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管理对策

2015-09-14 09:40唐晓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26期
关键词:菌落手术室医护人员

唐晓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手术室,贵州贵阳 550004

手术室是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场所,也是感染的高危科室。手术室感染是一种院内获得性感染,不包括住院前已经开始或处于潜伏期的感染[1]。手术患者的创口及医疗器械在空气中的暴露时间较长,这是导致发生院内感染的重要原因。近年来,随着抗生素和免疫制剂的大量使用手术室感染的发生率有增加的趋势。手术室感染的发生直接影响着手术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生命安危[2]。因此,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预防手术室感染的出现。要预防手术室感染,必须对感染的易感因素进行分析,以提高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现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5年5月进行手术治疗的5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手术室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

表2 感染组和非感染组的空气质量和手卫生状况比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5年5月进行手术治疗的5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均知晓自身病情、配合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②年龄18~75岁;③无手术禁忌症;④未合并有危急生命的严重疾病;⑤术前未合并有感染;⑥均为初次手术的患者;排除标准:①手术期间意外死亡的患者;②不能接受医护人员的安排和指导;年龄 25~75岁,平均(48.5±18.3)岁。 将该组患者是否出现感染分为感染组180例和非感染组5020例。

1.2 感染的诊断标准

根据2001年原卫生部颁布实施的《院内感染分类诊断标准》出院以下情况认为有感染出现:①体温>38℃,或有分泌物溢出;②术后3 d手术切口出现红肿热痛;③分泌物阳性;④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本组手术室感染率为3.46%(180/5200)[3]。

1.3 方法

对可能造成手术室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包括年龄(≤60 岁、>60 岁)、性别(男、女)、合并慢性疾病(是、否)、手术持续时间龄(≤2 h、>2 h)、手术模式(急诊手术、择期手术)、术中输血(是、否)、应用呼吸机(是、否)、术中参观人数(≤3 人、>3 人)。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χ2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室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年龄>60岁、合并慢性病、手术持续时间>2 h、术中未输血、使用呼吸机以及术中参观人数>3等均是手术室感染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不是手术室感染的危险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手术室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2.2 感染组和非感染组的空气质量和手卫生状况比较

感染组的术前空气菌落数和术后空气菌落数以及医护人员的手菌落数均高于非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3 管理对策

3.1 加强制度的管理

科室护士长负责消毒隔离制度、手术室生物监测以及日常感染控制工作的检查和督促,通过随机抽查和定时抽查的方式对感染质量进行监控。更新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手术室门卫制度、卫生制度、参观制度、消毒制度以及吸收制度等。制定感染监控单,要求一次性物品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处理条例》管理。将手术室感染的风险反馈给手术室医护人员。

3.2 加强手术室环境及物品的管理

开展5S管理手术室环境,保障手术室干净、整洁,落实空气消毒及术后手术室清洁制度,加强手术流程管理。规范物品的摆放,以操作者最方便、最快捷的取放为原则,如:仪器、设备定点摆放、无菌间内物品标示醒目,做到物置其位[1]。每块区域都有专门负责人负责,每日该负责人对所管区域进行清洁(工作场所和相关仪器),手术室地板、仪器物、体表面每日均要进行卫生消毒处理,彻底打扫干净,杜绝污染源。定期监控手术室的空气质量,对手术室细菌进行监控。认真落实《医院感染管理条例》,指导手术室人员准入制度,手术人员与参观人员提前确定,手术室禁止外来人员或参观人员进入[4]。定期监测手术器械并登记,预防手术器械障碍所造成的手术时间延长。

3.2 加强对患者的管理

对手术患者做好健康教育,增强其对手术室感染的认识,术前做好个人卫生。加强对合并有基础疾病的患者的管理,控制好患者的血糖、血压使其能够维持在耐受手术的水平。术前皮肤准备时间应尽可能接近手术时间,避免皮肤损伤或者受到污染。结合患者的病情制定手术流程,尽量减少手术时间,术前访视时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结合相关宣传资料介绍手术流程、注意事项、配合事项等,减少因患者不配合或不知晓如何配合造成的手术时间的浪费[5]。术中做好保温护理,尽量减少手术组织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减少切口感染的机会。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术前增强患者的体质,增强抵抗力,术后做好抗感染工作。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做好与病房的交接工作,嘱其重点观察。

3.4 加强医务人员的管理

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组间手术室护士学习《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中的相关内容,推动护理人员树立预防感染的概念。制定奖惩措施,增强医护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感染认知水平,提高感染防范意识。要求护士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规范,进入手术室时必须严格换手术鞋和手术衣等。要求医护人员严格按照六步洗手法洗手,禁止有呼吸道感染和手部感染的医护人员参加手术[6]。手术室内禁止喧哗及大声交谈。

4 讨论

手术室是对患者进行手术救治的重要场所,是医院的重要管理部门。手术室护理工作具有任务繁重、工作时间长、风险大等特点[7]。手术室感染是比较常见的医院感染,感染的发生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而且影响了治疗效果,降低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寿命[8]。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年龄>60岁、合并慢性病、手术持续时间>2 h、术中未输血、使用呼吸机以及术中参观人数>3等均是手术室感染的危险因素。而且结果还显示,术前空气菌落数和术后空气菌落数以及医护人员的手菌落也可能是造成患者手术室感染的重要因素。

手术室护理是减少感染发生,提高手术治疗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手术室因素制定的系统的护理对策可能有利于减少手术室感染的发生[9]。因此,为了减少手术室感染的发生,本研究针对以上危险因素应该从患者、手术室环境和相关医护工作人员三个方面加强护理干预,采用5S的管理理念管理手术室,做好无菌操作、手术室洁净、完善管理、缩短手术时间以及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等,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以规避感染的风险因素,提高患者的手术安全性。综上所述,手术室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应该针对危险因素制定相关对策以减少感染的发生。

[1] Sobol VN,Lukicheva TA,Karniz AF.Influence of hospital factors On the spread of nosocomial infections[J].Gig Sanit,2010(5):60-63.

[2]王西玲,王宇,殷亚亚,等.护理干预对预防手术室感染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8):41.

[3]李珊,陈雪贞,邓瑞婷,等.手术室相关感染因素分析与护理干预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6):86-87.

[4]徐莉莉,许多.手术室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24):13-16.

[5]徐华,田春香,王茂云.探析手术室影响感染的危险因素与相应的护理干预[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8):329.

[6]周敏.门诊手术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0):121-122.

[7]徐莉莉,许多.手术室医院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24):13-16.

[8]王颖,姚源,潘嘏.哈尔滨市综合医院手术室感染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3):295-296.

[10]戴素良.手术室护理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8):56-57.

猜你喜欢
菌落手术室医护人员
TTC应用于固体食品菌落总数测定研究
不同emm基因型化脓性链球菌的菌落形态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基于高光谱技术的菌落图像分割与计数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等疫情过去,你要记得这四件事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