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信念点亮生命”课堂实录

2015-09-10 07:22坚美菊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幻灯片信念男孩

坚美菊

【教学篇目】

《生命是美丽的》《在山的那边》《还有一个苹果》、歌曲《我相信》

【教学年级】

七年级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了解信念的内涵,感受信念所产生的伟大力量。

2.明确青少年树立信念、坚守信念的重要性。

3.通过对文本的解读,使学生从小树立信念,并向目标努力。

【教学重点】

带领学生品读语言文字,感受信念的力量。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创设情境

孩子们,你们刚刚告别了稚气,走进青春——这人生最美丽的花季,我认为非常有必要郑重地为大家介绍一样很抽象但又存在于很多人心中的东西,就是——(板书:信念)。什么是信念呢?信念就是自己认为正确并坚信不移的观点。信念是诗仙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壮志(幻灯片1);是盲女海伦·凯勒“面对光明,阴影就在我们身后”的豁达(幻灯片2);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少年时期即发出的宏愿“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幻灯片3);是当代诗人汪国真“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的豪情(幻灯片4)。人类历史的苍穹繁星闪烁,有人能够成为其中璀璨的一颗,无一不是缘于他们内心的信念和对信念的坚守(幻灯片5)。信念能够成就伟大,也能够托举平凡,所以我们要趁青春年少,树立正确的信念,让信念点亮我们的生命(幻灯片6出示课题)。

二、深入研读文本,感受信念的力量

1.学习课文《生命是美丽的》,感知生命因信念而美丽。

(幻灯片7出示问题:默读课文《生命是美丽的》,关注文中男孩的生活和身体状况。他是怎样懂得“生命是美丽的”这个道理的?)

师:读了课文,大家一定关注到了文中男孩的生活和身体状况。

生:“他家离学校有二十多里路,他如果要准时到校的话,早晨5点钟就得起床,还要摸黑走上十几里山路。夏天还可以对付,可眼下是深冬——寒风刺骨。”从这段文字,我感受到男孩上学很不容易。

师:你的理解很到位,你能再读一次吗?你认为这段话哪些词语应该重读,更能体现男孩上学的艰难?

(指导重读数字和重点词语。生再读,效果较好。)

生:“家徒四壁”这个词语说明男孩家极度贫穷。

生:“他父母告诉我,说他小时候常患病,身体弱,有尿床的坏毛病。”

师:你们的回答很全面。从男孩的生活和身体状况来看,你们认为他的生命美丽吗?

生:不美。

师:是啊,这样一个看起来卑微甚至不幸的生命是怎样懂得生命是美丽的呢?老师为他、为孩子们做了些什么呢?

生:“这个冬天,每天早晨等上课铃响过后,我和另一位老师轮换着去查他的被褥。如果是湿的,我们就悄悄地拿到自己的寝室里烘干。”

生:老师在寒风刺骨的寒冬里来回走四五十里路,两次对那个不幸的男孩进行家访,这充分体现了他对学生的关爱。

师:对,大家说出了老师给了孩子们生活方面的关爱,还有其他方面的吗?

生:“村子里的孩子压根儿就没见过鱼。我和学校领导商量,买几条回来做活体解剖,校领导露出一脸难色。我只好借了辆自行车利用星期天骑了三十多里路到一个小镇上,自掏腰包买了几条回来。”孩子们上了一节难忘的自然课,高兴得像过节一样。

生:“我知道山村孩子的渴求,他们需要知识,更需要做人的道理。课外活动时,我尝试着给他们读一些脍炙人口的诗篇。”

师:对,老师还给了孩子们精神方面的引领。文中抄录了两首诗,我们来看诗中写了什么。

(幻灯片8出示:风雨沉沉的夜里/前面一片荒郊……你要光明,你自己去造!生读诗。)

生:我认为诗的大意是:想要走出困境,想要光明,要靠自己创造。

师:没错,来看下一首,你们能从中体会到什么?

(幻灯片9出示:没有理想的人像是草木……变成污浊的池塘……)

生:这首诗告诉我们:没有理想是可怕的。写出了树立理想的重要性。

师:文中还提到顾城的《一代人》,我非常喜欢这首诗,也在这里和大家分享。

(幻灯片10出示:顾城《一代人》)请大家齐读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生:诗人在黑暗中向往光明。

师:这首诗虽短小,意蕴却非常深刻。我这样理解:黑暗也就是困境、挫折,它恰恰给了人积蓄力量的机会,让人去追寻光明。文中的老师就是用中外诗人关于理想、信念的诗濡养、熏陶着孩子们的心灵,细心的你发现孩子们有哪些变化了吗?

