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师培训模式探析

2015-09-10 07:22张维时
考试周刊 2015年26期
关键词:培训模式实效性体育教师

张维时

摘 要: 本文主要从培训内容、学习方式、教师资源,培训形式及考核评估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与分析“温州市首期中小学体育教研组长策划专题研修”培训,并总结与提炼“内外结合培训模式”及强化体育教师培训效果的有效策略,对今后温州市体育教师培训的完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体育教师 培训模式 实效性

浙江省温州市教师教育院于2011年4月组织开展了“温州市首期中小学体育教研组长策划专题研修”培训。本次培训以“发展体育教研组长能力”为主题,为期8个月,分4次集中进行,共有50名学员。笔者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参与体验了培训的每一个环节,不仅在专业发展方面得到了一定的成长,而且收获了对当前培训的深刻反思。

与传统培训相比,本次培训注重内外结合,在多方位激发教师学习内驱力的同时,重视外驱力的激发,以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提升,切实增强培训的实效性。本次培训的亮点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根据教师需求,针对性地设计内容

在培训正式开始的半年前,本次活动的实施负责人,班主任钱老师就开展前期准备工作——向全市体育教研组长发放调查问卷,了解体育组长培训的各种需求与希望期待。比如组长希望提高的专业技能,组长喜欢的培训内容,组长需要的考核评价等与培训需求息息相关的调研内容。由于培训前期需求调研工作到位,所设计的培训内容非常具有针对性,极大地激发教师的学习兴趣。

根据“以教师发展为本”的培训理念,拓宽视野、创意研修与拓宽技能的培训目标,结合教师的培训需求,本次培训的内容包括研修活动策划的理论、研修活动计划、研修活动实践、观课评课和组长论坛等五大方面。这些内容不仅是工作多年的教研组长需要提升和加强的,更是年轻教研组长特别需要系统学习的。他们有能力、有朝气,但如何当好体育组长这一角色,还缺乏经验,这些内容正是最需要充实的知识与技能。因此,在整个培训过程中,不管是工作多年的还是刚上任不久的体育教研组长都十分投入学习,主动积极地参与各项活动。

二、小组组合方式独特,激发教师学习动力

在本次培训中,所采用的“小组组合”方式独特,结构合理,充分激发每位教师的学习动力。小组组合是由全体参训组长根据区域(城市、乡镇与农村)、重点学校与普通学校、学校类别(小学、初中、高中、职高)三大类别进行分组。在培训开班典礼之后,我们按以上结构进行分组,全班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自行推荐一名组长与记录员,之后的每次集训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

小组合作的方式有利于教师相互之间的学习与交流,有利于教师之间的横向与纵向比较。因为不同地方、不同学校类别所面对的对象不同,所具备的知识不同,所树立的教学理念也不同,大家分享沟通、互通有无,彼此汲取他人的思想与知识,从而使视野更开阔,理念更多元,知识更丰富。而且,每次集训开展某个主题活动之后,先是小组讨论,再派代表发言,发言者不是小组内某个表达能力较强的教师固定代表的,而是采取轮流制的方式,每个教师都要上台发言,充分给每个教师提供自我展示和自我锻炼的机会。

三、转变教师角色,发挥优势资源

传统培训往往把教师视为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其实,教师作为培训对象,不仅是学习者,更重要的是参与者、研究者与创造者。如果教师在与专家对话、教研员结为学习伙伴的过程中,其主体意识被充分唤醒的话,每位教师就是非常重要的培训资源。其经验、学识在问题解决、同伴互助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次培训就充分利用研修班组长的自身资源,发挥他们的优势水平,开展教研组建设和研修计划的经验交流活动。例如,平阳实验中学教研组长郑老师的《务本求实开展体育组工作》、温州第二十三中学教研组长柳老师的《教研组的建设与思考》和瓯海区娄桥中学教研组长谢老师的《片区研修活动的策划与反思》等。

通过这些具有代表性的、优秀的市体育教研组长对教研组建设、特色项目发展、研修计划等多方面的经验分享,极大地拓宽大家在教研组建设与发展方面的思路,为学校的体育发展借鉴宝贵的经验。

四、培训方式多样,激发教师学习积极性

本次培训方式多样,富有实效。有集中学习和自主研修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学研训一体化”式等方式。多种方式相辅相成,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学习兴趣。

其中,以集中学习和自主研修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拥有自身鲜明的优势。集中培训前的自主研修,实质上就是将培训渗透到日常学习和工作中,使教师在繁忙的教学工作中自主安排学习时间,获得研修所需要的丰富资源,解决“工学矛盾”,促进工学相长。例如本期研修班开班前一个月,就按照钱老师的要求,围绕研修主题,结合教学实践进行思考、整理,撰写研修计划。在开班报到时,全体组长提交各组的初步研修成果,即学期研修计划和一次主题研修计划。这为集中的理论研修做好相应的知识准备与研修素材。这种富有实效的培训方式,是保证我们积极参与培训的前提,切实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五、加强考核评估,巩固培训效果

本次培训,通过以上四个方面多维度激发教师的内驱力,同时也注重结合对外驱力的激发。主要通过培训管理包括教学管理、考勤管理、作业管理,培训考核包括考勤、作业、过程表现及任务驱动法等方式开展。

其中,任务驱动法颇具特色,为深化培训效果起到推动作用。例如,在本次培训中,每位教研组长需要完成“四个一”的作业,分别是制订一份学期研修活动研修计划、策划一份主题研修活动方案、主持一次主题研修活动实践和完成一份参与培训学习总结。对作业的质量进行动态评分,每一份作业获得优秀为6分、良好为5分、合格为4分、不合格为3分、没上交为0分。这就督促每位教师在每次活动中认真参与,积极体验,反思总结,从而进一步巩固培训效果。

在本次培训的整个学习过程中,体育教研组长们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学习心态与状态,让我深受启发也感触良多。什么是最需要的培训,我对当前的培训模式产生兴趣并引发思考。综上所述,当前的培训要以“教师发展为本”为理念,注重内外结合,采用多样有效的方式,选取丰富有针对性的内容,不断激发教师的学习动机,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充分挖掘教师的潜能,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与个人成长。

参考文献:

[1]朱无忧.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浙江体育科学,2008(3).

[2]樊翠红.江汉平原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的实践与反思[J].武术科学,2012(8).

猜你喜欢
培训模式实效性体育教师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 推动我国农业健康有序发展
师徒帮带退役士兵“333”培训模式探索与创新实践
新常态下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师培训模式的分析
高职院校化工总控工技能大赛的培训模式与对策分析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