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音乡情,岭南之韵

2015-09-10 09:01罗艳玲
考试周刊 2015年49期
关键词:粤语

罗艳玲

摘 要: 广东音乐有得天独厚的底蕴和内涵,如何合理地开发本土音乐资源,将之有效地融入音乐课堂,渗入每个孩子的心里,培养孩子在实践中探索发现身边的音乐,从而喜爱本土音乐,热爱自己的家乡,是值得我们尝试实施的。

关键词: 广东本土音乐 粤语 广东方言

《新课程标准》指出:“认识本土文化是学生学习艺术、认识艺术的基础,是他们走向世界的起点。教育有必要引导学生深入地学习本土文化,从他们的周围环境开始,挖掘生活的美,本土文化的美,本土音乐的美。”在本土音乐文化方面,广东音乐有得天独厚的底蕴和内涵,带领孩子们赏析来源于身边的美,使本土音乐教学在音乐素质的培养中起到重要作用,是音乐教师责无旁贷的事情。学生中有多少人了解广东的音乐?又有多少人会唱家乡的歌呢?居于此问题的触动,我利用课余时间在我校的一些学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

据调查,几乎所有学生不会唱粤剧也很少聆听广东音乐,但是孩子们还是比较想了解广东音乐的。所以把广东的本土音乐文化引入课堂教学是当务之急。那么我们该从哪里入手,怎样做呢?

我以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第三册第十一课《贺新春》为例,通过对教材和教法的分析,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对学生思维与情感的激发,让本土音乐进入课堂,也让民族文化的精神渗入课堂。

对于广东音乐,我们并不陌生,它是具有鲜明地方色彩和独特风格的乐种之一,于清末民初产生和流传在广东珠江三角洲一带,内容很广,包括粤剧和潮州音乐、小曲及地方性民歌曲艺等,是岭南民间优秀传统文化瑰宝。其以轻、柔、华、细、浓的风格和清新流畅、悠扬动听的岭南特色备受广泛的喜爱和欢迎,遍及中国大江南北,流行世界各地。《贺新春》这首歌曲正是采用粤曲的音调,节奏欢快,整曲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孩子们喜气洋洋过新年的欢乐情景,是让学生走近本土音乐的最好范例。在认真分析教材后,我做出了以下尝试。

一、借地方语言,放飞童心

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说:“中国的文化保存在语言中。”同汉语的主流北方语系和其他方言相比,粤语有独自形成的音韵系统,粤语方言有九个声调和两个变调。所以,当刚开始时我选择用普通话教学时,学生虽然唱得很认真,可始终不能将歌曲的韵味表现出来。我突然有一个大胆的想法,既然是本土音乐,如果用广东话直接教唱,效果会怎样呢?当我用广东方言唱给学生听时,竟然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

为让学生更易接受,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歌词教授这一环节,我通过三个游戏完成。第一,我出示六句歌词,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歌词读给大家听。第二,放歌曲音乐,听到哪一句就请拿着这句歌词的学生举起手中的歌词。第三,再次放音乐,请大家按照歌词出现的顺序排列好,孩子们在聆听音乐的同时在学习广东方言。最后我让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时,孩子们读得很流利,学习兴趣被激发,课堂气氛也非常活跃。我问学生:“这首歌曲你们觉得用广东话演唱好听,还是用普通话演唱好听?孩子们普遍认为:广东方言与广东音乐是紧密相连的。

将广东方言引进课堂,使本土文化与音乐艺术完美结合,相得益彰,既可以让学生继承本土文化,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趣味盎然地学唱歌曲,提高教学成效。

