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之有效途径

2015-09-10 07:22薛颖张艳明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5年12期
关键词:知识建构学习能力思维导图

薛颖 张艳明

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利用记忆规律和思维活动帮助人们建构自己知识体系的有效工具,它既可以用简单的传统工具,如笔和纸张,也能够利用各种思维导图应用软件工具来完成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从而完成学生自我知识体系建构。本文探讨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辅助教师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和学科特色提高学生记忆能力和学习效率。

关键词:思维导图;学习能力;知识建构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12-0051-04

引言

当今时代,技术迅猛发展,新技术、新媒体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巨大冲击和影响。应用型软件层出不穷,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深入和广泛。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左脑和右脑功能存在差异,即左脑爱说话,右脑爱画画。因而,如何根据人脑的特点和学生自身差异帮助学生在特定学科领域进行高效的学习已经成为教育界人士越来越关注的问题。

思维导图已经成为21世纪全球性思维工具,它打破人们固有的思维定式,在思维模式方面可以帮助人们拓展思路,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从而有效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同时,还能够在提高创造能力方面发挥其自身特有优势。笔者探讨了思维导图作为一种能够利用记忆规律和思维活动帮助人们建构自己知识体系的有效工具,如何帮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和学科特色提高学生记忆能力和学习效率;教师如何利用应用软件工具来完成思维导图的绘制过程,从而提升学生有效记忆能力,达到自我知识体系的完美建构。

思维导图简介

思维导图最初是1960年由英国人托尼·博赞(Tony Buzan)创造的一种笔记方法,于1990年传入我国并在教育领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目前,国内外比较知名的研究成果有:国际思维训练大师爱德华·德博诺的思维训练课程、著名教育心理学家诺瓦克博士的概念图、北京师范大学赵国庆博士提出的“隐性思维显性化—显性思维工具化—高效思维自动化”思维训练框架等。

思维导图已经广泛应用于许多国家,相应科研和教育领域也十分重视和关注其实践应用。例如,哈佛大学、剑桥大学的师生都在使用思维导图开展教学和学习,在英国,思维导图作为国民教育的必修课程,在新加坡,思维导图也已经成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此外,名列世界500强的企业如IBM、微软、惠普等大公司更是把思维导图课程作为员工进入公司的必修课,用思维导图提升智力和思维水平已经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

思维导图用于提升学习能力的设计案例

思维导图的最大特点是可以将所有知识以非线性方式呈现在一个平面上,教学内容展示清晰,逻辑关系明了,高效省时,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养成,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利用MindManage、MindMap等软件工具,也可以运用“黑板+彩色粉笔”及“白纸+彩色笔”等工具绘制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动机,引导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认知结构,并通过改善学生的学习策略实现建构主义在教学中的实践,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最终实现教学和学习的双赢。下面以生物学科中“细胞”这一专题为例阐述如何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1.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激发

首先,生物学科课程中的知识比较枯燥乏味、知识点较多,且被要求记忆的知识量较大。其次,学生对零星分布的知识掌握也不够牢固,特别是不能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也不能够较深刻地了解知识的内部联系。再次,知识点之间的内容衔接和逻辑关系松散,使知识的学习和记忆更加容易遗忘。最后,生物课堂教学最常见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这种学习模式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因而,如何更好地在课堂教学中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迅速理解并高效地掌握知识以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是教师们研究和关注的热点问题。

细胞是生命的最小单位,有关细胞的相关知识在生物课程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师可以提前组织细胞概念的相关知识,通过绘制整体知识的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理解、加工记忆和归纳整理(如图1)。教师也可以就同一个学习内容利用思维导图不同的展现方式展示内容间的逻辑关系(如图2),从而帮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工具完成自我知识体系的构建。细胞知识内容学习主要包括细胞的组成、基本结构、细胞物质输入和输出、能量供应和利用、生命历程等几个模块,通过思维导图的展现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比较清晰的知识轮廓。

