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体颗粒脂肪在面部凹陷矫治中的应用体会

2015-09-26 03:09袁吕荣吕启凤
中国美容医学 2015年9期
关键词:受区吸脂自体

袁吕荣,吕启凤

(1.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南京210014;2.南京市凤凰岛整形外科门诊部江苏南京210019)

自体颗粒脂肪在面部凹陷矫治中的应用体会

袁吕荣1,吕启凤2

(1.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南京210014;2.南京市凤凰岛整形外科门诊部江苏南京210019)

自体脂肪移植术在整形外科的应用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1],近年来,随着脂肪存活理论的不断研究,自体脂肪颗粒移植的范围不断扩大,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面部凹陷及乳房术等多种整形手术中。我院2013年3月-2014年10月,对85例面部凹陷患者行自体颗粒脂肪移植进行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85例(女性63例,男性12例),年龄22~46岁,平均年龄32岁。充填部位:额部、颞部、颊部、苹果肌、眉弓、法令纹。一次注射量3~40ml。

1.2手术方法

1.2.1术前准备:术前常规检查无异常,女性避开经期后,根据就医者脸型及个人要求,美蓝在面部受区设计出需要充填的范围及预估所需脂肪量,与就医者及家属术前谈话签字,拍照存档。

1.2.2麻醉:面部脂肪需要量少,全组病例均采用肿胀麻醉,肿胀液配制: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2%利多卡因15ml+肾上腺素0.5mg。

1.2.3脂肪提取:选择部位为大腿外侧、内侧,下腹部、上臂内侧,用20ml螺旋注射器链接内径2.5mm的双孔吸脂针,把吸脂针插入皮下脂肪层后,将针芯拉到最大负压并支撑固定在这一压力下,手工进行扇形拉锯式均匀抽吸,吸满后更换注射器。

1.2.4脂肪处理:抽取足量脂肪颗粒混悬液后,用庆大霉素与生理盐水反复清洗、沉淀并去除其内的纤维结缔组织。然后将清洗后的脂肪颗粒置入20ml无菌离心管内进行低速离心,转速为1 200r/min,时间3min。1.2.5脂肪注射:受区用含1∶20万肾上腺素的0.5%盐酸利多卡因的肿胀液浸润麻醉,满意后用20号注射针头于相对隐蔽部位作一穿刺点,用2.5ml螺旋注射器链接内径1.5mm或2mm的侧孔钝针,在皮下深筋膜层、SMAS筋膜系统呈扇形多隧道注射,做到边退针边注射、边塑形,遇有出血立即停止注射并按压。

2 结果

本组85例患者,术后3个月外观基本稳定,随访3~6个月,无1例感染、血肿、脂肪液化等并发症,充填区丰满柔和,形态质感与周围组织一致。全组病例需要二次填充才能达到最佳效果的54例,一次移植达到满意效果的26例,需要第三次移植的5例。典型病例如图1~2。

图1 术前

图2 术后5个月

3 讨论

颗粒脂肪自体移植术是整形美容外科领域里较为成熟的移植技术,颗粒脂肪来源丰富,取材方便,安全可靠,无排斥反应,感染发生率低,注射移植后与受区相容性好,患者易于接受,是临床上较为理想的填充材料[2]。目前,颗粒脂肪移植已经广泛应用于躯体凹陷部位的填充[3]。笔者近些年来利用颗粒脂肪移植技术纠正面部凹陷问题,取得良好的疗效,为提高脂肪移植的成活率,应注意如下问题:

3.1面部凹陷区域相对小,需要脂肪量相对少,因此供区脂肪多数选择大腿内外侧、下腹部,其中大腿前外侧为板状脂肪层,此处脂肪均匀,脂滴较小,脂蛋白酶活化高于其他部位,纯度高,纤维含量少,更利于移植的脂肪细胞存活[4-5]。

3.2对于脂肪提取的过程,要用小口径低负压吸脂,吸出的脂肪要反复漂洗过滤,直至血色消失,破碎的脂肪细胞和纤维组织被滤除,采用低速离心技术更有利于提高脂肪细胞的纯度,增加细胞的成活率[6]。庆大霉素的使用可以防治感染。

3.3移植充填的过程中,受区采用钝针自穿刺点处进行隧道式注入预先配制的肿胀液,沿皮下、SMAS筋膜系统隧道式扇形注入,利于注射层次的形成和减少血管损伤,降低脂肪栓塞的概率。肿胀麻醉结束后按压5min,使受区肿胀液扩散均匀,然后采用等同于肿胀液的脂肪颗粒量,沿此层次继续作多隧道、多层次注射,做到边退针边注射,边塑形,使脂肪颗粒均匀分布整个受区并与周围衔接自然。由于静置、离心后的脂肪颗粒含有水分,以及日后脂肪颗粒有30%~70%的吸收情况,所以每次的充填量要超过正常20%~30%,一般高于周围皮肤的3~5mm。尽管要考虑移植后的吸收问题,但还要控制一次的注射量,注射过多容易发生脂肪液化坏死。综上所述,自体脂肪颗粒细胞移植虽然操作简单易行,无论如何提高脂肪移植成活率,降低吸收率,仍存在移植部位量不够的现象,所以该手术需要进行多次注射,因此,术前一定要与患者沟通好,让患者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1]Lu.Improvenmntofthesurvivalofhumanautolo gousfattransplantation by usingVEGF-transfectedadipose derivedstemcells[J].Plast Reconstr Surg,2009,124(5):1437-1446.

[2]刘毅.脂肪移植的基础与临床[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9:77-106.

[3]吴志坚,马亮,莫自增,等.富含血管基质层细胞自体脂肪颗粒纠正颜面萎缩的临床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13,22(13):1367-1370.

[4]戚可名,王佳琦.女性美容整形外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673-687.

[5]潘卫峰.双平面多隧道自体颗粒脂肪移植在额颞部凹陷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0,19(4):484-485.

[6]Tzikas TL.Lipografting:autologous fat grafting for total facial rejuvenation[J].Facial Plast Surg,2004,20(2):135-143.

吕启凤,副主任医师;E-mail:lqf7524@126.com

2015-03-18

2015-05-06编辑/张惠娟

猜你喜欢
受区吸脂自体
自体血清在干眼症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端侧吻合动脉行游离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
桥式交叉吻合血管的组织瓣移植术综述
CTA预选胸廓内动脉肋间穿支为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乳房重建的受区血管
撤稿声明
脂肪推土机 Bulldozer “自体脂肪填充”大揭秘!
水动力辅助吸脂用于自体脂肪移植隆胸的疗效观察
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治疗面部凹陷的临床观察
超薄前臂皮瓣在鼻颌面缺损修复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