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学生学习现状的学习与发展指导体系构建——以重庆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学习与发展指导中心为研究案例

2015-08-15 00:54谢春林苗存龙
重庆与世界(教师发展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学业动力专业

温 静,谢春林,苗存龙

(重庆理工大学,重庆 400054)

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始终是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毛入学率和总体规模都得到快速增加。尤其是1999年实施扩招政策以来,中国高校毛入学率从时年的10.5%上升为2011年的26.9%,总体在校生规模先后超过俄罗斯、印度和美国,位居世界第一,达到2500多万。然而,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我国的高等教育出现了大学对学生个性尊重不足、教师对学生培养投入不足、学生对未来发展考虑不足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等教育的质量。

为改善人才培养过程中日益凸显的教学资源紧缺与学生学习发展个性化需求的矛盾,使学生管理顺应时代发展和服务对象的内在要求,实现由学生事务管理到学生学习发展指导的更高层次的转变,重庆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于2013年在对本学院的学生学习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成立了专门机构为学生提供学习发展指导。目前,该学院已经初步构建起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发展指导体系,尝试为学习困难学生提供帮辅、为优秀学生提供个性化发展培育、为全体学生提供学习能力提升支持,探索“分级分类、个性化指导、分段式导学”的新理念和新方式。本文以材料学院基于大学生学习现状的学习发展指导体系构建为研究对象,从学院学生学习现状的调查结果、存在问题、指导体系构建等几方面进行分析,对我国大学开展学习发展指导工作进行探索。

一、对大学生学习现状的调查结果

(一)调查基本情况

调查问卷的内容涉及大学生学习动力、专业素养、学习方法与效果、学习状况、学业辅导等多个方面。调查对象为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大一到大四年级各个专业的本科在校生。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8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达到95.5%,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选取样本时力求做到各专业类别、男女性别以及各个年级样本分布的均衡,从而提高了样本的代表性。

(二)调查结果

1.关于学习动力

关于学习动力,问卷设置了两个问题,分别考察了学生学习的动力源和对自己学习动力大小的认识。回答“您学习的主要动力来源于?”时,有11.5%的学生选择了“为了国家和社会的建设”,有18.3%的学生选择了“对学习和科学活动感兴趣”,有61.3%的学生选择了“找个好工作”,有8.9%的学生选择了“家长的期望”。

针对“您认为自己学习动力足吗?”的回答,有37.2%的学生选择“动力很足”,26.7%的学生选择了“动力比较足”,26.7%的学生选择了“一般”,9.4%的学生选择了“毫无动力”。

2.关于专业素养

在回答“通过专业课的学习,您现在对所学专业的看法”时,有24.6%的学生选择“很感兴趣”,36.6%的学生选择“有一定兴趣”,26.7%的学生选择“不太感兴趣”,12%的学生选择“没有兴趣”。

针对“您对自己所学专业发展前景了解吗?”的回答,21.5%的学生选择“非常熟悉”,45.6%的学生选择“一般”,25%的学生选择“比较熟悉”,7.9%的学生选择“完全不熟悉”。

3.关于学习方法与效果

针对“您认为自己的学习方法得当吗?”的回答,10.5%的学生选择“很得当”,39.8%的学生选择“较得当”,41.4%的学生选择“一般”,8.4%的学生选择“不得当”。

针对“您对自己的学习效果感到满意吗?”的回答,有6.6%的学生选择“很满意”,40.9%的学生选择“比较满意”,49.2%的学生选择“不太满意”,3.3%学生选择“不满意”。

4.关于学习状况

关于学习状况,针对“您有过旷课的行为吗?”的回答,12.6%的学生选择“经常”有,21.5%的学生选择“有时”,36.1%的学生选择“偶尔”,29.8%的学生选择“从不”。

针对“您认为自己目前学习中面临的主要问题”,15.6%的学生选择“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9.8%的学生选择“失去学习信心”,36.1%的学生选择“未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21.5%的学生选择“学习压力大”,12.6%的学生选择“学习动力不足”。

5.关于对学业指导的认识

回答“针对学习中面临的问题,您认为开展课堂之外的学业辅导有必要吗?”时,20.5%的学生选择“很有必要”,59.7%的学生选择“有必要”,9.2%的学生选择“无所谓”,10.6%的学生选择“无必要”。

