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仪式功能下我国中小学师生关系刍议

2015-09-10 09:01刘静
考试周刊 2015年49期
关键词:功能

刘静

摘 要: 课堂仪式是中小学课堂活动的重要环节,能产生情感能量和代表群体的符号,具有强调课堂意义、改善师生关系和团结集体的多重功能,尤其能使师生体验到作为集体一员拥有的身份感和责任感,对中小学课堂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和师生关系建构具有不可忽略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课堂仪式 功能 中小学师生关系

1.关于课堂仪式的功能

社会学家或人类学家把“仪式”界定为一种“象征性的、表演性的、由文化传统规定的一整套行为方式”[1]。课堂仪式作为仪式的一种,指发生在一个经过特别选择的环境内,通过教师教、学生学共同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系列礼仪性仪式活动。主要包括上下课仪式,讲解仪式,师生间的提问仪式,以及眼神、身体表达的非语言形式等。它的价值主要靠功能体现出来。范·盖内普认为在任何形态的社会中都存在具有相同目的的仪式,并使人从一种被限制的状态过渡到另一种同样被限制的状态[2]。通俗的解释,就是通过举办某种仪式,参与者的身份发生某种变化。课堂仪式的功能主要表现为角色的转化。

社会化的功能。作为社会活动的一种,是所有仪式活动特点的基本体现。这种社会化主要表现在角色转化。在课堂上,就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

沟通交流的功能。没有沟通,课堂就不会存在。语言是思维的存在,师生主要通过语言达到共同教育目的。

情感表达的功能。主要是一些基本的为人处世的礼貌性用语。这些礼貌用语不仅能为教学后续工作营造好的学习氛围,而且为师生之间的心理暗示和情感交流打下坚实基础。

2.课堂仪式的过程

主要指那些在课堂仪式上显而易见的,师生可以具体感受到的因素,如教室(仪式的地点)、上下课时间(仪式的时间)及具体的授课者和被授课者(教师和学生)。

2.1从直观上看,课堂仪式是由一系列复杂的过程体现的,下面就分析一下这个流程具体包含哪些要素及要素间的关系。

课下→上课前仪式→课堂进行仪式→下课前仪式→课下

如图所示,课堂仪式是一个按时间顺序发展的流程,其中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课下”仪式,它是连接一节课的两端,即前一堂课的结束和下一堂课的开始。另外,“课下”仪式到“课堂进行仪式”主要靠“上下课仪式”过渡。上下课仪式多是一些常见的问候语。这些问候语主要发生在上课前和下课前,程序大致如下:

上课前:

老师:“上课,同学们好!”学生:“老师好!”

下课前:

老师:“同学们,下课!”学生:“老师再见!”

下课仪式与上课仪式颇有相似之处,相比于上课前的严肃,下课前的仪式显得更轻松些。除了这些仪式,课堂进行仪式所占比例最大,其中课堂进行仪式主要包括讲授仪式和提问仪式,但值得注意的是,二者仪式形式并不单纯是并列关系,更多时候他们是联系在一起的。另外,在课堂进行仪式中,还有一系列非语言交流仪式,贯穿整个课堂仪式中,如上课前老师的微笑,课中老师的点头示意,课后老师的一句鼓励,对凝聚师生情感有重要作用。

2.2另外,按照冯·盖内普和特纳的仪式理论分析课堂仪式的过程,上面这个流程大概可分为“分离”、“移行”和“融合”三个过程。

分离:主要指上课仪式还没有举行前,师生双方都已在教室活动的这一过程。这种分离主要是身份的分离,即师生都向各自角色转化,与课堂外的普通身份发生分离。

移行:主要指上下课两种仪式,同时包含两种过渡,即上课前的仪式是师生双方由普通人向课堂固定的角色过渡;下课前的仪式是师生双方由固定角色向普通人过渡。

融合:主要指课堂进行中师生已经完成自己角色的转化,并严格按照这一角色进行教学活动。

3.课堂仪式下师生关系解析

师生关系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3]。在课堂仪式下,我国中学师生关系呈现出多维视角关系。

