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教学中对“探究式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5-09-10 07:22麻海涛
考试周刊 2015年85期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

麻海涛

摘 要: 本文主要阐述了对临夏地区新课改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法的使用现状及思考,以便为本地区新课改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临夏地区 探究式教学 使用现状

2011年,甘肃省全面进入了新课程改革,随着新课改理念逐渐深入省内各市县,高中教育进入了一个全新时期。课堂教学改变以往教师教,学生听的局面,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这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新的挑战。新课程标准中,对高中生物的要求是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正因为这样,探究式教学一跃成为教学的灵魂和主题。但是由于教育工作者的个人理解不同,长期以来形成的固定的教学思维的限制,以及当地教育评价机构对教学评价方式的导向,使探究式教学普遍存在落实不准确、不到位、不彻底、走形式等多种误区。

1.本地探究式教学现状

2009以来经听这几年本校新课改教学的示范课和新课教学交流汇报课,我认为当地探究式教学有以下几点误区:

1.1忽视教学内容差异及学生的接受能力,通用探究式教学。探究式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指的是学生在科学课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这给课堂注入了活力,是一种高效的、主要的、对传统优秀教学方式继承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有益学生思维发展的教学方式,但不是教学的通法。高中生物内容范围广泛,涵盖《分子与细胞》、《遗传与变异》、《稳态与环境》和《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等多个模块。知识的呈现方式更是丰富多彩,图文并茂,有科学探索历程,有理论概念的阐述,有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内容涉及生活、科学的方方面面。还有学生接受能力和知识储备的限制。这就决定了内容呈现不同、难度不同,教法选择应不同。但一些教师忽视这一现状,通用探究式教学,结果越探究越混乱,学生越不清楚。

1.2探究不等讨论。探究式教学又称发现法、研究法,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教给他们一些材料及问题,让学生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可见探究本身蕴涵质疑、实验、质疑思维过程,是一项复杂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合体。可是,多数老师一提到探究就是讨论,将探究与讨论等同起来,上课以设疑——讨论——师生总结为主线,忽视实验、听讲等重要途径。结果课堂看似热闹,其实学习方式单一,容易造成学生的审美疲劳,效果不好。有些老师单纯追求课堂气氛,容许学生乱动、乱喊,哪怕是没有意义的乱喊,导致课堂纪律涣散,教学效率低下。

1.3探究不等于媒体秀。信息化教学给教学开辟了新方式和新活力,多媒体教学给生物学乃至所有学科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强化了课堂教学效果。但是无论怎样,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工具,课堂教学不是媒体秀,有些老师做了很好多媒体课件,有声有色,图文并茂,可是每一课件的展示一是多,二是快,学生根本没有反映可思考的时间,大量的媒体使用课堂成了媒体秀。有一节我听过的关于《生物的性别决定和遗传》的课,老师采用了大量图片,通课老师在反复问一个问题:“好不好?”学生在积极回答同样的话:“好。”这样的动和这样的喊,我认为意义不大。

1.4注重探究的过程轻视结果的分析。在我听的几个老师关于《生物的性别决定和遗传》的课中,每个老师都准备充分,有拉乒乓球做实验的,有拉卡片做的,有拉学生自制的小纸条做的。每个老师似乎都特别注重探究的过程,而对探究的实验数据没有做任何科学的处理,给我的感觉大家都喜欢体力劳动,给人意犹未尽的感觉,白白浪费了一次培养学生得出结论和思维的机会。

2.注重探究式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

2.1创设情境,注重任务驱动。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丰富真实的生物情境,以便学生能提出问题。对此教师要组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原始材料,让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当然,这也是探究的必要条件。课堂教学中探究的问题是由教材内容决定的,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应该探究什么问题,应由教师引导学生自我质疑,自主提出,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究欲,从而强化探究效果。

2.2发散思维,大胆猜想。提出问题之后,学生不能急于用实验去检验,更不能直接说出答案,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机会让学生发散思维,大胆假设,猜想问题可能的答案。引导学生根据已学过的生物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进行科学猜想,鼓励学生大胆提出假设,开展讨论等,培养发散思维。

2.3制订探究和实施计划。制订好计划,就要让学生做好探究准备,包括器材、原理和所涉及的过程等。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要体现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思想和方法,另一方面要使学生明确探究目的,带着问题研究。学生把设计的方案提出后能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认可,会增强自信心。设计探究是一个创造的过程,直接影响到探究效果。可以先放手让学生大胆探究设计,组与组之间讨论方案的可行性,哪组设计的方案好,对确实设计有困难的教师加以积极引导。

2.4注重指导。多层次、多角度、多方式地引导学生对结果作出思考,得出更多新的结论。同时要对课堂教学作出认真反思。

以上是我本次培训中关于探究式教学的思考,不足之处请指出并批评指正。

猜你喜欢
探究式教学
高中信息技术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小班化教学背景下英语教学策略探讨
高中化学探究式实验教学研究
浅析高中数学的自主探究教学
探究式教学在创新实践课程中的应用
高中化学习题课探究式教学设计的研究
探究式教学法在立体几何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要将探究式教学融入到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