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港作船舶的经济效益

2015-08-18 17:06徐达郑彭军李梦霞
商场现代化 2015年17期
关键词:作息营运船员

徐达 郑彭军 李梦霞

摘 要:从港作船舶营运模式着手,通过分析现阶段港作船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平臺、配员以及船员作息三个方面为基点提出改进建议,从而显著提高港作船舶经济效益。

关键词:港作船舶;经济效益

港作船舶作为港口工作中的专项作业船舶,在港口经济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探讨提高港作船舶经济效益的手段与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同样是促进港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必要途径与手段。本文从现阶段港作船舶的营运模式出发,通过分析港作船舶在配员、作息、绩效考核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在先进平台的引进、科学动态配员、调整船员作息三个方面对提高港作船舶经济效益提出建议。

一、港作船舶的营运模式

由于港作船舶工作范围的局限性以及工作特点的专项性,导致港作船舶在营运过程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但同时又具备其独特的营运特色。走访实地后总结发现,港作船舶的营运模式多呈现以下两个特点:

1.港口管理中心协调

港口管理中心作为港口经济的统一规划者,对各港作船舶的营运起到调配与协调的作用。根据各港作船舶的专项工作特点,港口管理中心能够在工作时间内尽可能合理的分配各港作船舶的工作时间,而港作船舶则根据指定的工作时间协调船舶配员以及船员作息情况。

2.与岸基联系紧密

港作船舶因其工作地点紧靠港口与码头,因此其与岸基联系紧密。无论是支持的相关设备或是辅助技术均能及时送到,从而更好的为港作船舶服务。同时,船员交接班以及出行更为便捷,为船舶配员与作息的改进提供了可能。

二、港作船舶存在的问题

从港作船舶自身出发,考虑其在营运管理中的缺陷与不足,以及影响经济效益提高的因素,总结之后发现港作船舶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问题:

1.配员不合理,资源浪费

目前港作船舶的配员遵循《最低安全配员规则》的相关要求,但由于港作船舶工作范围的局限性,过多的配员不仅不能提高工作的效率,反而将干扰船员正常的休息、工作与生活。同时,由于港作船舶工作的不连续性,工作量时多时少,严格的遵守安全规则配员只会造成船员处于闲置状态,人力资源极大的受到浪费。此外,在船舶自动化程度逐步提高的现代化进程中,港作船舶的配员要求也逐渐降低,一人多角多任务成为可能,对船员的配员要求提出了新的要求,现阶段因配员不合理而导致的资源浪费现象急需改进。

2.作息不合理,效率不足

经调研发现,港作船舶不同于所有船员统一在船上工作和休息的常规做法,而是根据实际需要将所有船员分成2-3组,以小组为单位轮巡,一般表现为“作2休2”或“作2休4”。但这样的作息模式其实并不合理,船员在短期高强度作业之后,突然松懈下来,并没有一个缓冲的过程,同样不利于船员身心健康。而在相对较长的时间休息之后,紧急上船的船员并不能立刻恢复到高强度的工作中去,由此可见,港作船舶的效率并不能得到最大化。

3.人员绩效考核无明确标准

船员的考核也是带动船员劳动积极性的主要因素,但是由于港作船舶的特殊性质,导致船员的考核并不能公平、公开、公正,大部分时间是由船长来决定一个人的绩效,存在太多的人为因素。这导致船员的劳动积极性并不能最大的激发,这也导致港作船舶经济效益受到限制。

三、提高港作船舶经济效益的途径

港作船舶作为辅助船舶将会一直存在船舶营运之中,但由于其特殊的工作性质,却没有特殊的标准或规则去规范它,保护它,使之并没有在船舶营运中有突出的地位。正如他的工作限制,而导致其经济效益存在制约。如何打破其制约,是提高其经济效益的关键之处。

1.平台的引进

据调查所知,连云港为了港作船舶能够提高其经济效益,开发港作拖轮能耗在线监测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对港作拖轮的各项指标进行了监控,港作船舶的船员通过这个可视化的监控平台,改进驾驶习惯,实现船舶的经济航行,达到节油目的。同时,由于这样的船舶监控,使得船员的每一项操作都处于监控之中,在船员的考核之中,能够以此为据,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人情交易,在管理与监控之中,大大的减少了人力、物力成本,为企业提高了经济效益。

2.动态配员

关于港作船舶的配员,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个动态配员。动态配员看似可以随意改动配员人数,实际上是根据港作船舶的实际需要进行配员,实现了船员资源的最科学配置,拒绝了船舶资源的浪费,提高了港作船舶的经济效益。

3.调整作息

港作船员的工作量变化幅度较大,十分的没有规律。这导致船员在工作中经常会出现疲劳时很疲劳,因此,在船舶配员时,需要一个动态标准,根据工作量的大小进行调整,来保证船员在任何时候都能够有足够的时间休息调整。不论外界环境如何,都应该有一个合理的作息时间。而良好的作息是保证船员工作效率的前提,工作效率上来了,经济效益自然也就提高了。

四、总结

港作船舶作为专项作业船舶,其工作具有鲜明的特点,由于各项条件的制约,导致其经济效益受到限制,本文从先进的平台引进、科学动态配员、调整船员作息三个方面提出建议。实践证明,这能为企业提高绩效,也能使船员的工作模式更佳优化,脱离船员繁重、苦闷的工作模式,为中国港作船作业打开新的篇章。

参考文献:

[1]叶建军.上海港船舶港口服务类经营监管工作探讨.中国港口,2009(4).

[2]王欢.上海港港作拖轮船队发展规划研究[D].2007.06.01.

[3]左向.内河国有企业港口作业船舶配员思考与实践.中国水运,2013(12).

[4]李宇服.船舶配员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09(08).

作者简介:徐达(1993- ),男,汉族,浙江省金华市,宁波大学,本科,航海技术;郑彭军(1965- ),男,汉族,浙江省宁波市,宁波大学,院长、博导,从事智能交通系统研究;李梦霞(1994- ),女,汉族,浙江省东阳,宁波大学,本科,航海技术

猜你喜欢
作息营运船员
不 顺
爱心健康作息表
我国注册船员超170万
VRT在高速公路营运管理中的应用
大考已至:撤站后的三大营运管理痛点及应对
超级秀场 作息规律
闯海盗老巢接船员
联合多元作息的激光雷达点云多核分类方法研究
论船员在海事污染中的刑事责任
动画短片的营运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