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也要大声“说”出来

2015-09-10 07:22蒋文飞
考试周刊 2015年29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语言能力培养方法

蒋文飞

摘 要: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仅是语文教学的任务。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至关重要。数学是一种语言,语言是通过交流学习的,所以学生学习数学必须有机会“说”,通过“说”理清思路、交流经验、获取知识。只有重视“说”,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学习能力,促进其思维发展。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语言能力 培养方法

俄国文艺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思绪不清,则语言不明,表达上的不贴切和含糊只能说明思想混乱。”数学语言既是数学思维的产物,又是数学思维的工具,数学思维往往是借助数学语言进行的,是依靠数学语言而显示的,语言的明确而精练是由于思维的明确而严密。总而言之,数学思维是数学语言的基础,数学语言是数学思维的外壳。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正确地使用数学语言表达数学思想,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呢?

一、营造氛围,培养学生说的勇气

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互相尊重,平等对待。在教学中为学生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由学生适应教师的教,转变为教师适应学生的学,师生成为知识的共同学习者、探索者和倾听者。教师要尽可能减少统一要求,容忍学生的不同意见,甚至鼓励学生尝试错误,要善于站在学生的角度和立场理解学生,特别要表扬敢于发言的学困生。让学生有足够表现和表达自己思想的勇气和机会,促使学生亲历学习的全过程,使他们能主动动手、动口、动脑,创造性地学习,使学生“说数学”的能力得以充分发展,创造意识萌发、显现,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唱主角的“舞台”。

首先,给学生多一些时间,让学生组织好语言,准备好说的内容,以便能一次说对,增添表达的信心。例如:教学看图写加法算式时,在揭示意义后,可以让学生各在下面说一说5+6在图中表示的意思,然后请一个优等生说一遍,带动其他学生争先表达。这样锻炼下来,学生逐渐有了表达的勇气,说的愿望也就提高了,自然为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前提。

其次,给学生讨论交流的机会,通过同桌或小组互相交流,互相启发,相互帮助,相互监督,在共同训练中一同得到发展,例如,在教学认识20以内的数时,13可以怎样用小棒表示。让同桌两人合作,一人摆小棒,一人看着说,然后引入将10根捆成一捆可以看得更清楚。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形成团结协作的风气,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最后,给学生各显其才的机会,坚持面向全体,紧抓少数的原则,有意识地根据问题的难易向不同水平学生提出问题。难度偏低的问题,让学困生回答,以鼓励为主,回答得不完整再请其他同学补充,让其以别人之长补己之短,并记忆更深,又不打击其说的积极性;让好学生回答一些思考性较强的问题;难度不大的问题则让中等生回答。调动每个学生说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各类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表达能力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和提高。

二、精炼提升,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1.激励学生说算法

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精练的教学语言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应用题的结构,便于分析数量关系,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学习应用题时,有些学生会解题,却不能说出个所以然,即不能用语言有序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这就是要从语言训练入手,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图形应用题时,训练学生先仔细看图,弄明白其中的意思,知道告诉了我们什么信息,要求的又是什么,然后试着用三句话说一说。说的时候一定要用到一些具有一定基本逻辑的词语。譬如:原来……又……还剩……,先算……再算……。

像上面这样及时提供词语,借助醒目的提示,提供句式,恰当引导,让学生用必要的确切的词语表达,按一定的逻辑一定的规律表述,可使他们日积月累地学会有条理地说,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

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就是有条理地分析的过程。通过反复训练,学生就会把这个分析过程用一段连贯而完整的话表达出来。以后教学这种类型的应用题时,仍然坚持让学生口述分析过程,逐步学会流利地表达,这表明学生的分析能力也提高了,初步掌握了分析方法。

2.激励学生说算理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计算数学的重点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法则,学生对于一种算理听听似乎明白,真正理解与否,要看他是否能清楚地表达出来。让学生口述算理和法则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对其深入理解掌握的过程。比如在教学进位加法6+5时,不仅要让学生说出正确的答案,更要让学生说一说:(1)把5分成4和1,6+4=10,10+1=11;(2)把6分成1和5,5+5=10,10+1=11;(3)因为5+5=10,所以6+5=11;(4)因为7+5=12,所以6+5=11。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让学生充分利用语言这个信息源,清晰而又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维,学生的思维程序优化进程就会大大加快。

三、严格要求,培养学生说的习惯

思维具有逻辑性,因此表达要有条有理、有根有据,前后连贯,符合逻辑关系,我们在数学中要根据一定的逻辑顺序,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使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条理性,学会完整地说数学,如,教学口算64+25=89时,让学生完整地说出先算64+20=84,再算84+5=89,或者先算60+20=80,再算4+5=9,最后算80+9=89,这样让学生的语言表达有条有理。

言为心声,慧于心而秀于口,口才好的根源在于脑子好。在数学教学实践中,如能重视用准确、连贯的数学语言表达物质活动和思维过程,培养学生完整地说数学,学会从说中理解题目,提高学生思维逻辑性、灵活性、准确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式能力,真正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语言能力培养方法
探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落实“两个关注”,促使课堂评价走向有效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培养幼儿语言艺术的方法研究
“英语微课”对高职国际合作项目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培养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