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学法指导

2015-09-10 07:22周旭冉
考试周刊 2015年26期
关键词:学法指导中学数学

周旭冉

摘 要: 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要力求做到转变思维与传授方法结合,课上与课下结合,学法与教法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探求结合,统一指导与个别指导结合,建立纵横交错的学法指导网络,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 中学数学 学法指导 学法因素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教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数学学习方法指导是指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教学途径对学习者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诱导、诊治,使学习者掌握学习方法并灵活运用于学习中,逐渐形成较强自学能力的方法。教师在日常数学教学中应具备强烈的学法指导意识,并将这一思想贯穿整个教学中,挖掘教材内容中的学法因素,把学法指导渗透到教学过程中,抓住契机,点拨方法。

一、数学学法指导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需要

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教会学生学习”已成为当今世界流行的口号。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在他的教学经验新体系中,把“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作为五大原则之一。就是说,学生不仅要掌握学习内容,而且要检查、分析自己的学习过程,更要对如何学、如何巩固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校正、自我评价。学法指导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散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学生发挥聪明才智提供和创造必要的条件。

二、数学学法指导是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的需要

当前,教学方法改革中的一个新的发展趋向,是教法改革与学法改革相结合,以研究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作为创建现代化教学方法的前提,寓学法于教法中,把学法研究的着力点放在纵向的教法改革与横向的学法改革的交汇处。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法指导应该是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数学学习能力形成的指导

数学学习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注意力及自学、交往、表达等能力。学习活动过程是一个需要深入探究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挖掘教材因素,注意疏通信息渠道,善于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或提出假设,检验解决问题,从而养成勇于钻研、不断探究的习惯,架设起学生知识与能力相融合的桥梁。这方面论述颇多,笔者仅就这方面的指导提出如下要求:第一,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出不同的要求;第二,根据不同学习能力结合数学教学采取多种方法进行培养;第三,根据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培养数学学习能力,采取小步子、多指导训练的方式进行;第四,通过课外活动和参加社会实践,促进数学学习能力的发展。

四、从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上促进学生合作交流

为了促使学生合作交流,在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上要变革,由原来单一的班级授课制转向班级授课制、小组合作学习多种教学的自制形式。教师可指导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借助学生之间的互动,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并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实现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应注意如下方面:首先,合理分组。为了促进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首先应对全班学生适当分组。分组时要考虑学生的能力、兴趣、性别、背景等因素,一般讲,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保证每个小组在相似的水平上开展合作学习。其次,明确小组合作的目标。合作学习由教师发起,教师不是合作中的一方。这种“外部发起式”的特征决定了学生对目标的理解的重要性。只有理解了合作目标的意义,才能使合作顺利。因此,在教学中,每次合作学习,教师都应明确提出合作的目标和合作的要求。

五、从关注学困生有效学习角度分层调控教学

再优秀的教师也不能把学生培养成数学尖子,让学生吃饱的同时还要让学困生吃好。教学中老师要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多从学情出发,分层推进,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切实认识、理解、掌握,会初步运用,学有所得。分层调控教学肯定比同步教学要麻烦,工作量大,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水平,一环扣一环地打造知识链条,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快乐、进步的快乐。

六、从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检验教学成果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播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让产生冷漠的态度。而没有情感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教学评价不仅要重视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还要更多地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在教学中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是否能结合具体情境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是否乐于与他人合作,是否能通过独立思考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否有反思自己思考过程的意识等,都应成为评价学生的重要指标。评价要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什么,有哪些进步,具备什么能力等,从而使评价结果有利于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对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要做到转变思维与传授方法相结合,课上与课下相结合,学法与教法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探求相结合,统一指导与个别指导结合,建立纵横交错的学法指导网络,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宋乃庆等主编.中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学习与辅导[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含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王红革.浅谈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0(03).

猜你喜欢
学法指导中学数学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四个重要“转变”
精巧务实的驾驭教与学,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探讨初中数学学法指导策略
探索初中数学学法指导
提高英语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