3.1师生角色的固定化

我国提倡班级授课制,课堂模式遵循的是同样的流程,其中以上、下课仪式更为显著。以上课为例,不仅标志着一节课的开始,而且标志着接下来教学活动是否能顺利展开,强调的是师生双方对这堂课的态度,因为态度决定了行为。对于学生而言,上课铃声的响起意味了他们与课外普通人身份发生隔离,他们不能像平时一样随心所欲。对于教师而言,他们进入角色的同时严格要求学生以此强调自己的教师角色。同样,下课快结束时,学生的状态很容易向普通人身份靠拢,这时的课堂会懒散起来,教师又会通过一系列语言约束,尽管部分学生已经按捺不住,但总体行为举止是牵附于老师的。相比于学生,教师的角色意识会一直保持到一堂课的结束。这种角色转化体现更多的是教师的权威和对学生的控制。

3.2师生知识传递的授受化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一堂生动的课需要师生相互配合完成,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创造学习机会,其中知识传授就是最主要的一种途径。以语文学科的讲授仪式为例,在讲《紫藤萝瀑布》时,教师通过朗诵对文中关键字词做了强调,并在黑板上把他认为好的优美句子板书了出来。学生按照老师的理解,从教师安排的由“赏花—忆花—悟花”三个欣赏步骤理解作者在文中要传达的情感。但老师知识传授的角色意识往往是先入为主的,这种角色意识在教学中往往表现得很强烈。张楚延教授认为教师角色意识过强表现的基本特征是“我”和“我们”的分离。按照张楚延教授的解释,教师是“我”,教师与学生在一块成为“我们”,这种分离使教师不自觉地站在说教者的地位,情不自禁地成了“灌输者”[4]。

3.3师生情感交流的互动化

我国教育受传统师道尊严的影响,学生对教师的情感更多的是一种敬师、畏师。尽管新课改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但情感上的差距依然存在,加上班级授课制体制下师生在课堂上的空间位置,更拉大了师生之间的心理鸿沟。师生情感的产生往往基于师生之间强烈的心理暗示。这种心理暗示需要身份、情绪各方面的转化。课堂仪式是一次“换装”的体验,在完整的一堂课中,师生双方都要经过“普通人—老师(或者学生)—普通人”的转化。在这种转化带给我们更多的是一种情感上的心理暗示。在这种暗示下,师生双方暂时放下了在课堂上所特定扮演的角色,这时候师生双方的交往是平等的,这种谈话背景下,教师更多充当的是学生的朋友或长辈角色。

4.课堂仪式功能下师生关系的反思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总体上肯定课堂仪式功能的价值。同时,有些问题不容忽视。

课堂仪式过程中机械化、形式化倾向明显。课堂仪式是一个长久、持续性的过程,要经过时间的考验。但时间久了,师生会有种走过场的感觉,以应付的态度对待它。另外,导致课堂仪式机械化和形式化的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师生缺乏真诚体验。“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但教师往往忽视了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同时,学生在课堂上的体验是有限的,教师在知识方面的引导也浅尝辄止。

新课程提倡的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并未完全实现。新课程强调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强调课堂是双方共同参与的过程,师生双方处于一个相对和谐的地位。但在现实中,与其说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还不如说是对教师角色的要求。单纯从教师角度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强调,并不意味着学生就是真正客体。因为学生不仅是知识的直接承受者,而且是知识的直接受益者,只有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使自己成为一名真正的受教育者,才能发挥自身对知识接受的主体性。

参考文献:

[1]郭于华.仪式与社会变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2]王晓东.课堂仪式的功能刍议[D].烟台:鲁东大学,2010.

[3]陈坤华,彭拥军主编.现代教育学[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9.

[4]张楚延.课程与教育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功能
也谈诗的“功能”
基层弄虚作假的“新功能取向”
深刻理解功能关系
基于电力系统备自投实现功能原理概述
含有电容器放电功能的IC(ICX)的应用及其安规符合性要求
钳把功能创新实践应用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基于PMC窗口功能实现设备同步刷刀功能
怀孕了,凝血功能怎么变?
“简直”和“几乎”的表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