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初中思品课教学目标的确定

2015-09-10 07:22唐金龙
考试周刊 2015年26期
关键词:教学目标

唐金龙

摘 要: 目标是人类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出发点,又是归宿,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全过程,并规定教与学的方向。教学目标设计的要处理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关系,确定目标的重点。还要正确处理好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学环节之间的关系等。

关键词: 初中思品课 教学目标 确定方法

目标是人类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出发点,又是归宿,是教学的灵魂,支配教学全过程,并规定教与学的方向。因此,教师在写教案时,在分析教学内容之前,首先必须弄清楚为什么要教这些内容,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将获得什么,也就是说,必须弄清楚目标问题。那么,如何确定教学目标呢?

一、教学目标设计的基本步骤

1.目标分解:任何一级的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以其上一级目标为依据,下位目标是为上位目标服务的。教学目标自上而下的分解过程,是一个不断具体化的过程。课时教学目标是教学目标中最为具体的目标,要确定课时目标,就必须明确其上位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及其相互关系;要设计单元教学目标,就必须明确其上位目标——年级教学目标及其相互关系;要设计年级教学目标,就必须明确其上位目标——课程教学目的及其相互关系。这就涉及一个教学目标的分解过程。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为正确教学目标的确立打下基础。

2.任务分析:单元目标或者课时目标确定后,我们就可以根据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进行任务分析。这里的任务分析,实际上就是指对学生为了达到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规定的知识及能力、情感态度等进行具体剖析。通常的做法是,从已确定的教学目标开始提问和分析:如果我们要求学生获得教学目标所规定的能力,那么根据目前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知识基础,他们必须具备哪些次一级的从属能力?而要培养这些次一级的能力,又需具备哪些更次一级的能力……这种提问和分析一直进行到教学起点为止。

3.起点确定:教学起点的确定,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作用发挥。教学起点定得太高,则可能导致课时教学目标过高,超过了一般学生的能力,并且导致学生产生畏难心理。教学起点定得太低,则会在学生已掌握的内容上或教学活动上浪费时间和精力,并可能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心理。一般说来,确定教学起点,主要应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及学生目标技能的分析。

4.目标表述: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必须对学生通过每一项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以后应达到的行为要求作出具体、明确的表述,再对这些表述进行层次化处理。如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等等。

二、教学目标设计的注意事项

1.要处理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关系,确定目标的重点。结合初中思品学科的特点,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目标:首先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其次是学科能力目标,再次为学科知识目标。教学目标要体现“三维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教师既重视对学生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又牢固树立“过程观”,精心设计能突出学生体验学习的活动,如研究性学习、探究式学习等。

2.要分析具体的学生、学习内容与教学资源,挖掘教学内容或教学资源对学生发展的意义与价值。要备学生,新课程标准强调“教”服务于“学”,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教师要研究学生的需要,了解学生现有的水平和情感状态,准确把握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认知水平,确定分层次的教学目标;基础目标力求面向全体,高层次的教学目标则照顾学有余力的学生。所以,好的教案应体现针对性,即在学习目标制定上体现层次性,在问题设计上要有梯度,在练习设计上要有选择性。只有了解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目标,才能发挥每个学生之所长,使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3.要正确处理好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学环节之间的关系。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因此首先要根据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的设计是否能够达到教学目标,特别是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如果没有达到教学目标,那么无论课程多么精彩,也一定是一节失败的课。其次要善于根据教学目标对书本内容进行整合和删减,以整体把握书本和教材。特别是对于那些离学生的生活非常遥远的内容,可以尽量少讲一些,而把重点放在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非常近的内容上。最后要考虑教学环节之间的联系性、自然性及层层深入性等,使得课堂教学的结构流畅、紧凑。

4.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教学目标中教师目标和学生目标之间的关系。教学目标,顾名思义应该包括教的目标和学的目标。也就是说:从另外一种角度看,我们可以把教学目标分成教师目标和学生目标两个部分。教师目标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三维目标,而学生目标应该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学习者)的实际情况(如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等)确定。一节课的评价,应该更加侧重于学生“学”的目标是否已经实现?如果一节课学生学习目标实现了、学生的素质提高了,那么即使其中的某些教师目标没有实现,这节课也是一节好课,也可以说实现了教学目标。

总之,只有正确把握课程标准,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我们才能准确认识和确立正确的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教学目标
隧道工程教学体系改革方法探索
初中英语诗歌教学教学目标的有效性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目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解析高职英语教学的实用性与适用性
《孔乙己》连续性教学目标撰写及教学活动设计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