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行业类职业院校创业教育的深化

2015-09-10 21:51刘波
考试周刊 2015年26期
关键词:深化创业教育院校

刘波

摘 要: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大学生的就业困难形势不断加剧,如何拓展大学生就业渠道,拓宽大学生就业面,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话题。创业作为就业的重要途径,逐渐引起各界的重视。作者结合工作实际就行业类职业院校怎样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创业意识,完善创业理论,提高创业能力,深化行业类职业院校创业教育谈谈想法。

关键词: 行业类职业 院校 创业教育 深化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大学生的就业困难形势不断加剧,“就业难、难就业”、“毕业等于失业”等词句成为大学生毕业的代名词。如何拓展大学生就业渠道,拓宽大学生就业面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话题,引导学生自主创业无疑成为拓展就业的重要手段,职业院校要高度重视学生创业教育,把培养、支持、扶持学生创业作为促进就业的重要工作,在校内形成“学校助推创业、部门扶持创业、个人乐于创业”的生动局面。然而,行业类院校要结合而自身的行业特点,在创业思路的引导、创业项目的选择方面有所侧重。笔者结合工作实际,以建设类行业学校为例,就行业类职业院校怎样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创业意识,完善创业理论,提高创业能力,深化职业学校创业教育谈谈想法。

一、创业教育扎实推进,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

职业院校的创业教育要在实践中前进,在前进中创新,在创新中成长,践行创业教育理实一体化,着力打造创业教育新模式。笔者在工作中围绕“一体三位、双轮驱动”的模式,把大学生创业教育做实做优。

所谓“一体三位”,就是以学生创业教育为本体,从理论教育、模拟实践和实际操作三个角度开展创业教育。双轮驱动是指理论教育从导师培训和学生培训两个方面着手;模拟实践从创业计划书和模拟公司两种方式进行浅水区尝试;创业实践在小商品集市和校创业光彩园两个载体推进创业深水区探索。

(一)以教促学,强化意识。

行业类职业院校的创业教育与公共类职业院校的创业教育有所同,也有所不同,是在常规的创业教育的基础上有所侧重。知识始终是实践的基础,深厚创业教育的理论基础是普遍需要的,要让广大学生了解创业、认识创业、渴望创业。首先我们要加强师资培训,大部分职业学校已经把《大学生创业教育》作为必修课程列入教学大纲,然而,要想上好这门课,首先就要培养一批优秀的师资队伍,要组织老师参加CET、SYB、GYB等各级各类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证书。创业老师要在创业教育的过程中把创业需求的专业知识点告知学生,促使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专业老师要在专业知识教育过程中将一门课程在创业过程中的作用告知学生,促使学生培养创业意识,达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辅相成的局面。建设类学校的专业链条有建筑施工、装饰装修、工程造价、物业管理、房产销售、建筑电气、楼宇智能化,每一个专业在创业过程中都有涉及。其次要注重学生培训,除了枯燥的教师课堂教学外,针对不同专业,把组织学生深入企业参观、邀请创业校友或企业家以嘉宾的身份来校与学生交流作为课程的固定动作,强化学生的创业激情,培养创业意识。

(二)以赛促思,纸上练兵。

理论知识要通过凝练、总结才能出成果,比赛是最好的促进方式。我们要以创业演讲比赛、创业计划书比赛等各级各类比赛为抓手,促使学生思考和凝练。另外,还可以通过模拟沙盘比赛,让学生在创业浅水区进行摸索。历年来各省、市或创业基金会都会策划此类比赛,通过学生自主设计、老师指导、参加比赛、赛后总结,能够让学生对创业的程序及需要考虑的问题做系统的思考和了解,为以后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以行促行,真枪实干。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学习、总结,最终要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我们要争取多方支持,为学生创业提供实体。例如小商品集市、创业园等,推动学生创业向深水区探索。

二、创业项目稳步推动,逐步扩大创业实体的教育面

职业学校创业实体在创业教育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行业类职业院校在创业意识培养和创业项目导向上要有所侧重,积极扶持和引导开发与专业相关的创业项目。那么如何确定创业项目,如何结合专业教育,如何贴近社会运营是需要考虑的问题。笔者认为在大学生创业项目确定的过程中要把握四个原则。