针对“如果开展学业辅导,您认为最有必要在什么时间进行”时,40.3%的学生选择“大一刚进校”,46.6%的学生选择“大二”,10.5%的学生选择“大三”,有2.6%的学生选择“大四”。

针对“如果学院开展学业辅导,您最希望获得哪些方面的指导和帮助?”的回答,选择“A、针对大学学习方法、职业生涯发展等方面的‘一对一咨询’”的期望比重为27%,选择“B、针对大一、大二的数学、英语、专业基础课程等设置的‘答疑时间’”的期望比重为15.9%,选择“C、定期举办的小规模、集中式提升学习能力的‘工作坊’”的期望比重为8.4%,选择“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指南的‘创新创业园’”的期望比重为17.5%,选择“E、提供学习指南手册、专题培训教材、专题课程练习等学习资源”的期望比重为31.2%。

二、大学生学习现状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现阶段该院大学生的学习状况的总体结论:大部分学生具有学习动力和学习目标,但相对浅近;学生专业素养不高,对专业发展前景了解程度不够;对自身的学习满意程度较低,有相当部分同学认为自己学习方法不得当,对学习效果不太满意;大多数学生存在各种各样的学习问题;同时,大多数学生认为有必要开展学业辅导。

(一)缺乏长远的学习目标

调查结果显示,有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动力来源于“找个好工作”,仅有18.3%的学生选择了“对学习和科学活动感兴趣”,11.5%的学生选择了“为了国家和社会的建设”。这说明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动力多为近期动力,而缺乏长期动力。

此外,是仍有少部分学生完全没有学习动力,这部分群体尤其需要关注,应当加强引导,通过适当的方法来激发其学习动力,实现其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

(二)学生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调查结果显示,对所学专业很感兴趣的学生不足三分之一,所占比重偏少;有少部分同学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仍然不清楚。对这些学生,应当加强专业教育,通过讲座、咨询平台和数据资料共享使其了解专业的最新就业前景。

(三)学习方法与效果不令人满意

分析问卷数据可知,相当部分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方法一般或者不得当,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部分学生需要在学习方法方面给予指导。

对学习效果不满意的学生占52.5%,在所有学生中占一半以上。对这部分学生,需要给予相应的学业咨询服务,以便更详细了解学生出现问题的具体细节,从而有针对型地进行专项指导。

(四)面临各种形式的学习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相当部分的学生认为自己存在“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失去学习信心”“未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压力大”“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

三、基于研究现状的学习与发展指导体系构建

指导学生提升学习发展能力已经成为大学重要的任务。学生在学习和发展方面存在障碍的情况引发了我们的思考。传统观念认为学生的学习问题是学风问题或者思想问题,要通过做思想工作来解决,或者通过心理咨询解决,但事实上要切实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一些专业技能的指导。国外大学高度重视为学生提供学业指导服务,很多大学设有专业化的学业或学习指导机构,或者设立专门的学业辅导项目,比如哈佛大学设立了学业与个人发展中心,斯坦福设有本科生学术生涯项目与研究生领导力和学术能力培养项目等。美国还成立了全美学术指导协会,英国也有由16所大学联合成立的学习指导中心,促进各高校学术指导信息和资源的共享,提升学业指导工作的专业化水平。从2009年开始,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山东理工大学等国内高校陆续成立了专门的学习或学业指导机构。

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提升学习能力,重庆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在基于对学生学习现状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成立了学习与发展指导中心这一专门机构为学生提供学习发展指导,中心学习与发展指导体系的构建主要围绕目标设立、制度设计、队伍建设、工作模式等几个方面。

(一)目标设立:提升学习能力,突出成才引导

学习发展中心作为帮助学生学习与发展的专门机构,应该以专业性为其主要特点,通过研究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客观规律,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专业化的指导、咨询和支持服务,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质量,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基于此,材料学院学习与发展中心将工作目标设立为:提升学习能力,突出成才引导

学生在学习和发展能力培养上存在障碍已经是普遍存在的问题。每一名大学生都需要提高学习能力和可迁移能力。这不仅有利于改进学生学习效果,促进全面素质培养,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终生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因此,要突出成才引导,努力构建“专业导师明方向、学术竞赛造氛围、成功校友立目标、优秀学生树榜样”的“四位一体”导学体系,通过整合资源、创新机制,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问题。

(二)制度设计:整合各方资源,统筹协调安排

有效的组织制度是学习发展专业机构顺利开展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学生的学习发展指导工作涉及学生培养的多方面,因此必须有适当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保证学习发展指导机构具备协调调动所需教育资源的能力。

