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爱读会读

2015-09-10 07:22罗惠华
考试周刊 2015年20期
关键词:教学有效性阅读教学

罗惠华

摘 要: 要让学生爱读、会读,就要对语文阅读进行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共同努力。文章认为,可从以下方面入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学会阅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创造性地阅读。

关键词: 阅读教学 教学有效性 创造性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情感、思维活动中去思考、感悟,让他们受到情感的熏陶,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这样既能让学生享受到审美的乐趣,又能得到启迪。可见要让学生爱读、会读,就要对语文阅读进行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共同努力。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

让学生爱阅读,把阅读当做一种乐趣,才是成功的阅读教学。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注重导语的设置。比如《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有一位教师是这样导入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北京的春节》。”这样的导入显得平淡、无趣;我是这样导入的:“刚过完春节,我们来交流一下大家都是怎么过的呀?有哪些有趣的习俗?”孩子们立即投入热烈的讨论中,有的说“我家乡有舞龙灯”,有的说“我们家除夕吃米桃”,还有的说“我家乡正月十五有走古事呢”……我说:“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的呢?”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想。”“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北京的春节》,看看他们是怎么过春节的!”这样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语文阅读学习中。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多读,通过多读提高学生阅读的速度和质量,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采用自由读、分角色读、默读、小组读、开火车读、齐读等方式,“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道出了多读的重要性。多读要避免盲目地读,这就要求教师进行读前指导。如可以指导他们阅读作者信息、写作背景等相关资料或同类文章,拓展知识面,扩大阅读视野;还要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如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培养,通过阅读方法的指导,不但让学生学到语文基础知识,而且领悟到学习方法,进一步提升情感体验,从而获得思想上的启迪和熏陶,享受审美的乐趣。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学会阅读

阅读能力是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语文基本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还是一个未来的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如果没有了这个能力,就没有办法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迎接新挑战,创造新世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显得极其重要和有重大意义。

首先是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当学生对阅读课文的内容有疑问时,并不一定要求每次都要面面俱到,有些可以自己解决的疑问,就自行解答,对于实在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引导成为质疑内容。懂得了对哪些内容进行质疑,还要懂得怎样质疑,也就是要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比如我们可以有意示范,教给学生自己质疑的方法和思路,这样比直接说教更有效。还可以让学生在质疑后,再次带着问题阅读文本,通过自读自悟解决问题。或者可以各种形式的讨论交流,合作解决在阅读时产生的疑问。这样就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互相合作、互相启发、互相感悟的方法中解决问题,还让全体学生都参与了进来。学生在质疑—解疑—答疑的过程中不但体会到了阅读的快乐,还通过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了质疑的质量,学会了怎样质疑,从而培养了质疑能力。

联想能力是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阅读联想的能力,对于阅读过程来说,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联想、形式和作用。比如在《桂林山水》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通过课文中的文字描写和图画,联想桂林的山还有哪些形态,分别是怎样的,学生通过阅读从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方面联想,如“像窈窕淑女、像雄鹰、像威武的将军”,等等,学生通过这样的阅读联想,体会到作者把桂林的山联想成了各种事物,并提高了阅读联想能力。

三、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创造性阅读

除了让学生爱读、会读外,还要让学生创造性地阅读,培养创造性思维。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在教学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首先要求准确地找到进行创造性阅读的内容,并通过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开拓思维。比如,我在教学《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文时,先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合理的延伸,让他们想象:“当你在洗澡发现水的漩涡时,你有什么表现?当你发现别人睡觉时眼珠转动,你会有什么疑问?为什么你们在这些很普通的现象中没能发现问题?”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都积极思考,并大胆发言,有的同学说“我看见水的漩涡只是觉得好玩,并没能产生疑问”,有的同学说“我们缺乏仔细的观察能力和大胆质疑的能力”,还有的同学说“我们缺少探索精神”……这些正是课文的中心思想,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就能够更深刻地领悟这个中心,锻炼创造性思维,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其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阅读还需要营造平等、民主、友好的学习氛围。只有学生置身于这样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中,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阅读中,才能在阅读教学中不断迸发出创造灵感,从而真正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才能成为语文课堂学习的主人,才会学得轻松起劲,并不时闪现创新的火花,实现创造性阅读。可见,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能使文章的情节更完整,形象更丰满,而且在这样的想象过程中,能让每个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充分发挥加上的主导作用,大力倡导生生之间、生本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加强知识的融合与提升,激发学生情感,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从而使阅读教学更有效。

猜你喜欢
教学有效性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