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模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2015-09-10 09:01郑艳俊
考试周刊 2015年49期
关键词:物理模型高中物理教学作用

郑艳俊

摘 要: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教师、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都发生了变化,这对于教师而言是一种挑战,对于学生自身也是一种严酷挑战。物理模型是从自然规律中抽象出来的,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构建物理模型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作者结合自己的研究,归纳总结了物理模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 物理模型 高中物理教学 作用

大多数物理知识都较为抽象,单纯依靠理论教学,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甚至会抑制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建立物理模型的方法可以排除实际物理现象中非本质因素的干扰,舍弃次要因素和无关因素,突出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及一般规律,从而使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得到简化和理想化,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为了形象、简捷地处理物理问题,人们经常把复杂的实际情况转化成一定的容易接受的简单的物理情境,从而形成一定的经验性规律,即建立物理模型。物理模型可以分为直接模型和间接模型两大类。笔者探究了物理模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1.丰富物理教学课堂,降低学生学习难度

高中物理是一门难度较大的学科,无论对学生还是对教师来讲都是如此。高中阶段的物理知识较为复杂,且教学实际案例繁多,往往会出现教师“一点就通”,学生“一做就死”的现象。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一般采用题海战术,试图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创造性思维较差,很难面对稍有变化的世界。物理模型能够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但是要想构建物理模型,教师必须在授课前认真研读文本,在学生之前学习知识,且在收获知识的过程中寻求发展。实践教学证明,物理模型能够丰富教学课堂,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物理知识的自信心,同时使教师的教学素养和能力得到提高。换言之,物理模型的学习促进了学生与教师的共同进步,而学生的进步给予了教师更大的发展空间。

2.提高教师教学素养,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

在讲述物理科学家时,学生会惊讶、会佩服,学生惊讶于科学家能够为了研究某一问题废寝忘食,为了研究某一问题而几十年如一如;学生佩服科学家不畏困难的精神、艰苦奋斗的品质、学富五车的才华。当代的一线教师不能够让学生仅限于惊讶和佩服中,因为科学家对学生来讲太遥远了。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使学生佩服教师的才华,佩服教师的能力,佩服教师的品质。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学生对教师产生佩服的情感,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情绪。高中物理教材中有很多物理史实的问题,且每个问题都能够体现出物理模型在生活中的意义。比如,之前没有时间记录器,只有简单的长度测量工具,研究者在研究匀速直线运动规律时具有很大难度,因而研究者需要自己设计工具记录时间。虽然没有具体的数据,但是可以用相同和不同的时间进行研究,测量工具简陋可以想其他方法,减少测量所得数据的误差。上述事例告诉我们,我们要迎难而上,没有条件,我们要自己创造条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解决问题。通过物理模型,能够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素养,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佩服的情感,从而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物理知识的学习中,促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换言之,物理模型是教师发展自身的素材。

3.便于教师进行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单纯按照教材施教,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甚至会抑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避免“单一教学方式、单调教学内容”的情况出现,它不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当代教师要不断研究,抓住物理理论的精华所在,开展教学活动,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对于问题的变化,不要漫无目的地研究,而是要有一定的理论依据,要有一定的方法,要有最终的辨别标准。物理模型可以为教师提供研究之道,为教师开展研究活动提供方便,促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研究问题时,教师要根据具体的研究问题,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对于不同知识,原来模型的抽象都有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前人的研究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研究方法。研究显示生活中没有办法避免的因素,在研究过程中,可以将该因素的影响降到最低,然后观察最后的结果,再经过理想化,得出最终的结果。这种方法就是我们平日说的理想化模型。物理模型可以为教师提供研究方便,增强教师的研究兴趣,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因为教师的工作是用教材,不再是单纯的教学,且单纯地按照教材施教,并不能够满足当今社会对于教育的需求。

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较,它的知识较为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且物理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不单纯为了考试,而是要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物理模型就是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促使教师自身修养得到提高,还能够为教师的研究提供便利,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丛中笑,王金宝.物理模型在教学中的运用[A].2014年12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

[2]胡安良.物理模型的建立及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物理教学探讨,2012(01).

[3]朱培超,何光普,鲜欣宇.物理模型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05).

榆林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中物理模型建构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编号:YLKT14001)。

猜你喜欢
物理模型高中物理教学作用
浅析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模型的构建策略
智能爬墙机器人的设计与制作
谈物理模型在物理学习中的应用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浅析数学方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体现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