材料学院学生学习与发展指导中心接受学院学生工作领导小组直接领导,由党总支书记兼任中心主任。设立学生学习与发展指导中心办公室,挂靠在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具有较为完善的工作场地和设施,并指派专人负责中心日常运行。中心整合学院教学、科研的相关资源,在困难学生帮辅、优秀学生培养等方面统筹协调安排,面向全院层面开展工作研讨,有力促进了工作的开展。

(三)队伍建设:打造四支队伍保障工作开展

高素质的工作队伍是学习发展中心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成效的重要基础。为此,中心建立了4支分工协作的队伍,分别是指导教师、朋辈志愿者、优秀校友、学办辅导员和班导师,形成了以指导教师为核心、以朋辈志愿者为主体、以校友为支撑、以学办辅导员和班导师为保障的工作队伍。指导教师采用聘任制,朋辈志愿者从品学兼优的研究生中遴选。依托以上4支队伍,保障中心的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中心将逐步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和选拔培训体系,为志愿者提供面试选拔、岗前培训、日常交流培训和定期专业技能培训等完善的培训环节;为指导教师提供培训和进修的机会,定期组织交流研讨;为校友导师搭建交流互动平台,持续激发他们参与工作的热情。

(四)工作模式:构建3个体系全面提升能力

针对不同学习特点的学生群体开展学习发展指导,材料学院学习发展中心着力构建包括学习困难学生帮辅、优秀学生因材施教和学习发展能力提升3个系统的全覆盖学习发展指导模式。

一是以“分级分类、个性化指导”为原则,构建起包括4个模块的学习困难学生帮辅体系。根据以往学习成绩和当前学习状态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分级,对其采用不同的帮辅措施。学习困难学生帮辅体系的各模块各有侧重,解决不同层次的学习问题。“一对一咨询”由专家帮助学生定位学习中的困难,将解决学习目标和学习动力层次的问题与解决具体问题结合,帮助学生制定学习提升策略;“答疑坊”由优秀研究生志愿者提供数学、英语、材料科学基础等基础课答疑,解答课程学习中的具体问题;“工作坊”重在介绍学习方法与技巧;同时,中心将整理编写各种学习资料,主动发送给需要帮辅的学生。

二是通过精心设计、统筹资源,努力构建优秀学生因材施教体系。通过“精英培育项目”(包括材料精英新生计划和材料精英发展计划),针对优秀学生在继续深造、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就业质量等方面的积极需求,根据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开展培育项目,不断引入新的理念与思路;通过充实和深化培养环节,增加实践体验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进一步强化对优秀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功效。

三是学习发展中心本着重点培养和普遍提升相结合的原则,除了针对面临学习困难和有个性化发展需求的两类同学重点开展因材施教工作外,还着力通过多种内容和形式的工作来普遍提升全体同学的学习能力和可迁移能力。可推出大学学习方法、时间管理、课程论文写作、为考试做准备、提高学习效率、团队协作、公共演讲等系列工作坊。学生在面临转系、发展路径选择、对未来发展迷茫等个人发展问题时,均可预约一对一进行咨询,与校内名师或者与自己有类似成长途径的高年级学长共同制定个性化发展计划。同时,将通过“创新创业园”一站式对接,为学生“开拓杯”课外科研项目立项、“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竞赛、拔尖创新人才项目、金相设计大赛、创新创业大赛、职业规划大赛等各个层面的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提供项目指南、经费场地条件保障和专业老师指导服务。

学习与发展指导中心对传统的学生工作是一个拓展,其专业性对于我们的工作能力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我们期望通过学习与发展指导中心一段时期的工作运行,能够针对学生学习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学习风气浓厚、专业思想稳固、补考率明显下降、考研报考率和录取率提升、就业质量提升、凸显优秀学生群体的相关目标。

[1] 楼延常.大学生学习指导中应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J].教学研究,2002,25(3):204 -206.

[2] 杨平.学习指导的意义与功能[J].教育管理,1997(2):30-31.

[3] 杨直,高厚礼.大学生学习指导探索研究[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2(6):73-74.

[4] 杜智敏.学习指导课的教学改革与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23-25.

[5] 李春生.引导大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J].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2000(6):16-18.

猜你喜欢
学业动力专业
艰苦的学业
学习动力不足如何自给自足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音乐提升学生学业表现
树起学业担当之心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0)
动力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