2.学生自主学习的评价与反馈

在内容讲授和学习环节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优势开展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活动。细胞知识的学习主要侧重于内容的记忆,快速有效的记忆方法有多种,如利用情境联想记忆法、视觉听觉记忆法、讲解复习记忆法及持续不断的记忆等。教师可以结合化学学科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知识进行教学内容设计,在学习蛋白质时利用思维导图提供的资源配备相对应的含有肉、蛋、奶等的图片(如下页图3),并利用形象标记方式促进学生的记忆。

教师的评价和及时反馈对学生学习起着调节和控制的作用。因而,教师要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准确把握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有效地反馈给学生,同时,还要发挥思维导图在发散思维过程中的动态呈现过程和创新思维培养的优势,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生自我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提高

教师使用思维导图进行辅助教学,学生通过思维导图进行知识建构,这种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可以促进学生记忆能力的改善,并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学生自己动手绘制思维导图能够调动全身多个感官,并积极地参与到主动编码的学习过程中来,同时,还能够运用自己独特的思维模式独立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

思维导图改变了以往传统的做笔记方式,它运用丰富的色彩和图像,在同一个平面中充分反映出空间感、多维度、个人联想和创新能力,可以随意组合关键词,这种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使学生的学习不再是死记硬背,改变了学生原有的、呆板的学习方法。

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多方面、多学科的优秀的思维导图实例来拓展学生视野并促进学生不断提高运用思维导图的能力和水平。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能够使学生积极思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认真体会和观察知识间的关系,并发现自己从没注意到的各知识间的关联,从而产生一些具有创新性的理解,激发了学习兴趣,也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

4.学生自我知识管理能力的培养

利用思维导图设计整个教学内容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自我知识管理的能力,主要表现为:①能够使教学过程更加系统、科学和有效。②能帮助师生从系统的角度整体把握知识体系内容,有利于课本知识的传授。③能够帮助师生掌握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教学策略。④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过程中,会涉及到如何快速地阅读和整理信息内容,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所学内容。

学生在初步绘制思维导图时应注意,首先要从白纸的中心开始作图,周围留有足够的空白,白纸中心是一个关键词或者一幅表达信息重要内容的图片,中心与分支连接要依照分支的层次关系,每个分支使用一个关键词(如图4),尽可能使用多种颜色并用曲线替代直线进行绘制(如下页图5),两张图所展示的是学生在进行细胞癌变学习中的过程草图和最后完成图。“重复乃记忆之母”,可以看出在绘制过程中,学习内容被强化和复习,思维导图成为提高记忆力的有效途径和手段。依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图进行学习的复习与强化,能够帮助教师和学生对知识掌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思维导图的绘制和不断完善的过程可以引导学生不断去回忆、强化和复习知识,在复习阶段这是一种既节省时间又节省精力的有效学习方式,每次复习和回忆之时,学生能够与其他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知识重构。

结论

思维导图能把枯燥的文字变成彩色的、容易记忆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图像。通过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官,对所学知识进行知识关联、发散性思维训练,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达到教与学的双赢。思维导图在教与学过程中的有效应用,不是一日之功,还需要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和学习中不断地实践与提升,进一步开发出思维导图在教育教学中的强大功能。

参考文献:

[1]李林英,等.思维导图与学习:学习科学与技术新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李猛.思维导图大全集[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

[3]博赞(Buzan.T).思维导图使用手册[M].丁大刚,等译.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4]博赞(Buzan.T).超级记忆[M].叶刚.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5]赵国庆,陆志坚.“概念图”与“思维导图”辨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4(08).

[6]林建才,董艳,郭巧云.思维导图在新加坡小学华文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7(10).

本文系2014年赤峰学院深化“双改”工作项目“‘双改’模式下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的开发、建设与实践——以《课堂教学设计》课程为例”(项目编号为JGXM20144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知识建构学习能力思维导图
教师工作坊中促进知识建构的磨课活动研究
临床医学教学改革探讨
给学生带得走的智慧
小学数学教学浅析(二)
中学数学教学方法初探
学业导师制对本科生学习能力和素质教育造成的影响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