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2015-09-10 07:22姜玉芹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5年12期
关键词:表达绘本阅读观察

姜玉芹

[摘   要] 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环节,其中绘本阅读是低、中年级学生阅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阅读绘本可以潜移默化地激发低、中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为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尤其是对习作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关键词] 绘本阅读;观察;想象;表达;习作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科技的进步,当今社会已步入“读图时代”,绘本阅读在现行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已蔚然成风。绘本,也称图画故事书,它自身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图文并茂、语言浅显,是小学生最喜闻乐见的阅读文本。优秀的绘本是一座连接学生阅读与表达、阅读与习作的桥梁,更是小学低、中年级学生学习语言的范本,让学生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有对象可模仿,不仅能降低学生写话、习作表达的难度,而且可以更快地促进学生口头表达与书面语言的发展,是低年级学生写话以及中年级学生习作训练最好的素材。优秀的绘本对小学生观察、想象、语言和审美能力的提高都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能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显然,加强对小学生的绘本阅读训练对于提高他们的写话与习作水平有着深远的实际意义。

一、观察,夯实习作之本

《语文课程标准》在写话与习作方面有明确的目标规定:第一学段学生应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第二学段学生应该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第三学段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由此可见,观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无论是低年级学生的写话,还是中、高年级学生的习作,都离不开观察,它犹如木之本、水之源。习作是观察的产物,观察是习作的源泉,也是学生迈向习作成功的必经之路。

以图言物是绘本有别于一般课外书的最突出的特征,绘本中一幅幅精彩纷呈、生动有趣的图画不仅蕴含了人物场面、情节情感的变化,具有很强的动态感,当然也极具故事性,其自身就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向学生传递有价值的无声信息。如绘本《想吃苹果的鼠小弟》中的画面虽然简洁但蕴含丰富的内容,动物们夸张的动作神态勾勒出情节曲折、耐人寻味的故事。教师只有引领学生用心观察,才能正确认识故事中小鸟、猴子、大象等一系列动物的角色,了解他们独有的特性与本领;只有通过观察,才能设身处地地揣摩主人公鼠小弟当时的心理活动;当然,只有观察,才能发现隐藏在图画中不容易被发现的一些细节以及难以用语言来表达的更深层次的内容,如鼠小弟的动作、神态等细微之处。所以说,观察是打开绘本阅读的钥匙,绘本阅读必须用心观察。正是这样,通过绘本阅读,培养了学生这种有目的又比较持久的观察能力。学生的观察力在长期的培养与训练过程中就会逐渐形成为比较稳定的个性品质。

二、想象,丰盈习作之躯

习作的过程就是学生对原有生活材料以及生活经验进行再加工、再创造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想象。

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培养小学生想象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采用以图画为主的教学方式。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且可拓展孩子的想象。”绘本中的图画一般都采用留白的表达手法,留给学生非常广阔的想象空间与无限的想象余地,绘本阅读的过程也是提高学生想象力的过程,正好满足了培养小学生想象力的需求。比如绘本《团圆》的前三页图画中只有一段文字:爸爸在外面盖大房子。他每年只回家一次,那就是过年,今天妈妈和我起得都特别早,因为——爸爸回家了。但图画上妈妈在爸爸回来之前坐在梳妆镜子前精心打扮的一幕以及爸爸回来时家中热闹的场面,远远超越了文字的局限,给学生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空间。只要我们教师用心指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极大地激发探索的欲望与浓厚的习作兴趣,学生就能把一幅画读成一段话,甚至是一篇文章。

绘本中诸如此类的具有丰富情感性、情节性的画面充满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要教会学生关注并寻找绘本中的留白与空白,以此为切入点,正确引导学生发挥丰富合理的想象力,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经过长期的训练,学生在平时的习作中也一定会无形地发挥这种能力,通过自己天马行空、不拘形式但合情合理的想象,使自己的习作内容更加传神、精彩。

三、表达,洋溢习作之彩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 “听、说、读、写”的能力。对于低、中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习作能力正在慢慢地培养与锻炼过程中。在绘本阅读的过程中,“听、说、读、写”这四种能力却能得到很好的统一训练。

大多数绘本是以其富有内涵的精美图画内容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吸引学生的眼球。也有很多绘本在表达上有自身的特色,非常有特点,语言简洁灵动,宛若一首首清新绮丽的小诗,如绘本《爱是一捧浓浓的蜂蜜》中“爱是那种温馨的感觉,就像依偎在妈妈怀中;爱像有人挠你的肚子,痒得你大声笑着……”这样的语言有灵性、有温度,值得积累,也是学生学习表达最好的典范;教学绘本《想吃苹果的鼠小弟》时,笔者让学生利用绘本中“要是我也……,那该多好啊”这句多次重复的句式来回答相关问题,并拓展延伸,让学生充分体会语言特色,展现其独有的语言魅力,使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语感;绘本《我爸爸》《我妈妈》中的语言朴实简单,没有运用一些生动华丽的辞藻,只是精心地设计了排比的句式来罗列爸爸与妈妈的特点,字里行间流露出真切的感情。教学中,笔者利用其特点,引导学生在阅读绘本的基础上,感受绘本的语言特色以及表达方式,并以此为训练表达的契机,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写自己心目中的爸爸妈妈形象。学生能充分把握其要求,仿照绘本语言进行习作。学生独立完成的习作无论从段落结构上,还是从语句的表达上都合乎规范,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词汇运用能力明显增强。

通过绘本阅读,给学生创造表达的舞台,鼓励学生想表达,教会学生会表达。表达是习作的基础,学生只有能进行有条理、清楚、连贯且完整的表达,习作时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习作的语言才能洋溢绚烂的光彩。

四、情感,升华习作之魂

绘本阅读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也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和价值观。每一套绘本都是学生的心灵鸡汤,学生从中不仅学到了知识,也感受到了真善美,懂得了关爱和付出。每一篇文章都需要真切饱满的感情来打动读者,绘本正是以其生动活泼的图画内容、简单易懂的故事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向我们传递人间最美好的情感,让学生在假、丑、恶的辨析中获得情感共生,习得情感智慧。如安东尼·布朗的绘本《我爸爸》,达妮拉·库洛特的绘本《鳄鱼爱上长颈鹿》,英国插画家本·科特的《小猪变形记》,这些绘本从情感审美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帮助学生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形成积极的情感,从而在平时的习作中也能自然而然地流露心中的真情实感。

因此,在绘本阅读教学中,对学生情感取向的正确引导,教师要格外重视。要引领学生经历丰富的情感体验,用绘本故事中包含的育人道理影响学生的情感、思想和观念,用绘本故事中所蕴含的情感来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他们的文章做到以情感人,以情动人。

综上所述,绘本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我们广大的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绘本阅读教学的优势,精心上好绘本阅读课,运用绘本中极具故事性、趣味性、形象性和画文兼备的文本素材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作欲望,让学生在充实语文素养的同时,悟得优秀习作的写作方法,继而随心所欲地抒发内心真实的想法和感受,汇成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走心“佳作。

责任编辑 敖小英

猜你喜欢
表达绘本阅读观察
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之我见
绘本阅读教学中如何运用恰当有效地提问促进幼儿积极情感体验的发展
新课改背景下英语绘本阅读分析
孩子们与绘本的那些事
试论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油画创作过程中的自我情感表达分析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提升学生数学审题能力的研究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