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负迁移对大学英语写作的启示

2015-09-10 07:22徐静
考试周刊 2015年26期
关键词:母语负迁移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启示

徐静

摘 要: 母语的负迁移对于大学英语写作的影响十分明显。本文从母语负迁移的理解着手,结合大学英语写作中的词汇、句法、语篇负迁移现象,探讨了母语负迁移对大学英语写作的启示。

关键词: 母语负迁移 大学英语写作 教学启示

英语写作是学生语言输出能力的重要体现,它不仅反映学生的词汇、用法、语法等语言要素,而且能测试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尽管我国高等教育对英语课程愈加重视,但大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仍处于停滞和徘徊的状态。

在大学英语写作中,许多学生虽然记忆了大量英语单词和语法规则,但他们倾向于借助母语思维,习惯于先想出汉语的表达,再翻译成相应的英语词汇和语句,导致用词错误、词义搭配不当、句法错误、文章缺乏连贯等问题比比皆是。这样的英语写作不论是遣词造句还是语篇结构,无不充满母语负迁移的痕迹。

一、母语负迁移的理解

语言迁移现象的研究一直是应用语言学、二语习得和语言教学领域的中心问题,语言迁移的核心问题,几乎都是围绕怎样评估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影响而展开的。

语言迁移指学习者在用目的语进行交际时,试图借助母语的语音、语义、结构规则或文化习惯表达思想。当母语的某些特征与目的语相类似或完全一致时,就会出现正迁移;当母语与目的语的某些特征相异时,学习者借助于母语的某些规则进行外语的习得,就会产生负迁移。母语的正迁移对语言学习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母语的负迁移则具有消极的干扰影响,阻碍语言的学习。

二、大学英语写作中的负迁移现象

(一)词汇负迁移。

词汇负迁移主要表现为,将单词或词组在母语中的用法和意义迁移到二语习得中,造成用词和搭配上的错误。在传统英语教学中,教师按照“拼读、词性、意义”的框架开展词汇教学,学生努力记背单词,认为每个英语单词都有一个或几个与之意义完全对等的汉语词汇。但由于语言结构、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英、汉语的词汇意义有很大的差异。

除了写作中频繁出现明显的用词不当、词不达意之外,词汇负迁移还表现为: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的混用;冠词、连词、介词的多用、少用或误用;动词不同形式的误用;形容词和副词的混用、不同种类代词之间的混用;名词单复数的混用等。

(二)句法负迁移。

句法是语法的一部分,是连词成句遵循的规则。在句子结构上,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形合主要靠语言本身的句法手段,英语写作强调句子形式和结构的完整,注重时态、语态的变化,通常用连接词表述句子之间的关系,语法严谨、排列紧凑、逻辑关系明确。意合注重意义上的连贯,汉语写作不受语法形式的限制,不追求句子形式上的完整,以将意思表达清楚为首要前提,即我们常说的“形散而神不散”。

句法负迁移的主要表现为:语序不当、限定词使用不当、重复使用连词或逻辑连接词使用错误、较多使用流水句等。

(三)语篇负迁移。

篇章的组织方式直接反映人的思维模式。中国人的思维是螺旋式的,西方人的思维是直线式的。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在语篇上的体现为:英语中通常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陈述主题,再通过层层推理及例证进一步阐述、发展主题,条理性强、重点突出、层次分明;汉语中通常不直接切入主题,先叙述事情的背景、原因,从宽泛的时间、空间入手,旁敲侧击、烘托铺垫,把主要或关键问题留到最后,表达方式委婉含蓄。

语篇负迁移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主题不鲜明、重点不突出、结构缺乏条理性、段落与篇章缺乏统一性等。

三、母语负迁移对大学英语写作的启示

(一)加强词汇教学。

首先,重视构词法教学。教师要耐心讲解构词法规则,帮助学生整理和归纳所学词缀,熟悉单词的构成。其次,积极扩充学生的词汇量。教师可借助英语解释新词的含义,指明同义词、近义词及其在用法上的具体差别,加强对词汇的正确掌握。再次,注重培养学生的词语搭配能力,提高词汇表达的准确性。最后,适当运用听写,及时检查学生对重要词汇的记忆。

(二)强化语法教学。

英语是属于形合的语言,在语法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结构上的对比,尤其是英语中句内与句间的结构逻辑关系,培养学生对英语长句的分析能力、复合句的拆分和理解等,为英语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通过对比分析,培养学生跨文化思维能力。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只有对文化有所认知,才能有言语的得体。当涉及母语与二语对比分析时,除了对英、汉两种语言进行语音、语法和词汇的对比之外,还应对它们所体现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差异进行对比。只有了解英汉语篇在思维模式上的差异,才能在写作时自觉遵循英语的思维特点整合思路,实现词汇、句型、语篇的完美组合。

(四)扩大阅读量,增加目标语输入,增强语感。

通过大量的阅读保证足量的目标语输入,是克服母语负迁移的有效途径。教师要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量,通过阅读英语原著、美文,浏览权威英语报纸杂志或网站,观看欧美优秀的影视作品等,潜移默化地理解英语词汇的使用、段落的发展、情景的设定、修辞的技巧,从而接受地道的语言熏陶,增强语感。

(五)对负迁移进行有效反馈。

有效反馈是消除错误、增强学习动机的关键。写作中出现母语负迁移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减少母语的干扰,克服写作的盲目性。有效反馈包括学生互评和教师讲评。学生互评指教师给出改评标准,要求学生从内容和语言两方面入手,发现和总结他人犯下的错误;教师讲评指教师在点评时,指出写作中的典型错误,分析其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套写训练,实现大学英语写作中“教”与“学”的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包一君.母语负迁移对英语写作的影响[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8,VOL6(4).

[2]李丽聪.母语负迁移与大学英语教学[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0(16).

[3]王莎莉.大学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及对策[J].新课程研究,2013(8) .

[4]张春良.大学英语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及教学启示[J].东北大学学报,2007.11,VOL9(6).

猜你喜欢
母语负迁移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启示
口译大赛选手心理压力分析及教学启示
中职生英语写作的母语负迁移现象分析与教学对策
大学英语写作课程中线上同学评价对学习者阅读能力的促进作用
探究雅思口语测试对高校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分析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给大学英语写作课带来的新思考
母语负迁移对初中英语写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