生:“下课后,同学们都围过来,要我把诗集借给他们传抄。”说明孩子们更热爱生活了。

生:孩子们上课不爱迟到了。

生:男孩懂得了“生命是美丽的”这个道理。

生:“我问他想不想走出大山。他说,想。”

师:老师对孩子的爱使孩子们感受到生命是美丽的,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爱的信念、梦想的信念。下面我们来学习下一篇,看看这篇课文讲了什么信念。

2.学习课文《在山的那边》,感知信念,心怀梦想。

(幻灯片11出示:放声自由地朗读课文《在山的那边》。体会诗中“山”和“海”有怎样的内涵。)

师:大家读得很动情。谁愿意充满感情地读给大家听?

(师生配乐分读诗的一、二部分。)

师:体会到诗中“山”和“海”有哪些内涵了吗?

生:“山”是指困难、挫折,一切艰难险阻。“海”是指心中的信念,理想境界,成功。

师:说得真好。“山”和“海”都是诗中的意象,这首诗用的是象征手法。整首诗描写的就是对理想境界追寻的过程。

(幻灯片12出示:谁能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过程?结合具体诗句动情地读一读,说一说。)

生:“于是,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这是作者第一次爬山的体验,“哭着回来”“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都说明作者经历了挫折、失望。

师:对,最初作者对困难估计不足,以为爬过一座山就会见到海。他的失望告诉我们——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

生:“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从以上的诗句中我读出成功经历了一个战胜失望的过程,也是个坚持不懈的过程。“一次又一次地失望”“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都说明经历的失败之多,因为坚持,最终才实现了理想。

师:你的体会非常深刻。是的,实现理想是一个屡败屡战的过程,是什么支撑“我”屡败屡战呢?

生(齐说):信念。

师:本文中是指一个什么样的信念呢?

生:在山的那边是海。

师:大家体会到信念的力量了吗?信念能助人——

生:梦想成真。(师板书)

师:是的,有梦就有远方。你相信吗?坚守信念,往往还能创造生命的奇迹。接下来我们学习文章《还有一个苹果》。

3.学习课文《还有一个苹果》,感知信念使人绝处逢生。

(幻灯片13出示;速读课文《还有一个苹果》,概括文中的小故事。)

生:文中讲的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沙漠风暴让一位独自穿行大漠的旅行者迷失了方向,他装水和干粮的背包也被风暴卷走了,他凭借一个苹果,三天后走出了荒漠。

师:你概括得全面而准确。

(幻灯片14出示:一个微不足道的苹果怎么会有如此不可思议的神奇力量?)

师: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你先想象一下在沙漠中他会遇到哪些困难和危险。

生:沙漠中昼夜温差太大,会让人难以忍受。

生:沙漠中有狼、熊等凶猛的野兽。沙尘暴还有可能再次“光顾”。

生:他没有吃的、喝的,还要不停地跋涉,身体会受不了的。

师:这些困难和危险仅仅是一个苹果能解决的吗?

生:当然不能。苹果给了他希望,信念是他走出沙漠的力量源泉。

师:可见,他宝贝似的攥在手中的,是活着走出沙漠的信念。信念的力量不可估价,信念能让人——

生:死里逃生……

师:有一个词语叫“绝处——逢生”。(师板书)

师:文中的议论性文字,分别在哪几个段落?

生:7—10段。

师:谁愿意饱含感情地读一读,让我们在感受文字之美的同时感受信念的力量。

(幻灯片15、16出示:课文8、9段内容。生朗读。)

师:你的朗读深深打动了我们。让我们怀揣信念,齐读最后一段。注意标点,读出感情。

(幻灯片17出示:课文第10段。)

生(读):我命在我,不在天。我命在我,不在天!

师:命运可以掌握在自己手中。青春的字典里更是写满了自信。大家看这些文字,熟悉吗?

(幻灯片18出示:《我相信》歌词。)

4.品读歌词《我相信》,升华主题。

生:熟悉,这是歌曲《我相信》的歌词。

师:老师觉得它更像一首诗。大家推选两名同学为大家激情朗读,好吗?

(生配乐朗读。师生报以热烈掌声。)

师:大家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青春的自信和无与伦比的力量。

生:信念、青春蓬勃的生命力。

师:老师把这首专属于青春的歌曲送给青春的你们,请会唱的大声跟唱!

(幻灯片19播放歌曲,出示歌词。)

(生热情高涨跟唱。)

三、积淀感受。书写信念

体验思考及作业。

(幻灯片20出示:我相信,每一次艰难的跋涉都缘于一个梦想的起航;每一次生命的蜕变都缘于一个信念的支撑。你现在或者曾经有着一个怎样的信念呢,让我们写进日记里吧!牢记你的信念并经常翻阅,它会给你增添前行的力量。)

作者简介:吉林省抚松县泉阳镇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幻灯片信念男孩
我帮老师做幻灯片
水幕幻灯片
为了信念
发光的信念
信念
实现幻灯片的缩放功能
信念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