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原型范畴理论的英语词汇教学

2015-09-10 07:22郑桂芳
考试周刊 2015年26期
关键词:多义词词汇教学

郑桂芳

摘 要: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组成单位,在英语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教学效果一直不太理想。本文以原型范畴理论为指导,探讨在英语词汇教学中要重视基本范畴词汇的学习,重视对多义词原型意义和衍生意义的讲解等,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词汇的兴趣。

关键词: 原型范畴 基本范畴词 多义词 词汇教学

1.原型范畴理论的内涵

原型范畴理论源于当代语言学和哲学界提出的对经典范畴学说的颠覆,是认知语言学提出的基本观点。其哲学根源基于维特根斯坦(Wittgenstein)的“家族相似性(familyresemblance)研究。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罗施(Rosch)、莱考夫(Lakoff)等人提出一种对语言各个层面的研究都产生巨大影响的理论,该理论认为,范畴不是建立在共享特征之上的,任何一组特征都不能准确界定范畴中的成员,范畴建立在相互交错的相似性网络之上,建立在“属性”之上,属性不是二分的,而是具有多值性和渐变性。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范畴内所有成员的地位是不平等的。

2.原型范畴理论的特征

第一,范畴是没有明确的界限的,是不确定的。范畴的边界是不受限制的,从W.Labov关于辨认杯子的实验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第二,无标准化性。没有任何标准化必要的和充分的属性能够定义原型范畴。不同的民族和种族对相同范畴中的典型成员的理解是不同的。第三,范畴有等级性。在一个范畴中,成员之间的地位是不平等的,越接近核心意义的词具有明显的原型特征,视为典型成员,反之,离核心意义较远的成员为非典型成员或边缘成员。例如“动物、家具、交通工具”这三个范畴的典型成员分别是“猫、椅子、小车”,而“波斯猫、扶手椅、敞篷车”则分别属于这三个范畴的边缘成员。第四,家族相似性。原型范畴存在着一种家族相似结构,一个范畴里所有成员都具有或多或少的共同属性。

3.原型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3.1加强基本范畴词汇的教学。范畴可分为三个主要层次:上位层次(如furniture)、基本层次(如chair)和下位层次(如armchair)。基本层次范畴是人们认识事物最基本、最直接的出发点,向上可概括出更抽象的上义层次范畴,向下可切分出更具体的下义层次范畴。人类的大部分知识是在基本层次上组织起来的,很多思维是在基本层次上展开的。在基本层次范畴上形成了基本层次词汇,它们处于词汇范畴的中心地位,构成了整个词汇系统的原型词汇系统。这些词汇是常用词,使用频率高,构词能力强,在日常言语交际和儿童语言习得方面起重要作用。因此,英语词汇教学应遵循人类的最初认知规律,以基本范畴词汇为教学重点,适当兼顾上位词汇和下位词汇。如教学“tree”的基本层次词“palm”时,可介绍“tree”的其他基本层次词“pear,peach,oak,pine,willow,evergreen”等。这样学生就会很容易掌握一组词,从而大大扩充词汇量。

3.2注重对多义词原型意义的学习。根据原型理论,一个多义词构成的认知语义范畴中总有一个更中心或核心的意义,因而成为其他词义的原型,其他意义都是在这个意义基础上进一步引申或辐射出来的。所以,多义词学习中,我们应首先选择词义范畴中原型意义的义项进行重点记忆,实现对该词初级阶段的语义化,之后学习其他词就会更容易。如一说到“笑”,我们首先想到的是“laugh”,那么我们可把它作为原型,具备“笑”但又强调不同方式的“笑”的词有“chuckle,giggle,roar,smile,grin,beam”等。又如“arm”一词最初的义项为“手臂、胳膊”,由此辐射出其他义项,如“臂形物;衣袖;椅子扶手;武装、装备”等。第一个义项,为原型义项,其他义项都是围绕这一义项向外扩展而来的,而且义项由具体发展到抽象,因为各义项具有家族相似性。教师在讲解词汇时,通过原型意义一点点逐步引出一个词的其他意义项,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词的理解,还可以使学生形成词义网络,增强记忆,学会使用,理解各义项之间的深层关系,为我们在特定语境中词义的记忆提供良好的基础。

