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仁宋教授中医治疗新诊断超高血糖病人经验举隅

2015-08-19 02:45姜振全岳仁宋
黑龙江中医药 2015年3期
关键词:西医病机胰岛素

姜振全 岳仁宋 鲁 金 甘 丽

(成都中医药大学2013 级硕士研究生·610075)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正不断提高,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代谢性疾病,2 型糖尿病早期主要是胰岛素抵抗为主要特征,近代临床研究表明,炎症因子是引起胰岛素的抵抗并最终导致糖尿病的主要原因。岳仁宋教授根据自己多年临床诊疗经验并结合历代医家的理论提出消渴初期火热炽盛理论,截断糖毒致损途径,很好的改善了患者的预后。

对于消渴早期的病因病机治疗,《素问.阴阳别论篇》:“二阳结,谓之消”,即足阳明胃和手阳明大肠,胃肠主运化,邪热淤积,则见消谷善饥,发为中消。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中指出:“趺阳脉浮而数,浮即为气,数则消谷而大坚,气盛则溲数,溲数即坚,坚数相搏,即为消渴。”胃乃阳明之腑,趺阳脉候胃气,症见浮而数,此为胃气炽盛,故消谷善饥,热盛耗阴化燥,耗伤五脏而发为消渴,治以白虎加人参汤、承气汤等方,苦寒清泄阳明邪热。对于消渴的治疗,古今医家多从三消论治,朱丹溪指出:“盖火甚于上为隔膜之消...火甚于中为胃肠之消....火甚于下为肾消”,刘河间在《三消论》中指出:“如此三消中,其燥热一也,但有微甚耳”, 对于三消论治也有医家提出不同见解,认为三消虽临床表现不同,但其病机均是热毒炽盛,《儒门事亲》明确指出:“三消当从火断”,治以清热泻火之法,以白虎加人参汤,调胃承气汤,清心莲子饮作为基础方治疗等。这些理论从一定方面反映了火毒致损的理论基础,尤其是阳明胃热,食积化热。但是,情志不畅,脂毒郁积导致消渴的病例也极为常见,情志低落,抑郁寡欢;过食肥甘,脾不散精,故在临床诊疗中需留心。消渴早期的病机是火热炽盛,然治疗上需辨证论治,根据邪热形成的病因病机,分别采用清泄胃热、解郁散火、消脂泻火等方法,同时结合患者具体临床症状,配伍滋阴,行气,健脾,祛瘀、益肾等药物治疗。

典型病案举隅对比:

(一).初诊:2014年11月21日

姓名 拥金 王丽君年龄 42 岁 55 岁BMI(kg/m2) 27.6 25.9患病时间及既往生活习惯患病将近1年,多饮多食多尿患病1年,多食易饥,情绪不畅,易烦躁既往降糖治疗 未曾用药间断服用诺和龙、拜唐苹、胰岛素皮下注射及泵入控制血糖OGTT 及胰岛功能入院时随机血糖超过18mmo1/1,OGTT 示:空腹6.6mmo1/1,1h 9.9mmo1/1,2h 9.4mmo1/1,3h 5.05mmo1/1 OGTT 示:空腹13.8mmo1/1,1h 19.4mmo1/1,2h 24mmo1/1,3h 23.5mmo1/1 ,胰岛功能:空腹10.32Miu/1,1h 14.9Miu/1,2h 26.8 Miu/1,3h 20.9 Miu/1伴发高血压、高血脂 血压、血脂正常血压正常,高血脂症,胆固醇8.23mmo1/1,甘油三酯15.3mmo1/1糖化血红蛋白13.1% 10.2%临床表现口干多饮,多尿,每日尿量约51,视物模糊,不能看见3 米外的事物,眼干,疲乏、气紧,阴道瘙痒,大便平素可,近三日干结难解,纳可,情绪平稳,眠差,睡后疲乏感更甚,无胸闷胸痛,无手足皮肤瘙痒,无双下肢水肿,无咳嗽咯痰,体重无明显变化。视物昏蒙,有飞蚊征,口干稍口苦,大便干,下肢轻度水肿,无皮肤瘙痒,无恶寒发热,纳食欲旺,情绪轻微焦虑,眠可,小便可,夜尿2 次,体重无明显变化。

舌苔、脉象 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舌淡红苔黄厚,脉弦治疗方案西医:亚莫利4mg qd西格列汀100mg qd拜唐苹100mg tid中医:“白虎汤合清胃散加减”:重用石膏100g,知母60g 泻其邪热 山药 天花粉 牡蛎 黄连 桑白皮 地骨皮Sig:免煎中药 一天四次 水冲服西医:优泌乐早8u 中8u 晚8u 餐前皮下注射;长秀霖12u 睡前皮下注射中医:“半夏泻心汤加减”,具体如下:法半夏、黄芩、黄连 干姜、党参、大枣、蜜甘草、生大黄Sig:中药汤剂 100m1 水煎服 一天四次配合非诺贝特 200mg qd 降脂治疗

