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患者社区延续护理管理的施行效果观察及分析

2015-09-14 09:40常淑梅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26期
关键词:哮喘社区生命

常淑梅

新泰市青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山东泰安 271219

哮喘属于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哮喘患者群体不断增大,而哮喘已经成为社区医疗单位重点防治疾病[1]。当前,虽然哮喘患者就医住院时可以享受到有效的护理干预,但是并不能满足患者日常保健及康复的需求,为此,应将临床护理延续至患者离开医院后,从而给予患者系统性的社区护理服务。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该社区医疗单位收治的90例成人哮喘患者作为受试对象,对社区延续护理干预的施行效果进行了观察及分析,旨在探索一套有效的社区延续护理干预模式,提高社区医疗服务质量,现将详细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该社区医疗单位收治的90例成人哮喘患者作为受试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观察组,男29例,女16例,平均年龄(45.26±26.14)岁,平均病程(7.64±7.12)年。 对照组,男 31 例,女 14 例,平均年龄(45.71±26.53)岁,平均病程(7.94±7.26)年。两组患者在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按常规护理和出院指导,包括;基础护理、饮食按压、出院前健康指导等,不作详述;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增加社区延续护理干预,将临床护理延续至患者出院后,具体方法如下。

1.2.1 延续护理干预规划 患者满足出院条件后,在离院前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并记录,然后为其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同时进行哮喘患者生命质量评估(AQLQ)[2]。个性化护理方案包括:用药要求、复查要求、饮食计划、日常体育锻炼方法等,将规划制定成纸质材料交由患者和家属,并告知其具体的执行方法。家庭访视1次/月,电话随访2~3周1次,家庭访视及电话随访可根据患者需求灵活调整。

1.2.2 社区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要通过访视、电话或“一对一”交流等方式,收集患者健康行为信息,并做出综合评估和评价,为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供方向指导。在健康教育活动中,要教授患者:哮喘常见症状体征和并发症自我检查方法、自我管理机能,各类药物使用方法、家居环境危险因素、日常饮食调节方法、康复锻炼方案等[3]。

1.2.3 心理干预 哮喘患者病情反复发作,且住院治疗较为频繁,极容易导致患者出现烦躁、失落、不安、焦虑、抑郁等情绪。护理人员要利用家庭访视或电话随访的机会,与患者进行深度焦虑,观察患者行为特点,发现患者心理存在的问题,制定心理干预方案。护理人员也要将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告知家属,指导家属配合护理人员帮助患者摆脱负性情绪的困扰[4]。

1.3 疗效评价

1.3.1 临床疗效评价 两组患者均随访6~8月,每月来院随访1次,查看病情变化。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采用《哮喘防治常规》(全国哮喘防治协作组)关于哮喘临床疗效标准作为评价标准[5],总有效率=(样本数-无效)例数/样本数×100.0%。见表1。

表1 哮喘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1.3.2 哮喘患者生命质量评估 采用AQLQ哮喘患者生命质量问卷评价患者生命质量,干预前和干预6个月后,各评估1次。本量表分为33个条目,各个条目得分累积为总分,总评分与哮喘患者生命质量呈正相关性[6]。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均未出现失访者和死亡者。

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73.3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哮喘患者生命质量比较

干预前:活动受限、哮喘症状、刺激物反应、疾病担心情况等6个区域和总分,观察组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后:活动受限、哮喘症状、刺激物反应、疾病担心情况等6个区域和总分,观察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3。

表3 两组哮喘患者生命质量评分比较

表3 两组哮喘患者生命质量评分比较

?

3 讨论

近年来,在社区哮喘病防治工作已经广泛展开,而哮喘患者健康教育需求逐渐被社区医护人员发现,多数患者渴望得到诊疗服务以外的疾病保健知识和健康指导[7]。为此,该院针对社区哮喘患者的健康需求,总结哮喘临床护理经验,编制了社区延续护理干预模式,使护理工作从临床护理延续至社区,切切实实为哮喘患者提供最实用的护理指导服务[8]。该研究对社区延续护理模式的施行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给予患者社区延续护理干预模式,可有效改善其治疗效果,与常规诊疗护理相比,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更高。国外关于哮喘患者社区护理的研究较早,经过多年研究发现,社区护理有助于减少患者危重度急性发作次数,控制患者病情发展进程,提高治疗效果,是一种十分有效且必要的护理模式,而该研究施行效果也证实了社区延续护理干预模式的有效性[8]。

实施社区延续护理干预后,从医院→患者→家庭形成了三位一体的护理系统,可以全面把控患者的病情、心理和行为变化,及时做出调整和干预,直接预防哮喘急性发作,从而有效减少了实际哮喘发作次数,进而减轻了家庭的负担[10]。同时,该研究中还发现,干预前、后,应用AQLQ哮喘患者生命质量问卷对患者生命质量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显示,应用社区延续护理的患者生命质量更高,且活动受限、哮喘症状、心理情绪等六个方面评分均显著对照组,提示社区延续护理干预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可知社区延续护理干预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哮喘患者给予社区延续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有助于控制哮喘病情,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应推广使用社区延续护理干预模式。

[1]王晓玲.强化健康宣教在支气管哮喘患者社区延续护理中应用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8(5):193.

[2]余强,王冬华,刘东玲.支气管哮喘患者延续护理的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5,8(6):762.

[3]高国贞,王丽姿,李桂芬,等.社区延续护理干预对哮喘患者生活质量和哮喘控制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2,10(34):127.

[4]马春玲.支气管哮喘的社区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2,14(21):658.

[5]黄秀娟.社区护理干预对哮喘患儿疗效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20(3):455.

[6]李凌芸.3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缓解期的社区护理干预[J].全科护理,2011,5(7):651.

[7]韦白艳,何路.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社区护理[J].吉林医学,2013,5(8):1548.

[8]韦朝阳.舒适护理在社区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11(6):462.

[9]张玲,周长美,刘云珍.社区哮喘患儿护理中家庭心理治疗技术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5):109.

[10]高红娟.全程强化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生活质量及呼吸功能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10(27):5675.

猜你喜欢
哮喘社区生命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影像社区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