3.2.1了解各义项之间的理论依据。词语多义化过程主要包括两种趋势:辐射和连锁。辐射是指词的各个派生义项都是围绕该词的原型意义辐射出来的边缘意义。如run(v.)一词,原型意义是“跑”,而其他的引申义如“逃走”,“追逐”,“(船)行驶;(鱼)游水”,“使运转”,“掠过”;“使液体流动”等,都具备“跑动”这一原型特征。连锁是指词的派生意义只跟它前面的词之间有语义关系,就像链条一样,环环相扣。如puf(n.)一词,原型意义是“(呼吸、空气)短而快的喷送;一次喷出(汽或烟的)量”,其引申义依次如下:(1)粉扑;(2)包有果酱或奶油的酥皮点心;(3)(衣服上用做装饰的)圆而松的褶折;(4)(对书、戏剧等)过多夸奖的评论。第四个义项似乎与原型意义没有什么联系,但从词源学角度分析,还是可以看出所有后来获得的意义的原型还是这个词的基本意义。可见多义词的不同义项和它的原型原义项有密切的语义联系,在记忆词汇的原型意义基础上,学习者应有意识地了解词汇不同意义之间,以及各意义与原型意义之间的理据联系方式,做到融会贯通、灵活掌握。

3.2.2根据语境掌握多义词的衍生意义。在英语学习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某个多义词在某一特定语境中以非字面意义出现,这时我们可以根据该词的典型意义猜测其在此语境中的衍生意义。语境可以实现原型意义到边缘意义的扩展。如“fade”的本义是指“逐渐消逝、褪色、衰老”,启发学生运用丰富的联想,积极主动地寻找它的引申意义,这样学生就不难理解下面这几个句子中的深层含义,如:

(1)Acolor may fade.(颜色变淡,褪色)

(2)Music fades.(声音变小)

(3)A film picture fades.(图像消失)

(4)Memories fade.(记忆已成云烟)

(5)Her looks fade.(容颜老去)

(6)Somebody can fade into the background.(渐渐消失)

我们在解释“fade”的一词多义现象时,可先掌握该词核心意义为“逐渐消逝、褪色、衰老”,再根据具体语境,运用联想、隐喻、转喻等思维进行猜词,从基本含义中推导出“fade”在以上六种语境中不同的义项,掌握词汇的引申义,加深理解词义的内在联系,进而提高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4.结语

原型范畴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教师应充分重视词汇教学中的认知因素,在其指导下进行词汇教学,引导学生先重点掌握基本的高频词汇,再逐渐扩展至边缘词汇,并重点讲解词汇的原型意义,使学生通过联想和推理的方法,深刻理解词汇的引申意义。与此同时,教师应注重多义词的教学,帮助学生更有效地扩大词汇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朱建新.从理据性阐释看“词义聚合”研究范式的转向[J].外语学刊,2010(6):41-44.

[2]Heine,B.et.al.Grammaticalization:A Conceptual Framework[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1:157.

[3]Lakoff,G.&Johnson,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23.

[4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116.

[5]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139.

[6]张维友.英语词汇学教程[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7]杨蔚.试析原型即相关认知理论的词典效应[J].外语教学,2011(1):29-32.

[8]梁晓波,李勇忠.原型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外语教学,2006(4):67-73.

猜你喜欢
多义词词汇教学
体认原型范畴视域下多义词延伸及对学科英语研究生培养的启示
多义词
中、英多义词的翻译识别劣势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小英语词汇教学问题及解决方法
浅议多义词在语境中的隐喻认知
多义词way的语义认知分析及实证研究
多义词研究的崭新视角*——Е. B. Пaдучева词义动态模式系列研究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