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策略

2015-09-10 07:22李君丽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5年12期
关键词:中小学合作学习英语教学

李君丽

[摘   要] 近几年来,合作学习方式已经逐步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被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其应用的过程中也产生了诸多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教师应正确认识合作学习,充实和完善合作学习内容,合理组建合作学习小组,采取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调控,建立合作学习评价体系。

[关键词] 中小学;英语教学;合作学习

一、合作学习的概念

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策略,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每组成员有着明确的责任和分工,对于教师所布置的学习任务通过共同合作的形式来完成,在成绩评定时不以个人的形式而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成绩评定。相对于传统教学形式来说,合作学习不仅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主动去学习知识,而且还能够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增加二者之间的互动,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和知识的传递,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中小学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应用存在的不足

(一)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虽然中小学教师都在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并引入了合作学习的方式,但是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只是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并没有运用合作学习的相关理论科学、合理地对合作学习进行设计。由于没有有效设计合作学习的内容,所以这种合作学习的内容仅限于以往的一些记忆性的知识或者是认知方面的知识,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并不需要进行小组讨论就可以了解和掌握,这样就会使合作学习失去意义。同时,在运用合作学习方式开展教学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在合作讨论环节中给予学生足够的讨论时间,以致一些学生还没有进入学习状态讨论就结束了,这样的合作学习难以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二)合作学习小组组建缺乏合理性

一些中学教师在开展合作学习教学时对于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欠缺考虑,他们并没有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分组,即在了解了各个学生实际情况后按照其性格、成绩以及个别差异进行合理分组和搭配。同时,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组后也没有进一步明确小组内各个成员的责任和义务,这样就会造成一些成绩差的学生依赖成绩优异学生的现象,这不利于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也无法起到推进教育改革的作用。

(三)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互动不够

中小学开展合作学习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能够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为塑造全面性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但是合作学习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还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难以从根本上转变传统教学思想。目前,我国很多地区中小学学生仍然习惯“教师讲,学生听”的保守教学方式,即使教师积极开展学习小组讨论,积极响应的人数也不多。一些学生只是根据自身对所讨论的问题的感兴趣程度来决定其参与程度,他们并不能做到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合作学习中去。这都不利于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

(四)教师课堂调控的灵活性较差

以往中小学教师在开展英语教学时就是站在讲台上通过诵念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这种教学形式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必要的互动,教师难以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的难点在哪。而合作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是一种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形式。这样一来,课堂教学就存在着一定的灵活性,一些不确定因素使得教师不能完全遵照其备课本和预先设计好的教学计划进行教学。而现阶段我国很多中小学英语教师在课堂调控方面存在着不足,他们仍然停留在组织课堂纪律上,很难将教学重点转移到合作学习教学中来。

(五)合作学习评价系统缺失

合作学习评价环节在合作学习整个流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小学英语教师通过对学生合作学习结果进行评价,不仅能够了解和掌握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态度和学习能力,而且可以完整自身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而由于我国中小学教育是应试教育,英语在考试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了能够完成教学任务,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为了能够节省课堂时间,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后就直接省去了评价这一环节,既没有对其学习结果进行评价,也没有安排其进行互评及自我评价,这会导致合作学习效果与预期产生一定差距。

三、促进中小学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的一些策略

(一)正确认识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要想顺利开展,离不开教师的正确指导。作为英语课堂的组织者和执行者,教师必须对英语合作学习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首先,教师应当自觉学习关于合作学习的相关理论知识,并通过会议交流等形式探讨如何将理论熟练运用于实践,积极将合作学习相关理论知识进行转化和加工,充分结合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掌握情况量体裁衣设计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案,切实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其次,中小学教务处也应当重视英语合作学习,督促教师多在平时的英语教学计划中加入合作学习的内容,并将教师对合作学习的理论理解情况及其课堂运用能力作为一项重点考核内容,鼓励教师深入研究如何开展英语合作教学工作,积极吸取其他教师的优势,获取合作经验。

(二)充实和完善合作学习的内容

相对完整、全面的合作学习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教师顺利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对此,中小学英语教师应当对合作学习内容进行充实和完善,在进行充实和完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采取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自觉探索答案。教师不一定要选择答案唯一的题目,也可以选择一些发散思维的开放性题目来拓展学生的学习思路。同时,在布置作业这一环节教师应当进行合理筛选,摒弃一些没有价值的作业,选择一些有一定难度的作业,使学生能够在争论中对这些问题进行突破并取得成功,从而帮助其加深记忆。

(三)合理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应当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组原则。中小学英语教师在一个学期开始时就应当了解班级学生的英语成绩、学习态度、性格特点以及个人爱好和特长,并在分析后根据学生特点进行合理分组。在保证所有学生都能够参与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在学习小组人员设置方面,明确学习小组成员的职责,合理安排小组长、发言人、记录员以及监控者职务,使小组成员能够各展所长,同时控制一些成绩差的学生依赖成绩优异学生的现象,进一步提高学生整体水平,最终达到推进教育改革的作用。

(四)采取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调控

首先,中小学英语教师不应当采用单一的诵念教学方式,完全遵照其备课本和预先设计好的教学计划进行教学,而应当对教学内容大框架进行设计,然后采用诵念教学和讨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这样对正确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起着一定的推进作用;其次,教师不应当将教学重点放在组织纪律方面,而应当通过小组活动、交流思想、小组配合等措施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这样不仅可以间接地起到维持课堂纪律的目的,而且能够更好地让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和合作学习的内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建立健全合作学习评价体系

首先,中小学英语教师可以采用教师对学习小组评价、教师对学生个体评价、小组与小组之间相互评价以及小组内成员相互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进行评价,这样可以从各个方面对学生英语学习情况进行全面反馈,及时发现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所存在的不足,以便教师及时调整合作学习的方法;其次,英语教师还可以采用阶段评价方式对学生合作学习进行评价,对每个学习阶段学生们的目标实现情况进行评定,到期末时再进行一次期末考试,将阶段性评价分数和期末考试分数相结合后对学生进行终极评价。合理检测学生英语合作学习的成果可以使教师及时调整合作学习教学方式,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春华.合作教学操作手册[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

[2]郑淑贞,盛群力.社会互赖理论对合作学习设计的启示[J].教育学报,2010,(6).

[3]范晓鹤.关于合作学习策略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应用的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3.

[4]曾仙娃.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有效实施[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责任编辑 肖庆华

猜你喜欢
中小学合作学习英语教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焦作市中小学武术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啦啦操融入中小学阳光体育运动可行性分析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