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提高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水平

2015-09-10 07:22杨艳慧
考试周刊 2015年26期
关键词:写作兴趣观察能力作文教学

杨艳慧

摘 要: 写好作文就需要孩子们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如何让学生的作文有内容,作文不空洞,是所有语文教师都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这一问题需要从小学开始抓起。作为语文教学难点的小学作文教学不仅需要培养学生语文写作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作者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多年,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心理和生理都不成熟,容易受生活环境、家庭条件等外部因素影响,再加上他们缺乏对身边人事物的细心观察和思考,导致学生写作困难,无从下手,究其原因除了缺乏必要的遣词造句能力以外,更重要的是没有内容可以写。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观察能力 写作兴趣

孩子们的作文水平是学生语文水平的集中体现。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需要学生多写多练。写好作文需要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如何让学生的作文有内容,作文不空洞,是所有语文教师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这一问题需要从小学开始抓起。作为语文教学难点的小学作文教学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更要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我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多年,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心理和生理都不成熟,容易受生活环境、家庭条件等外部因素影响,再加上他们缺乏对身边人事物的细心观察和思考,导致学生写作困难,无从下手,究其原因,除了缺乏必要的遣词造句能力以外,更重要的是没有内容可以写。所以,学生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他们只好敷衍了事,结果写出来的作文,自然千篇一律,内容虚假不实,空洞无力。可见,小学作文教学需要进一步改进,提高学生作文水平。下面我结合多年来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经验,谈谈对小学作文教学的认识。

一、小学作文教学要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孩子们对写作感到头痛是因为缺乏写作主动性。在作文教学中总是处于被动地位,导致学生缺乏主动性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写作兴趣。要让学生主动进行写作学习或是主动积累写作素材,必须让学生对写作充满兴趣。只有对写作学习感兴趣,才能够主动参与到作文教学中,才能主动克服写作中的为难情绪,积极进行作文构思、遣词造句。所以,我认为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因为兴趣是学生写好作文的潜在动力,是把学生“要我写”的观念转变为“我要写”的重要因素。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长时间的培养和练习。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循序渐进,在整个过程中需要教师付出足够的努力。教师要想办法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帮助学生消除对写作的畏难情绪。

二、采用激励策略,提高小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评价是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表现所作出的评价。教学评价具有对学生的指导性作用。新课程指出教师要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由于学生的起点不一样,以相同的标准衡量所有学生,很显然是不合适的。相同的评价标准不利于教师因材施教,更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影响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作文教学需要学生具有相当的自信心。在作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自信心,能够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把优秀作文宣读给学生听。这样做本身就是对小作者的肯定,是一种积极的教学评价。教师要对写作好的学生给予鼓励好和表扬,对于写作有进步的学生也要给予鼓励。鼓励是一种策略,目的是鼓励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写作能力。所以,教师的鼓励是面向所有学生的,不能针对优等生,教师更要关注中等生和后进生的需求。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评价标准,以鼓励为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写作自信心。只有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了,才有可能提高写作水平。

三、指导小学生留心观察,积累作文素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很多事和很多人,这些事和人都可以作为学生写作的素材。可是,学生很少积累这些素材,其原因是学生缺乏观察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由于不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导致没有写作素材的积累,在写作任务中,就会表现出无话可说和无事可写的情况。所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足够多的素材成为作文教育教学中重要的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这就需要教师教育学生留心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众多事物中,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地对每一样东西都仔细、认真、透彻地观察。为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教师要注意以下方面。

首先,结合实际选择观察目标。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是需要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的需要选择目标的,这样可以有效抓住所要观察的事物开展针对性的观察锻炼。

其次,按顺序观察,注重条理性。学生的观察是为了写作需要,所以学生的观察活动必须有顺序,表达才会有条理。教师可以安排一下观察训练,教育学生有顺序地进行观察,并有条理地进行描述。

再次,教育学生观察时要注意事物的特点。教师要教育学生观察事物要认真并抓住事物的特点。生活周围的事物千差万别,只有掌握了事物发展规律和特点,才能真正认识事物,才能把事物的真实面貌反映出来,这样的文章才能感动读者。

最后,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的好习惯。学生的观察要随时随地。教师要教育学生注意生活实际,留心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把观察应用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养成随时观察的好习惯。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素材积累,为以后的写作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作文是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教师对学生作文指导的质量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素质,教学质量将直接影响基础教育的整体建设。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牢固树立教书育人、以人为本的思想,结合教学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思索和不断创新,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猜你喜欢
写作兴趣观察能力作文教学
营造良好美育氛围、提高学生美术素质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漫谈
高职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体会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