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语文素养对卫生职业学校教育的影响

2015-09-10 07:22潘莹莹
考试周刊 2015年51期
关键词:职业素养语文素养职业教育

潘莹莹

摘 要: 随着人民对卫生医疗水平要求的提高,卫生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医护人员是否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切实服务于广大老百姓,已成为民众关心的问题。本文探讨语文素养对卫生职业学校教育的影响,指出语文素养是培养卫校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有机部分,是实现卫校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对促进卫生职业教育发展意义重大。

关键词: 语文素养 职业教育 职业素养

卫生职业学校培养的是在医疗一线工作的中初级专业医疗卫生技术人才,由于卫生医疗工作服务的对象是病人,具有与人交流的特殊性,因此卫生学校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有一定的医学理论知识和技能,还要有良好的表达与沟通能力,较高的人文素养与道德情操及独立解决问题和可持续学习能力。护士不仅是打针、发药、量体温的技术操作者和医嘱执行者,而且是健康知识的教育者、心理调节的指导者和临床护理专家;医生不再是只会拿手术刀和开药的机器,而应该是有情的、可信赖的拥有精湛医术和高尚医德的技术人员。这些要求如何实现?语文素养起到关键作用,是培养卫校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有机整合,包括能力和知识、思想情感、思维品质、品德修养、个性品格、审美情趣、学习习惯等,是实现卫校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对促进卫生职业教育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对卫生学校学生职业素养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卫生职业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对教学价值定位在提高医学生职业素养上,提高职业素养有利于增强卫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有利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有利于促进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语文是职业学校一门重要的文化基础课,在整个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是学生发展思维、提高素质的基础,语文素养对卫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具有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地位和优势。语文素养既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提高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效率,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精湛的临床技能,又能具有高尚的医德医风爱岗敬业的精神。不仅是语文素养的要素,还是职业素养的关键。因此,语文素养对卫校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与提高有重要作用。

二、对卫生学校学生实现自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技术发明和创造日新月异,为医学技术提供更有效安全的诊断设备和方法技术。这些新知识、新方法和新技术需要医护人员在掌握较好文化知识和自学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旧知识的整合、协同和融会,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技能,以适应社会需要。语文能力是语文素养的核心,除了人在社会中赖以沟通、交流的听、说、读、写、思的能力外,还指由此衍射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感受能力等。语文素养使我们具备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学习方法,从而具有较强的整体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些能力有利于提高医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为他们打开知识大门准备一把钥匙,帮助他们实现自我发展。

三、对卫生学校学生适应新的医学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医学科学的迅猛发展,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逐步转变为以“人”为中心的“生物—心理—社会”新型医学模式。这种新型医学模式更强调对患者的关注,重视心理、社会因素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作用。要求医务人员不但有过硬的医护专业知识和技能,以便为患者进行生理诊疗,还要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和职业道德及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为患者进行心理诊疗。新医学发展模式对卫校学生道德人文素养提出更高要求。要求卫校生在以后工作中将医学知识与道德情感有机结合,从科技与人文结合角度把握生命,充分展现自己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蕴,形成自己的专业品格。语文素养对卫校生专业品格塑造发挥重要作用。可以帮助卫校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永远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能够分辨善恶美丑、正义与邪恶。通过对卫校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他们认识到在今后工作中不仅要照顾病人的身体,还要关心他们的心理、生活、工作,充分发挥医护人员救死扶伤的奉献精神。语文素养还能帮助学生掌握广博的人文科学知识,更好地理解人的心理和行为,从而更有效地与人沟通,为患者提供有效诊疗。

四、对落实卫生学校语文教学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卫生学校语文教学目标是以个人、社会和专业发展为着眼点,以语文基础知识和素养培养为基本,以语文应用能力为本位,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能力训练,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及职业素养,提高他们处理各种事务及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使学生成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岗位需求的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由此可以看出卫校生的语文素养对学生适应岗位需求和奠定终身发展需要具有的作用,是落实卫生学校语文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和内容。

总之,语文素养对卫校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提高自我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发挥重要作用。提高卫校生的语文素养能促进卫生职业学校发展,缓和医患纠纷,减少医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杜利.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

[2]黄宗贤.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J].语文学刊,2011.

[3]姚杰.浅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D].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07.

猜你喜欢
职业素养语文素养职业教育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技工院校校级领导职业素养的建设及质量评价研究
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职业素养+职业技能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