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方石瓢壶》的造型特色

2015-09-03 09:58叶怀平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5年9期
关键词:石瓢壶把壶盖

叶怀平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六方石瓢》

“淡雅古朴,土金争价。中国紫砂壶艺、紫砂文化源远流长,沿袭千载。”紫砂壶造型形式丰富多彩,或精美细巧、耐人寻味,或奔放大度,令人心旷神怡,加之镌刻于壶体表面寓意深远的题诗赋画,更增添了浓郁的书卷气。

紫砂壶作为传统的民间工艺品,在数百年传承、发展和创新的过程中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的产业,承载着厚重的民族文化元素,在茶、陶融合中形成了紫砂壶自身的艺术和生命韵律,汇成一个庞大的紫砂壶艺世界,可以说在中国陶瓷艺术领域独树一帜。

紫砂壶的造型各种各样、丰富多彩,是存世陶瓷器件中造型最为繁多的物品了。但根据其形态结构,若将其归类,大致可分为“光素器”、“筋纹器”、“花塑器”三大类。其中光素器又有方器、圆器和几何体之分,强调感官优美,点、线、面自然顺畅,方壶规整挺直,圆壶圆润饱满;筋纹器以瓜菱、花瓣、云纹等图案为素材加以等分变化制成,要求分割规范、比例均衡,视觉美和工艺美高度统一;而以肖形状物为主的花塑器多取材于自然界花果、植物、动物等形态立意为壶型,自由空间大,器形要形象逼真,装饰活灵活现,细致入微,现在就笔者的光器作品《六方石瓢壶》谈谈紫砂壶的创作。

《六方石瓢壶》棱角转折有力,线条能屈能伸,凸显了制作者的高超工艺。壶嘴挺拔,壶把圆润有力,浑若天成,各部分之间配合默契,搭配合理。壶盖厚薄适宜,与桥型壶钮融合在一起,自然之间又别有风味,雅致而古韵十足。壶身既有圆器的饱满柔和,同时又兼有方器的挺括。此壶不仅散发着中国儒家哲学的温暖气息,还体现着处世圆通、内心方正的中国古人的处世方略。

制作一把好的紫砂壶离不开制壶人的心血,不从事这一工作的人无法有身临其境的感触,甚至会以为做一把壶是很简单的事情,似乎只要有了壶身、壶嘴、壶把、壶盖,能容茶水的就是紫砂壶了。要想真正做一把好壶,用心的紫砂艺人会为之呕心沥血,有的奋斗数年也未必有令自己满意的作品,从这一点来讲,紫砂壶的创作可以是难如登天。

一把紫砂壶具备完美的造型设计和制作工艺还不够,人们对它还有使用和把玩的需求。而紫砂壶之所以不同于其他艺术品,正是在于它不同一般的实用性。人们在泡茶时,除了在意握拿的舒适,出水的畅通,还期望器具本身具备适宜泡茶的材质和饮茶时产生的愉悦心情。再加上紫砂泥的特性和施艺手法,人们经常冲泡茶水,用手把玩,用毛巾等抚摸洗擦,紫砂壶是越用越玉润,这是其他陶瓷艺术达不到的:泡了十年、几十年的茶壶中氤氲的茶香和养壶人的气韵涵养,通过紫砂材质的特殊肌理,被充分表达出来,美感显露升华,也增加了欣赏者与茶壶之间的情感交流。

宜兴紫砂壶,造型千姿百态,色泽淳朴古雅,表现形式独具匠心,手工工艺精美。宜兴紫砂壶是集造型、书画、金石、篆刻、雕塑为一体,有着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艺术,再加上天成的古色古香的质地,都沉淀到一把小小的壶里,正如《六方石瓢壶》。

[1] 《墨海壶天》《紫玉金砂》杂志社1995年

猜你喜欢
石瓢壶把壶盖
浅谈潮州手拉壶的造型设计
伪造的情书
“菱花石瓢壶”的艺术魅力
浅析紫砂经典器型“石瓢”的前世与今生
浅析《腾飞提梁壶》的创作理念
浅谈紫砂“龙跃神珠壶”的造型及其艺术价值
“石瓢壶”探艺
紫玉飘香
——生活中的一点诗意
漫谈“石瓢壶”的造型和历史
制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