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在音乐律动中成长

2015-09-10 09:01潘静叶
考试周刊 2015年49期
关键词:教学细节

潘静叶

摘 要: 充分发挥音乐律动在幼儿音乐教学中的作用,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而且能够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文章结合教学实务,从律动音乐的选择、律动方式的选择、激发幼儿即兴创作和教学细节性问题四个角度,分析如何充分发挥音乐律动在幼儿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 幼儿音乐教学 音乐律动 律动方式 即兴创作 教学细节

19世纪末,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体系的创立将“律动”教学推向了高潮,在其后的各阶段音乐教学中得到了不断的探索与完善。在幼儿音乐教学中,音乐律动鼓励幼儿在放松的状态下聆听音乐,通过身体动作的运用抒发内心的音乐情感。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幼儿音乐学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更有利于幼儿音乐素养的提高和健康个性的培养。那么,如何在幼儿音乐教学中充分运用律动方法让幼儿在音乐律动中健康成长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以下四个方面予以分析。

一、因材施教,合理选择律动音乐

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对于音乐节奏的身体感知是不同的,即使是相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其对于音律与节奏的感知也不同。那么,在音乐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合理选择律动音乐。小班幼儿对音律和节奏的感知能力较弱,在教学中就要选择较为简单、形象的音律。比如《泥娃娃》、《勇敢小兵兵》、《欢乐拍拍操》等,节奏简单、乐感明朗、教学视频生动形象,可以很自然地调动小班幼儿简单的肢体活动和想象力。中班幼儿的音律要配合相应的节奏和简单的肢体活动。以《拍皮球》为例,幼儿可以跟着音乐的节奏调动身体器官,做出拍皮球的动作,配合跺脚、点头等动作,使得身体动作与音乐节奏融为一体。大班幼儿的身体协调性较前两个阶段来讲已经趋于成熟,其对音乐节奏的理解有了个性,因此可以选择有利于培养幼儿肢体平衡能力的音乐。比如《小鸭子》,根据该音乐,教师可以将鸭走、鸭叫、鸭游泳、鸭戏水等肢体活动编排在音乐律动学习当中,使幼儿能够根据音乐节奏、歌词含义展示出协调的肢体动作。总之,要结合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对于音乐的理解能力、肢体的灵活性、想象力等情况,把握“合理选择律动音乐,充分调动幼儿肢体与音乐协调性”的原则,将音乐律动运用于教学中。

二、多视角考虑,合理选择律动方式

律动方式有很多种,诸如节奏律动、行进律动、动作律动、模仿律动等,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考虑多方面因素进行合理选择和组合。首先,要结合音乐特点。以《拍皮球》为例,音乐节奏鲜明,较为简单,教师可以选择节奏律动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即通过拍手、跺脚、点头的方式,跟着音乐做出拍皮球的动作。再以《小鸭子》为例,教师可以选择行进律动,让幼儿跟随音乐,在行进中学习鸭子走路,通过行进中动作与音乐的协调,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和肢体的灵活性。其次,要结合幼儿特点。以小班幼儿为例,他们尚处于对简单事物的认知阶段,教师可以选择模仿律动方式,比如模仿刷牙、洗脸、梳头、叠被子、穿衣服、洗菜等,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乐感,而且可以在无形中提高幼儿对简单事物的认知能力。再以大班幼儿为例,他们主要以动作律动为主,实际上即是上述节奏律动、行进律动、模仿律动等的集合体,强调音乐、动作和感情的融合性。最后,要综合考虑律动方式对于幼儿音乐素质的培养,能够顺应幼儿的特点,挖掘其对音乐的想象力和感受,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随着律动实现自我个性的表现,这是音乐律动教学所要追求的教学效果。

三、鼓励幼儿即兴创作

音乐律动教学本身就是要激发幼儿对于音乐最原本的感受,然后通过语言、身体予以呈现,因此,教师应当鼓励幼儿的即兴创作。有些教师主张:真正的即兴创作是不需要建立在一定的音乐基础之上的随意发挥。但是,如果没有一定的律动练习作为前提,那么很可能由于缺乏引导而使幼儿丧失学习音乐的自信心,此处所提的“即兴创作”应当是建立在一定的律动练习基础之上的。在鼓励幼儿“即兴创作”时,要选择与平时练习难易程度相当,但是比较新颖的音乐。幼儿心理研究表明:幼儿对于事物的喜好时间持续较短。因此,日常练习的音乐不仅无法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而且较难使幼儿跳出已经固有的动作。同时,要注意即兴创作的趣味性。有的教师通过“师幼互动”的方式,鼓励幼儿运用模仿律动的方式跟随音乐进行创作;有的教师通过“幼幼互动”的方式,为幼儿分配不同的角色,鼓励幼儿即兴创作。以《泥娃娃》为例,通过“亲子互动”,使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学习捏泥娃娃的过程,根据歌曲的内容和节奏进行创作。此外,教师应当以引导的角色进入教学中,对幼儿的即兴创作进行正确引导。比如通过场景描述、动作示范、多媒体动画展示等方式提示、纠正幼儿的动作,激发其无限的想象力。

四、注意律动方法运用中的细节性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切忌以教师为主,而要以幼儿参与为主。教师应当采用各种科学方式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激发幼儿对于用音乐节奏的感受力,完善表现形式。要注意的是,律动教学一定要有针对性,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相同年龄阶段的不同幼儿在律动音乐和律动方式等各方面的选择上都要有针对性,这是幼儿音乐教学的重要原则。此外,律动教学是为了配合整个音乐教学目的,不能以律动教学代替整个音乐课堂教学。有些教师为了调动课堂学习气氛,将过多的时间放在律动教学上,忽视了其他课程的教学任务。虽然律动与幼儿舞蹈有着紧密的联系,但是两者之间并不是等同的关系。从难易程度和对音乐的表现上来讲,律动可以说是在为幼儿舞蹈打基础,幼儿舞蹈教学是律动教学的更深层次的教学。因此,教师在律动教学中应当有意识地与舞蹈教学区别开来,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

五、结语

幼儿律动教学对于幼儿音乐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是提高幼儿艺术气息的基础性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选择合适的律动音乐、律动方式,鼓励幼儿即兴创作,提高教学水平,因材施教,让幼儿在音乐律动中健康、快乐地学习与成长。

参考文献:

[1]王琰.浅谈幼儿音乐教学中律动教学的应用[J].教师,2014(04).

猜你喜欢
教学细节
从教学细节看教学理念差异
关注细节研究 成就精彩课堂
倾听花开的声音
关注教学细节构建效率课堂
数学标点符号:值得关注的教学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