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课堂创新性教学理念的渗透

2015-09-10 09:13刘爱洁
新课程·上旬 2015年7期
关键词:创新精神

刘爱洁

摘 要:论从史出,古为今用,以史为鉴。历史德育中渗透民族精神,既尊重其他民族,融入世界,又保持中国特色,使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历史德育肩负的任务,历史德育的载体是历史事实。应不断地发掘历史学科中的德育素材,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基本素养教育,发挥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进而更好地完成历史学科的教育教学任务。

关键词:道德形象;民族自豪感;创新精神

一、通过历史人物的道德形象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生命是人类最基本的存在形式,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唤起生命意识,提升生命意义,成为当代教育迫切使命。在历史课的教学中充分开发教材、生活中的生命教育资源,加强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以增强学生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意识,使他们成长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也是当代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如,八年级第一学期第六单元中的《美国南北战争》一课,不管是战争前斯托夫人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还是林肯总统的作为,都是善待生命、种族平等思想的体现,具有进步的历史意义。在导入部分我结合实事热点,即黑人总统奥巴马的一段话:“在我们纪念第16任总统诞辰200周年之际,我要说我对这位伟人怀有特殊的感激之情,是他让我的故事成为可能,是他让美国的故事成为可能。”让学生感受南北战争在种族平等上的深远影响。在讲述战争过程时,以林肯为主线设计四个章节,让学生通过林肯的历程中感受到种族歧视下的美国黑人的生命遭到严重践踏,人格尊严更无从说起。黑人奴隶制的废存关系到国家命运,而这一制度的废除让黑人的生命得到尊重,也让美国历史掀开了新的篇章。也可以让学生列举熟知的黑人杰出人物,不仅了解他们在美国社会发展中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也通过杰出人物的事迹激励学生。

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增强民族自豪感

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漫长岁月中,国家统一与民族融合一直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是中华民族长期共同的愿望。中国各地远古人类都创造了人类早期的文明,这些地域性的远古文明各具特色,在漫长岁月中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中华灿烂的文明。

教师应该从历史教学的整体目标出发,挖掘教材中的民族情感因素。例如,在中国古代史《明朝的对外交往》这节内容中,以郑和下西洋这段内容作为民族精神教育的重点,让学生分析其中蕴含的民族精神:(1)开放的民族精神。开放与交流是郑和下西洋的核心,这种开放与交流的精神是我们当今应该继续和发扬的。(2)勇于开拓的民族精神。郑和不畏艰险七下西洋,展示着中华民族骨子里的坚韧和刚强,体现了中华民族勇于开拓的精神。(3)热爱和平的民族精神。郑和的船队七次下西洋,未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他人一分财富。郑和带去的是友谊和瓷器、工艺和文化,传播的是中华民族的科学技术,撒下的是友谊和文明种子,架起的是与世界沟通的友谊桥梁。不仅展示了一个强盛之国海纳百川的宽阔胸怀,还建立了一种和平友好、国与国之间交往的模式。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各族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不断进行经济和文化上的交流,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各民族之间友好相处、共同发展是中国历史的主流。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交流促进了各民族的发展,增进了相互的了解与信任,推动着社会的进步。让学生体会到我国民族之间战争是暂时的,融合才是趋势。

三、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开拓创新的精神

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创造和发明的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之所以连绵不断,正是因为其以不断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为依托。如,讲述蔡伦的事迹时,课本用文字和插图介绍了他的事迹,这只是传记而不是本人,蔡伦本是独立于教材之外并曾经活在世间的一位科学家,教师讲课是要通过课文内容让学生去了解活的蔡伦并在思维中出现这位科学家,从而使学生最大限度地理解教材内容的含义,进而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方法,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因此,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科技成就既是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的最好教材,又是我们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形成开拓创新精神的重要资料。

课堂是历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历史教师只有营造一种宽松、民主、丰富多彩、生机盎然、积极愉悦的良好历史教学氛围,才能真正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某一堂课或某一历史内容能解决的。它需要我们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地坚持,努力加强中学历史德育的实效,注重德育渗透,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3]刘俊利:主题:课堂教学的灵气[J].中学历史教学,2007(8):16-17.

猜你喜欢
创新精神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席成金
浅谈独立院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组织与实践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大创项目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作用研究
浅谈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