(一)参赛项目的推进

学生在参加各级各类创业大赛的过程中不乏获奖作品,学校创业教育主管部门对于这些项目要认真剖析,对于可以付诸实践的项目要予以推进。例如我校学生创业实体《A视觉图文印刷公司》是2010年5月常州市首届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获奖项目。

(二)专业项目的扶持。

创业教育主要是创业意识、创业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如果能与专业联系起来就如虎添翼了。对于行业类职业院校,我们要求专业老师将专业知识与创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如建筑类学校要将招投标、销售、物业管理、智能化等专业知识与创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另外,在创业实体招租过程中,对于与专业相关的项目要予以扶持,促进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紧密结合。我校学生创业实体《星园花卉有限公司》就是与我校园林专业紧密结合开设的创业项目。

(三)其他项目的审核。

学生创业园就是校内以学生为主体的商业综合体,不乏餐饮、水果、娱乐等一系列项目的申报。在此类项目的确定过程中,我们要严格审核,引进或投资一些有利于丰富学生业余生活的娱乐项目和便于学生生活的服务项目,我校《桌球俱乐部》就是创业园中的娱乐项目,《格子铺》、《衣瞬欣洗衣店》等是我校确定的服务项目。

(四)项目运作的社会化。

创业项目的确定方式有很多种,如自主申请创业项目,学院招募承包项目等。在此过程中,我们针对不同项目,通过社会化运作的模式实施。以招投标的方式确定中标单位,如我院《桌球俱乐部》是学校投资的招租项目,我院作为建设类学校,在专业学习中,招投标课程作为基础专业课程,院团委将“桌球俱乐部”项目以招投标形式在校内开展,吸引了大批有创业想法的学生竞标。在开标会上,既有常规开标仪式,又有创业构思汇报。通过与专业引领相结合,以项目为动力,发掘了创业项目的亮点。再以我校自主项目《创业格子铺》为例,从前期发动、销售开始,就结合我校房评专业和物管专业,按照房地产销售模式运作,按照制作模型、开盘、预约、销售、签订合同、交付、进驻等流程逐步实施,并分别由房地产协会、物管协会、格子铺店铺管理人员、格子铺营销人员等几个团队分工协作,分别负责格子铺销售、租售、现场、督查等项目。通过格子的租售,广大同学可以在极低的成本下开展性价比较高的创业项目。现格子铺内格子均已出租,广大同学在实践创业理念、创业想法的时候,在格子铺内部的经营活动中存在合作与竞争。格子铺从另一个侧面高度市场化,作为商家的同学们能够顺应市场运作、认识和发现市场规律,切切实实地在市场化大潮中感受了创业带来的欣喜。

三、创新孵化器创新建设,努力开拓创业教育的新思路

由于资源的限制,目前大多数职业院校的创业教育除了课堂教育的涉及面较广以外,其他教育模式存在局限。要想使更多同学在创业教育中受益,我们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线上对学生实施教育和引领。例如我校就将信息终端纳入创业服务、创业意识培养的一个环节,从创业知识的宣传、创业项目的发布、创业信息的介绍等方面着手,利用团委官方微信、微博的平台,及时发布指导信息和服务信息,为广大学生在获取创业信息上提供便利。同时创造性地利用公众微信平台实时发布格子铺租售情况,线上线下的交互充分营造了便利、快捷、高效的创业服务环境。

创业教育是指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创业技能的教育活动,即要培养学生如何适应社会生存,提高能力,帮助掌握自我创业的方法和途径。在大学生中开展创业教育,实际上是大学生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一部分,是适应知识经济发展、拓宽学生就业门路和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长远大计,也是高等教育功能的扩展。

参考文献:

[1]陈文华,关小燕.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2004(12).

[2]夏春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高教,2004(6).

[3]蔡楷有.大学生创业教育初探[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2(4).

[4]王永祯.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初探[J].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3).

猜你喜欢
深化创业教育院校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深化策略
构建高校研究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有效途径分析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