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CS动机模型的微课设计与实施研究

2015-09-15 04:29王立亭张斌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5年17期
关键词:设计与实施微课

王立亭++张斌

摘要:本文对如何将ARCS动机模型运用于微课设计进行了阐述,旨在有效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一步提升学习效率。

关键词:微课;设计与实施;ARCS学习动机模型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17-0083-03

“微课”即“微型视频课程”,它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围绕学科知识点、例题习题、疑难问题、实验操作等进行的教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有机结合体。[1]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越来越普及,微课程教学法也悄然出现。微课程教学法认为,在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活动中,可以把自主学习任务单、配套学习资源(通常以“微课”为显著特征)、课堂教学方式创新这三大模块划分为课前、课内两个不同的教学阶段。在课前学习阶段,学生可以通过“任务单”的指导和“微课”的帮助开展自主学习。[2]

基于微课的教学模型,一般都倡导学生在家里自主学习,到课堂里内化知识、拓展能力。新的教学方式使得整个自主学习过程的控制权转移到了学生手中,学生的学习时间、学习环境及学习过程教师无法面对面调控。因此,微课对学生的吸引力如何,成为微课教学效果的制约因素。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心理学家凯勒(J.M.Keller)教授于1983年提出了ARCS动机模型,该模型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激发与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分别是:注意(Attention)、切身性(Relevance)、自信心(Confidence)和满足感(Satisfaction)。动机激励策略的设计过程主要是围绕这四个因素进行,取四个因素的首写字母,简称为 ARCS动机模型。[3]按照凯勒教授的理论,为了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动机,首先,教师要调动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接下来要让学生理解这门课的学习与自身密切相关;然后,要使学生有信心学好这门课程;最后,让他们体验完成学习任务后的成就感,即A-注意、R-切身性、C-自信心、S-满足感。[4]

ARCS动机模型与教学设计紧密结合,因此它对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动机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启发。[5]该模型具有很好的启发性,提出许多可操作的教学策略,在教学中,将A、R、C、S四要素与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环节相联系,形成框架,抓住每一个教学环节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使教学更加有效,最终实现教学目标,使教学取得成功。那么,应该如何在两者之间建立联系,以实现教学有效性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 注意策略

在微课开始时,教师首先要唤起学生感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用多种教学手段和形象的实例维系学生的注意力。

1.设计精彩片头,促使学生产生注意

利用数字媒体技术设计一个与学科知识相关的生动逼真而又极具震撼力的视频片头至关重要。片头的设计要有创意、有意义、有趣味。可利用文本、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的有机组合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通过震撼的感观刺激,进行知觉唤醒,激发他们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片头时间最好不要超过4秒,研究表明人在非接触条件下,注意力的极限时间是4秒,超过4秒注意力就会分散。片头结束,迅速切入本节课题,引导学生把有限的注意力分配到重要的内容。

2.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的探究欲

教师可以在微课开头有目的地创设或引入一个相关问题的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帮助学生掌握、理解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将教学重点、难点及其他知识转化为问题。通过提问,让学生明确学习重点,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使他们很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当然,教师也可以利用挑战式提问,驱动学生思维,调动他们的参与热情。

3.变换教学的韵律,有效维持学生的注意

微课大多摆脱了课堂教学情境录制的方式,教师的讲解倍受学生关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语言标准、声音清晰、语速均匀、情感到位。在一些重点、难点的地方,教师可以变换教学语言的强度和速度,以声音的变化引发学生的注意。在与学生互动的环节可以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和有趣味的语言,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要准确把握教学的节奏,快慢适当。教学的重点和关键部分,要慢、稳而准。非重点的部分,可以一带而过。

4.使用直观化手段,将重要内容直观展示

微课要短小精悍,主题突出,这样更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视觉驻留规律,降低学生的认知负荷。教师的讲授线索要清晰明了。在微课的讲授中,要求尽可能只有一条线索。讲授中要给学生提供提示性信息,如用颜色线标识,屏幕侧边列出关键词,用符号图形标注等。微课结束时要有一个简短的总结,概括要点,帮助学习者梳理思路,强调重点和难点。板书要精简清晰,部分板书可以提前准备到纸板上,以挂图的形式在授课的过程中展示在恰当的位置。也可以利用课件、手写板,将重要内容直观呈现给学生。

● 相关策略

微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必须与学生的需要和生活实际相贴近,把学生置于教学活动的中心,才能更有效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实现教学目的。

1.目标精准定位,关注学生需求

设计微课时,教师要事先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根据不同的受众特点,确立不同的目标和内容,聚焦于学科重难点、疑点、考点或某个教学环节等有重要学习价值的内容,找到学生兴趣之所在,根据学生需求进行微课设计,让教学与学生切身相关,创设自由快乐的学习体验,重视学习情境、资源、活动的设计,给学生指明发展的目标,使激发的学习动机得以维持下去,使教学更有效。