二、借地方特色,激发兴趣

春节是中国最重大的传统节日。广东的春节既有中国春节的基本内容,又有自己的地方特色。广州的春节风俗有别于其他地区的是:(1)做特色小吃,广东地区新春美食品种繁多,寓意吉祥,普通的菜式亦赋予美好的名称,使人乐意享用。(2)农历十二月举办迎春花市,数以百万计的人参加逛花市活动。家家必置鲜花,包括摆年橘、摆水仙、插鲜花。(3)新春伊始,第一件事便是贴门神、对联。(4)派利是习俗中重要的一项,长辈要分钱给后辈,能挣钱的后辈也要送钱给长辈,寓意新的一年大吉大利。(5)舞狮活动,除在广场表演之外,还沿街起舞,逐家逐户拜贺,以示醒狮临门,安好吉祥,主人家则悬赏于门,包红挂青,让瑞狮去摘取,名曰“采青”,借此活动希望狮子把好运带到家里。作为本土音乐的《贺新春》一曲,刚好将广东的春节特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为让学生真正融入课堂,体会到乐曲的精髓,在歌曲表演这一环节,我先让学生观看广东过年视频,然后问学生最感兴趣的是哪一种民俗活动?大多数学生认为舞狮非常有趣。我借用道具(狮子头)让学生模仿舞狮活动。随着欢快的音乐,孩子们兴奋地舞动着狮子,掌声、笑声、还有欢呼声,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

将民俗文化与学生的学习相融合,不仅可以让学生植根于民俗文化这一丰富的文化土壤,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知识,了解内涵,继承精华,萌发热爱家乡、民族的意识,还能增强学生对本土音乐的审美敏感性,体验创造与表现的快乐,激发学生热爱乡土文化、爱家乡的情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借地方音乐,拓宽音乐文化视野

广东音乐是以广东民间曲调和某些粤剧音乐、牌子曲为基础,吸收中国古代,特别是江南地区民间音乐的养料,经过近300年的孕育,完善和发展起来的地方民间音乐。广东音乐目前所用的乐器有高胡、扬琴、秦琴、洞箫、大阮、中胡等,以高胡为主奏乐器。在熟悉《贺新春》歌曲旋律时,我让学生聆听高胡演奏,并轻声模唱。学生既学会歌曲旋律,又了解广东音乐的主奏乐器——高胡。

乘势利导,在欣赏广东风俗视频的时候,我播放的背景音乐是《步步高》。这首乐曲是广东音乐名家吕文成的代表作,乐谱出自1938年沈允升著的《琴弦乐谱》,是一首颇有特色的广东名乐,在当时已很流行。旋律轻快激昂,层层递增,节奏明快,音浪叠起叠落,一张一弛,音乐富有动力,给人以奋发上进的积极意义。欣赏完乐曲,我向学生介绍在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各国家代表队入场仪式上,就有一段背景音乐放的是欢快好听的《步步高》,还有像中央电视台每年的《过年七天乐》等节目也把它作为背景音乐。学生非常惊讶,原来广东音乐有如此特殊的艺术魅力。他们了解到:作为岭南文化的杰出代表,广东音乐文化底蕴深厚,内涵丰富,经过数百年的传承发展,自成体系,风格独特,深深植根于岭南民间。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瑰宝如今面临传承和发展的问题,保护和扶持工作急需加强。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广东音乐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不知不觉中,广东音乐的节奏要素、音乐风格进入学生的心灵。我欣喜地看到,学生在本土音乐的陶冶中获得健康美好的音乐感受、准确完美的音乐表现,提高音乐的审美能力。

总之,在教学中把音乐教育植根于本土文化这肥沃的土壤,认真挖掘本土文化的优秀内容,探究各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在本土文化情境中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让本土音乐深入每一个孩子的心田,让每一个孩子会唱家乡歌,爱唱家乡歌。

参考文献:

[1]《广东省新课程标准详解》.2009:3.

[2]《广东音乐教育2010第11期》中国音乐出版社:31.

[3]《让民族音乐之花在学生心中盛开——运用民族民间音乐培养学生审美情》.

猜你喜欢
粤语
粤语学堂
在湾区时代下粤语的传承与保护
广府人
——粤语·女独·伴唱
《讯飞输入法》粤语直接翻译为普通话
粤语吟诵在广州地区中小学推广的学情可行性调查研究*
粤语对话庄文强 如何平衡双雄故事
优雅古风与经典流行的全新演绎 童丽《粤语十大金曲Ⅱ》
文化接触:粤语在外来大学生中的传播效果及其认同研究
陈小春发长文怼后辈不尊重粤语
2016广东省粤语歌曲创作征集活动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