治者所没有想到的。

[1]张政,涂盈盈.从《史记》文本来解读司马迁之生死观[J].语文建设,2013(11).

[2]刘道锋.从《史记》文本看司马迁的生死观[J].语文学刊,2009(1).

猜你喜欢
任安生死观司马迁
Dancing for theDead
话语杂糅中的生死观建构——“生前契约”语类分析
Differences of mortality edu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医学生生死观教育途径
忘人之过的任安
忘人之过的任安
专家学者为“司马迁与《史记》研究”栏目三十周年题词
《报任安书》一文的完全解读
叩问心灵,直抵生命——深读《报任安书》
人故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