(二).次诊:2014年11月24日

患者拥金:血糖控制情况理想,未出现较大波动,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多食多饮多尿症状较之前极大缓解;

治疗:西医方案不变,中医方用白虎汤,重用石膏80g,知母40g,山药20g,天花粉30g,牡蛎20g,黄连30g,桑白皮30g,地骨皮30g。

Sig:免煎中药 一天四次,

患者王丽君:血糖控制很不理想,波动性大,患者焦虑情绪明显,饥饿感依然强烈,临床症状改善一般。

治疗:西医方面:由于血糖控制不佳,午餐前、晚餐前、睡前胰岛素逐渐加量至14u、10u、20u;中医治疗:患者难以忍受中药口感,间断服用中药,嘱患者坚持规律服用中药,监测血糖。

(三).三诊:2014年11月28日:

患者拥金:口干多饮,症状明显减轻,多尿,每日尿量约2-2.5L,视物改善,自诉可以看到25 米外的挂钟,未诉眼干,疲乏、气紧缓解,阴道瘙痒消失,大便正常,纳可,情绪平稳,眠差,睡后疲乏感更甚,无胸闷胸痛,无手足皮肤瘙痒,无双下肢水肿,无咳嗽咯痰,体重下降3kg。复查相关指标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患者病情明显改善后出院门诊随访治疗。

患者王丽君:视物昏蒙改善不明显,有飞蚊征,口干减轻,无口苦大便干,下肢轻度水肿,无皮肤瘙痒,无恶寒发热,纳食欲旺,情绪焦虑,眠可,小便可,夜尿2 次,体重无明显变化。复查生化示:胆固醇5.23mmo1/L,甘油三酯5.3mmo1/L,血糖15.2mmo1/L。中药予“半夏泻心汤加减”,具体如下:

法半夏15g,黄芩20g,黄连21g,干姜10g,党参20g, 大枣40g,蜜甘草10g,生大黄5g。

患者住院期间血糖监测结果:

血糖mmo1/L 空腹 早餐后 午餐后 晚餐后11-26 10.6/未测 9.2/10.3 8.5/14.1 9.1/未测11-27 9.3/11.2 8.2/10.3 7.8/13.9 7.1/19.2 11-28 9.8/10.4 6.3/未测 8.3/未测 6.2/15.7

病情总结:

通过表格监测血糖值结果分析,患者拥金通过中西医口服药物治疗,血糖控制情况很理想,短期内呈平稳下降,波动小,餐后血糖符合控制标准,空腹血糖稍高一点,总体趋势呈明显下降;患者王丽君的血糖控制不理想,波动极大,血糖情况极不稳定,难以找到血糖控制规律,空腹、餐后血糖都未控制达标。

治疗经验总结:

(1)2008年ADA年会上指出:强化降糖治疗并未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而ACCORD 研究也因心血管事件而提前终止,西医运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并未有效控制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这为中医中药在预防糖尿病并发症方面提供了契机,因此消渴早期从火断论治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一条新的道路,并在临床治疗中取得了明显效果。而在以往研究发现,火热之邪不去除,上可耗伤肺津,中可致胃热盛,下可煎着肾液,出现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因此治疗上予甘寒清热之品,直折火热,截断糖毒致损的途径,待症状明显缓解后,遵循中病即止的原则,不可过用苦寒之品,取“留一份津液就有一分生机”之意,从而尽可能保护人体正气。

(2)两位新入院高血糖患者均符合西医胰岛素治疗,但对于患者拥金,岳仁宋通过运用中医理论和中药治疗,配合口服降糖药治疗,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避免了患者使用胰岛素注射治疗,这也为我们临床诊疗超高血糖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能方便患者具体操作。

[1] 晁梁 周仲瑛 辨证论治糖尿病的经验特色 辽宁中医杂志 2006.33(12)1536-1537.

[2] 仝小林,刘文科,从2 型糖尿病论治“少火生气,壮火食气”,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14(7),523-524.

[3] 岳仁宋,龚光明,李一北,糖尿病辨证论治思路讨论,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8(15)85-86.

[4] 黄帝内经灵枢 北京.人民网上出版社 2006年.

[5] 刘渡舟.伤寒论注解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年.

[6] 张从正.《儒门事亲》 上海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年.

[7] 潘善余.从毒辨治糖尿病探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6,25(1):38-39.

[8] 韩永明,张六通,邱幸凡.从“热毒”论糖尿病的病因病机初探[J].光明中医,2010,25.

[9] 吉红玉,岳仁宋,黄俊莉.从方剂学中“毒”的含义谈“糖毒”[J].河南中医,2012,32(5):571-571.

猜你喜欢
西医病机胰岛素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老年痴呆病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
展望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前景
高血压病中医病机探讨
气虚发热病机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