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15-08-18 06:53董九玉
教育界·中旬 2015年6期
关键词:识字习作作文

董九玉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和21世纪时代发展的需要。笔者认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小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

一、自主识字能力培养

(一)创设情境,激发识字兴趣

我们要抓住小学生爱玩、爱动的特点,把他们的心收回到课堂上,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我根据儿童年龄特点,采取各种有效的途径不断变换教学方式,激发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

(二)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

在识字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汉字的特点,教给孩子识字的方法,引导孩子感悟汉字构字的基本规律,提高孩子识字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孩子独立识字的能力。

例如:加一加的方法:门+耳=闻, 立+里=童 ,人+王=全。减一减的方法:是从一个熟字中去掉某一部件。如学“乌”字,学生从“鸟”字得到启示,说“鸟”字去掉一个点就是“乌”字。学习“休”字,学生说“体”字去掉一横就是“休”。

换一换的方法:依据形声字的特点,通过换熟字的部首来变成生字,如“清”换三点水为“日”就成“晴”等。

(三)联系生活,认识汉字

让学生在课堂上写出自己知道的虫和鸟的名字,下课后,学生看小伙伴们的就知道都有些什么小鸟、小虫,这样学生们就知道了好多鸟和小虫的名字。细心的同学还会发现其中的奥秘:和“虫”有关的都带“虫”字旁。同样“木”字旁的字也可以用这种方法进行教学,学生易记住。

二、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

(一)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条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并且要不断强化,使他们的成功欲望越来越强烈,学习兴趣越来越浓,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充分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智慧水平,进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学习愿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加强课内外自主阅读的结合

通过阅读作业,我们便可对学生的阅读情况有个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把课内学习与课外知识结合起来,有效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掌握三种主要的阅读方法,即浏览、略读、精读,读写结合,孵化写作能力,“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阅读时,每当发现优美词句或精彩片段都要摘抄到读书笔记中,从而积累丰富的语汇。还可以让学生写随笔或日记,或模仿精美语段进行仿写等。这样,不仅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断提高,写作能力也会不断提高。

(三)教授学生自主阅读的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应有目的地教给学生有关阅读的方法。在这方面,我毫不犹豫地选择让学生阅读经典,并引用易中天先生的话来阐释我的理由:“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其实说起来也很简单,因为经典是人类文化的精华。”所以,我们读书,就应该挑最好的读。最好的书是什么呢?经典。所谓“经典”,就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著作。而且,它的意义和价值还是永久性的。

三、自主习作能力的培养

(一)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根据目前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带领学生走入生活,不仅是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广泛接触社会,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学会观察社会、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事实证明,学生往往参加了社会生活实践活动后,写出的作文要好多了,具有文采,也显生动、形象。 我们知道,说话和习作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说话是口头表达,用的是口头语言,习作是书面表达,用的是书面语言。说话过程实际上就是把思维结果表达出来的过程。说话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思维的条理性,能使学生的习作更准确、更贴切、更善表达。因而,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说真话,说实在的话,说自己的话,不要说假话,说空话,并引导学生主动发现生活中感兴趣的东西,引导学生去主动观察、分析、讨论,促使他们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看法,开阔视野,使他们在生活中能够找到更多的说话素材。

(二)做好观察笔记,增强学生习作兴趣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时刻做个有心人,留心身边的每一件小事,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书面表达出来,写成片段或日记的形式加以积累。因此,在教学中我总是指导学生从人、事、物三方面做好观察笔记。在作文教学中,摒弃传统的习作要求与僵化的作文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自由表达的氛围,让他们无拘无束地在作文的大草原上任意驰骋,书写肺腑之言,写心中所想,畅快淋漓地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要让学生参与到整个作文教学中,使他们树立写作意识,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彻底改变作文教学的被动局面,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三)鼓励自评自改,提高学生习作水平

古人云:文章不厌百回改。这个“改”,包括别人改,也包括自己改,但主要是自己改。虽然有些好的文章是即兴写出的,是一气呵成的,但更多的好文章是反复修改出来的。(1)做到让学生学会自评自改。学生在写完作文后要对自己满意的词句段做上记号,对自己不满意的地方要认真修改。(2)让学生间互评互改。要求学生讲清每一部分怎样修改,或增补,或调换,或删去,并简要地说明修改的理由。(3)教师只评不改。教师点评的方式可以是符号式的,可以是文字式的,还可以把学生请来当面点评。点评过的习作要及时发给学生进行再修改。关于习作的评分,实践告诉我们,简单地给学生评分、划等级只能挫伤学生习作的兴趣,唯有点评才能真正引导学生思考,促进学生发展。

猜你喜欢
识字习作作文
识字
识字儿歌
识字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