2.利用切身经验,激励达成目标

设计微课时,教师应从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出发,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设计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活动与他们过去的经验或以前学习的知识或某种利益相关,让学生感到学习的内容与自己切身相关,从而激励学生完成指定的目标。

3.让学生真正了解学习的价值

教师要给学生讲解知识的重要性和将来的用途,从而激发学生对知识的间接兴趣。让学生了解这些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进而了解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当学生切身体验到这些知识的用处后,他们的学习动机就会被激发起来,也会更认真地学习这些知识。

● 自信策略

自信心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微课的设计应注意培养学生对成功的自信,使学生对学习效果产生积极的期望,让学生获得有意义的成功感,从而维持他们的学习动机。

1.重难点碎片处理,获取成功体验

知识讲解应从易到难,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因此微课要突出主题,直接聚焦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对内容进行切割,对知识进行碎片化处理,让学生每次只接受少量的新知识,易于吸收,且能以此为契机,滚雪球似的增加信息量,让学生通过微目标的达成,不断实现微小的进步,获取成功的体验。

2.个性分层教学,培养学生自信

系统设计、科学制作的微课体系应有助于聚焦学生问题和核心知识,荟萃精华,以短小精悍的教学形式服务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学生可利用零散时间,根据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选择有针对性的微课程,实现个性化学习。特别是微课可以基于各层次学生的需求,针对同一问题设计不同难度的微课程,进一步增强了教学的可选择性,可以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能使每一位学生都获得应有的发展,真正实现面向全体,促进每一位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而且微课可以反复播放,内容可被永久保存,以供随时查阅和修正。使那些平时反应慢又羞于发问的学生能够从容地反复观看,解决了传统课堂不可重复的问题,真正实现了个性化学习,让不同层次的学习者都能获得有意义的成功感,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

3.建立反馈机制,提高学生的自信感

设计少而精的习题并适当设计一些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拓展延伸练习,将其制作成微课,为学生创造更多成功的机会。在这部分微课的制作中包含了信息反馈机制的设计,能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做出及时反馈。给学生的反馈信息会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产生很大的影响,正面的反馈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负面的反馈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及时调整学习计划,反复看微课中的新授课视频或在网上与其他同学交流,克服困难后会获得成功的经验,进而提高自信心。

● 满足策略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一旦有了满足感和成就感,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通过努力获得满足感之后会更加奋进,形成良性循环,进而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微课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满足感的设计。

1.提供运用新知识和新技能的机会,在解决问题时获得满足感

学生的满足感是在实践中获得的,要使学生获得满足感,教师应该积极为学生提供运用新知识和新技能的机会,让学生体会参与的快乐和满足感。微课的导入、新知讲解、探究实验、巩固练习等环节可分别设计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内容,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参与、体验的机会,都可以获得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并能运用新知解决一定的问题,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满足感,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创设和谐的互助氛围,在获得肯定中体验成就感

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会自然产生满足感,要强化这种满足感更需要外部环境给予积极的肯定和欣赏,而微课可以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在微课学习中,学生的学习成果可以通过网络及时获得教师和同伴的鼓励性评价,从而强化了学生的满足感。同时,学生在通过网络交流时遇到困难的一方因同伴互助消除了孤独感,助人的一方因己之所长得到体现而强化了成就感。

3.评估阶段性学习水平,在主动反思中增强满足感

如何帮助学生对取得的成绩产生积极的成功体验是ARCS动机设计模型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微课教学中建立的自我跟踪量表和评估问卷对此非常有效。微课中纵向地建立自我跟踪量表,即把每次的成绩与班级的平均水平作比较,绘制动态变化曲线,这对于水平低的学生尤为有效,学生能观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从而获得满足感。学生在完成微课中提供的问卷时,不断反思自己的学习成就,逐步坚定了学习自信心。

注意、切身性、自信心和满足感是一个整体,没有主次之分,缺少任何一个要素,都可能会使学习者丧失学习动机。微课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要系统考虑到这4个要素,忽视任何一个要素,都可能导致教学实施的无效或失败。因此,在微课教学中教师应利用好ARCS动机模型,组织好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金陵.从联系中看MOOC、微课和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6):33-34.

[2]金陵.建构中国特色的“微课程教学法”[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3(12):5-10.

[3]加涅.教学设计原理[M].皮连生,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120-121.

[4]张祖忻.如何将动机原理整合于教学设计过程——谈约翰·凯勒教授的动机系统学说[J].开放教育研究,2003(2):9-12.

[5]郭德俊,汪玲,李玲.ARCS动机设计模式[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9(5):91-97.

猜你喜欢
设计与实施微课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HTML5助力微课教学
《背影》导学案的设计与实施
试析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游戏设计与实施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Pro/E设计机械零件》学习情境设计与实施
微课:支持学习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反思
新课改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