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指导小学生的语文阅读

2015-09-10 09:01刘艳敏
考试周刊 2015年49期
关键词:书籍课外阅读习惯

刘艳敏

阅读不但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认读水平和写作能力,还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格。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正所谓: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塑造伟大的灵魂。

新课标要求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应在145万字。但从实际情况看,一些小学生并不能积极主动地大量阅读,这会成为制约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小学语文教学要立足课本,更要使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有机结合,重视课外信息对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补充。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成了语文教学中的一项不容忽视的工作。那么,如何才能有效指导小学生的语文阅读呢?下面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看法。

一、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激发小学生阅读的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可见,环境对一个人甚至是一个群体的影响是巨大的。要想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就要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把学生置于浓厚的读书环境中,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首先,班级文化的布置,要突出文化气息。我们可以利用班里的黑板报、墙报、班级标语等资源,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激励,抑或是方法的指导,甚至也可以是学生读书成果的展示……这样,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激发其阅读兴趣。

其次,可以结合语文课堂教学,通过语文课堂的延伸,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比如:教学小学六年级下册的《鲁滨孙漂流记》这一课时,我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遇难荒岛的鲁滨孙勇敢接受了自然的考验,以顽强的意志生存了下来,同时他还收留了一个取名为“星期五”的野人。28年后,他成功返回了英国。在教学任务完成之后,我会告诉学生这些情节只是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这部小说中的一部分情节。其实在这部小说中还有很多精彩的内容,引导曾经读过这部书的学生说说印象最深的内容,如果学生大都没有读过,就鼓励学生课下阅读,然后组织一次班级读书会,让学生对自己读书的收获进行充分交流。这样,一方面可以检查学生读书的效果,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交流中享受读书的成就感,并且在和同学的共同学习和相互竞争中,增强读书的内驱力。

二、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

因为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都有限,所以我们要指导学生选择适合的、有益的书。所谓“开卷有益”,就是说只要喜欢读书,打开书本就能有所收获。需要提醒学生的是:如果不懂得怎样选择图书,那么开卷未必有益。只有充分阅读经典儿童文学书籍,选择符合儿童心理和认知发展水平的课外读物,才能促进他们主动地发展,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更好地指导他们的成长。

另外,我们在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的时候,还要指导他们联系自己的兴趣、爱好。每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书籍的数量更是非常庞大的。选择图书时不能漫无目的,而是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广泛阅读那些自己喜爱的书籍。

小学生都具有好奇心强、好表现、从众的心理特点,这就很容易使学生对课外阅读书籍的选择受到同伴的影响。老师要多多细心观察,如果发现学生的阅读取向中有不利的因素,就要及时给予纠正和指导。比如:有段时间,我看到班里有些同学课间常常看一些消遣性的漫画书,比如《蜡笔小新》、《阿衰正传》等。小学生很容易受到里面一些不良的语言和习惯的影响。我及时提醒学生不能盲目追求时尚,对于那些不利于成长的不健康的书籍,一定不要看。要看书,就看一些有利于身心健康、对学习生活中都有帮助的书。比如《长袜子皮皮》、《吹牛大王历险记》、《窗边的小豆豆》、《苹果树上的外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这些书都是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若认真阅读,就一定会受益匪浅。

当然,我们可以适当选择一些适合小学生读的有时代特色的外读物。比如,郑渊洁的“皮皮鲁”和“鲁西西”等系列童话故事。老师要引导学生充分挖掘其中的诸如正义的感召、美好的幻想、过人的机智及天真的童趣等流行因素。

三、充分保障阅读时间

平时,我们要安排一定的时间,保障学生能完全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阅读。这个时间可以由学校统一调配,也可以由班级自行安排。另外,老师还可充分做好家长的工作,让他们也重视学生的阅读,愿意配合学校的工作,监督、鼓励学生在家里利用课余时间自主阅读。

四、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

张之洞曾说:“读书不得要领,劳而无功。”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爱读,而且要指导他们会读,要读得快乐、读得有收获。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有效的读书方法。

比如:对于某些重点文章,名家名篇,集中精力,逐字逐句读的精读法。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读书时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要全神贯注,边读边想;摘抄自己喜欢的妙词佳句,为写作实践积累素材,从而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再比如学生为了满足课内学习和写作上产生的某种需要,就要有选择地阅读相关资料的选读法。

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在阅读过程中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保障其高效阅读。当然,在享受阅读的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行为会自发循环增强。在指导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我注意培养学生读书时科学用眼、用脑的习惯;训练定时阅读和限时阅读的习惯;培养其“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等。

小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为了更好地保持学生持久的阅读兴趣,我们会适时组织一些相应的阅读活动,用这种途径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检查和评比。通过搭建这样的平台让学生充分体验读书带来的成功的喜悦,从而有恒心、有毅力地坚持阅读,最终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猜你喜欢
书籍课外阅读习惯
鲁迅与“书籍代购”
上课好习惯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AOS在书籍编写的应用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书籍
好习惯
书籍是如何改变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