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

2015-09-10 07:22郭志刚
考试周刊 2015年26期
关键词:背诵朗读语感

郭志刚

摘 要: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的领悟能力,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自然而然形成的,是语言熟能生巧的表现。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创设纷呈的倾听情境,让学生领悟英语语感;加强阅读训练,让学生发展英语语感;增加有效的说话实践,让学生增强英语语感;重视多样的写作训练,让学生巩固英语语感,让学生在英语的高空展翅翱翔,在英语的阔海自在泛舟。

关键词: 语感 语境 朗读 背诵

如何学好英语,很多人认为就是背好单词。其实不然,在以汉语为母语的国度的我们,学习英语的最大困难是没有英语环境,无法培养自己的英语语感。什么是语感?语感是人对语言的领悟能力,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自然而然形成的,是语言熟能生巧的表现。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该如何在教学中培养语感呢?长期的英语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的英语语感越强,英语素质就越高,就越能够创造性地学习和使用英语语言,准确快捷地进行各种交际活动。所以重视培养中学生英语语感,加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阅读写作能力,是当今英语课堂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如何培养英语语感呢?

语感是人对语言的领悟感应能力,是语言训练达到一定水平的表现。叶圣陶先生曾说:“在语言教学中,语感是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中最核心的因素。离开了语感,文学作品无从欣赏,听说读写能力无从起;语感的水平决定着听说读写的水平。”对以英语为外语的中国学生来说,培养好的语感无疑是最有效的方法。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如何进行和从哪里开始呢?我认为语感培养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创造环境,感受语感

语感的培养离不开浓厚的语言环境,但是在一个英语为非本族语的环境中,要让学生课余主动地接触地道的英语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必须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英语环境,尤其是听的环境,使学生时时沉浸在英语的氛围中。学生上课听得最多的就是教师讲的英语,因此英语教师在课上必须自始至终地用英语组织课堂,鼓励所有学生在课上使用英语交谈,在英语课堂上,我尽量用英语教学。极力主张培养英语语感的朱光潜先生从第一课开始,走进教室就不说一句中国话。我最开始这样做的时候学生都对我说:“老师,什么意思?”我便告诉他们不必听懂老师的每一个单词,但要抓住关键词,借助老师的手势、眼神、音调、动作等自己揣摩,从而培养听的习惯。这种做法既创设了英语氛围,又培养了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二、强化朗读,增强语感

对于英语的学习,读得越多,读得越好,就越能体会到句子、文章的思想内容并受到感染。当读到滚瓜烂熟时,文章中的短语、句子、表达方法就会被学生消化和吸引,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对语言文字有敏锐的感受力。1.理解单词的正确发音、句子的正确朗读。只有单词的发音正确了,句子的轻重音读正确了,才谈得上有语感。2.听教师范读。范读就是示范性地朗读,可以由教师范读,也可以用教学磁带代替教师范读,还可以让朗读水平高的学生范读。最好是教师范读,其范读可以为学生提供榜样。范读时,教师的语气、语调、神态、动作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通过听范读、反复朗读,就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达到训练语感的目的。3.分角色朗读。分角色朗读,不仅训练了语感,还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和体会。4.梯度式的朗读。语感训练不可能一步到位,朗读训练必须有步骤、分层次,让学生一步步上台阶,每一步训练都应有明确的目标。

三、背诵课文,深化语感

英语教学中,抓好语感这一环节的培养能明显地提高教学质量,而背诵课文则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方法。语感的培养离不开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环境。背书时输入的“语言形式”、文字符号中的形义和已有的各种知识融汇,会共同作用于大脑,产生一系列的反应活动,如感觉、知觉、思维、判断和分析,这就是语感的形成。语感强了,那么理解力就强了,语言表达就会流畅得体,表现出来的就是学习外语的高效率。

四、重视学生写作训练,发展语感

多读和多听有助于语感的产生和增强,这种产生常常是潜意识的,而多写有助于语感的表现和成熟,由潜意识进入意识,由内在潜能转化为外在行动,使语感得到全面的发展。因此,要学好英语,培养英语语感,就要多写英语,写作就是对读、听、说的最好反馈,这种反馈是其他学习形式、其他练习形式替代不了的。英语语感的成熟就是形成英语思维的能力,而写作训练对于英语思维能力的发展有极大的好处。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我要求学生写日记,刚开始要求低一点,写一两句、三四句都行,然后逐渐增多。只要坚持,日积月累,就会形成用英语思维的能力。

六、强化英语活动课开展的功能

英语活动课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能够为教师更好地达到教育教学目的,提供真实的实践场所和语境,它的最大优点是以学生动口、动脑的实践为基础。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课有利于学生发挥特长、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培养爱好,进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智力和综合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当前注重英语活动课开展的功能已有了理想的导向和实践的借鉴,英语活动课的创设为学生学思结合和知行统一的环境氛围提供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语感的形成。

七、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在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的教学原则,以减少学生对母语的依赖性和母语对英语教学的负迁移。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尽量不用母语为中介的翻译法,即使使用也应该加强分析对比。教师都有这样的经历,即有些英语词句用汉语很难解释,甚至会出现越解释越难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我经常给出一些包含该词句的句子,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猜测、理解。给出的语境应尽力和该词、句所处的语境相似,而且是学生熟悉或容易接受的,这样既可以给学生的理解以铺垫,达到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词、句的目的,又可以增强语言实践量,更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总之,培养学生的语感有很多种方法,我们应该将之贯穿英语教学与活动的各个环节,只有有意识地对学生加强语感的培养,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技能。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英语语感培养会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其会在英语学习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有利于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背诵朗读语感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朗读与背诵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谈背诵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构建校园英语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偏远地区高三英语学习方法探究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