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流动人口家庭化迁居状况分析
——基于云南省2013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

2015-09-29 06:44许庆红吕昭河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昆明650091
西北人口 2015年2期
关键词:人户性别比独生子女

许庆红,吕昭河(云南大学 发展研究院,昆明 650091)

云南流动人口家庭化迁居状况分析
——基于云南省2013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

许庆红,吕昭河
(云南大学 发展研究院,昆明 650091)

流动人口家庭化迁居是近年来人口流动的一个重要趋势。本文利用2013年“云南省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结合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从流动人口家庭的家庭户规模、收入与支出状况、生育子女、子女入学和独生子女状况五个方面全面分析流动人口家庭化迁居的态势。对加强流动人口社会管理,促进人口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流动人口;家庭化迁居;人口城镇化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流动人口的流量、流向和结构都在发生深刻变化。近年来有关流动人口的数据统计显示,我国人口流动稳定性增强,家庭化迁居已经逐渐成为人口流动的主要趋势(《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3)。

与以流动人口个体为研究对象的大量研究成果相比,专门针对流动人口家庭化的研究还不多。少数研究者对流动人口家庭化进行概念的界定(杨菊华,陈传波,2013;余宪忠,2004)流动人口带眷迁移的意愿及影响因素(王志理、王如松,2011;张航空,2013),家庭化流动过程及特征(周皓,2004;翟振武、段成荣等,2007;唐震、张玉洁,2009;侯佳伟,2009;盛亦男,2013)进行了分析。与此同时,由于社会政策和公共服务体系缺乏家庭视角的回应,流动人口家庭化发展的现实基础非常脆弱,流动人口家庭的生活现状与生活质量需要重点加以关注。

云南流动人口是全国流动人口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具有与中国人口流动相同的一般规律和基本特征;同时云南又是一个经济社会欠发达的边疆民族省区,这种“省情”差异使云南流动人口具有不同人口态势与流动特征。

因此,本文利用2013年“云南省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结合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全面分析流动人口家庭化迁居的流动特征与趋势。对改善云南省流动人口生存现状,加强流动人口社会管理,促进人口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流动人口家庭户规模

“云南省2013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以下简称“2013监测数据”)共获得5000个流动人口家庭有效调查样本,涉及12969位流动人口。在所有流动人口中,91.37%是农业户口,流动人口的主体仍然来自农业户籍人口,人口城市聚集效应明显。

同时,在5000个流动人口家庭户中 (参见图1),户规模占比最大的集中在3人户和4人户,二者占总体的比例超过65%;而其他的多人户中,2人户仅占 6.36%,5人户占 6.84%,6人户及以上仅占1.96%,这说明目前云南流动人口的家庭化程度还比较高。

图1 流动人口家庭户规模分布

从纵向比较来看,云南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显示,从2011年到2013年,1人户和2人户家庭比例明显减少,而3人户和4人户的比重持续上升(参见表1)。说明云南省以核心家庭为主的家庭化流动趋势明显,与全国的人口流动趋势保持一致。

表1 流动人口家庭规模分布(2011—2013) 单位:%,人,户

二、流动人口家庭收入与支出状况

收入与支出是考察流动人口家庭在城镇生存的基础指标。根据“2013监测数据”,云南流动人口家庭的人均月收入均值为1863元,低于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月可支配收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2年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月收入为2047.1元①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统计数据:http://data.stats.gov. cn/workspace/index;jsessionid=C980808A0834FD1F771FDAA7 A6261E8F?m=hgnd。)。除去支出,要高于农村居民收入(2012农村家庭人均月纯收入659.7元),收入增长应是人口流出的主要动因之一。

具体而言,以收入分档次观察流动人口家庭人均月收入情况(参见表2)。家庭人均月收入在501-1500元范围的流动人口家庭超过半数,流动人口总体收入水平较低。其次,人均收入在2000元以上的家庭数所占比重为24.13%,即约有四分之一的家庭达到了同期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月收入,这表明相当一部分流动人口通过自身努力获得了不错的经济收入。同时,随着云南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推进,这部分群体将会越来越壮大。

表2 流动人口家庭人均月收入统计 单位:元,户

另一方面,2013年流动人口家庭的人均月支出均值为928元。较之流动人口家庭人均月收入均值为1863元,流动人口家庭人均月支出并不算太高。其中,人均食品支出为391元,占到了42.13%(参见表3),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与同期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6.2%、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9.3%②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统计数据:http://data.stats.gov. cn/workspace/index;jsessionid=C980808A0834FD1F771FDAA7 A6261E8F?m=hgnd。有一定差距;此外,人均住房支出为237元,占到了25.54%。食品和住房两项相加占家庭收入的近7成,可以说明流动人口家庭绝大部分支出是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生活质量水平不高。

表3 流动人口家庭人均月支出统计 单位:元,%,户

三、流动人口家庭居住状况

在流动人口家庭的居住方面(参见表4),其最主要的形式是租住私房,其比例达到了68.46%,另有8.74%的流动人口家庭租住单位/雇主房,这说明大约四分之三的流动人口依靠租房居住。为了节约生活成本,流动人口选择租住在房租低廉的城中村中,给城市规划和发展带来一定影响。其次,仅有将近十分之一(9.68%)的流动人口家庭能够享受单位/雇主提供的免费住房,而已购商品房的流动人口家庭比例不到3%,其余流动人口家庭的住房性质为就业场所、自建房、借住房和其他非正规居所。与此同时,政策性保障房的购买和廉租房的租住比重最低,二者相加不到0.1%,说明政策落实存在不到位情况,大多数流动人口并未真正享受到政府的相关住房优惠政策,这也是今后流动人口社会管理工作亟待加强的部分。

四、流动人口家庭生育子女状况

随着流动人口家庭化流动趋势日益明显,对流动人口子女全面的调查和统计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下文从生育子女数量、子女出生性别比、子女出生地和居住地三个方面加以考察。

1.生育子女数量

生育子女的数量常常与计划生育政策联系在一起,一般认为流动人口脱离了户籍地的管辖,在流入地又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和不固定性,所以流动人口往往多生。但根据“2013监测数据”的统计,生育二孩的流动人口家庭占比为46.18%,生育一孩的家庭占比40.08%(参见表5),换言之,云南流动人口中生育二个孩子以内的家庭占比合计超过90%,而生育三个子女以上的家庭占比不到10%,考虑到流动人口以农业户籍为主,生育二孩在政策允许的范围之内。由此看来,云南省流动人口并没有像“超生游击队”描述的那样成为超生人群。

表4 流动人口家庭住房性质分布 单位:%,户

表5 流动人口家庭生育子女数量分布 单位:%,户

2.子女出生性别比

在受访的5000户流动人口家庭中,总共生育6129个子女。其中男孩3373人,女孩2756人。对分孩次的流动人口子女性别比进行统计分析,如表6所示,一孩性别比最低(114.28),略高于云南省第六次人口普查出生孩子性别比的平均值112;随着孩次增加,性别比随之增加,在第五孩时,性别比达到了250。这表明以农业户籍人口为主的流动人口的“生男偏好”明显,从另一个侧面折射出流动人口借离开户籍地超生男孩的现象比较突出。

表6 分孩次的流动人口子女性别比 单位:人,女=100

进一步从出生地划分来观察流动人口子女性别比(参见表7),在本地出生的子女性别比是最低的119.45;在户籍地出生的子女性别比略高于本地达到了121.65;而在其他地区出生的子女性别比高达145.51.这表明本地的计划生育政策执行比较到位,也进一步说明流动人口借外出和流动辗转不同地区逃避计划生育政策管辖以追求“生男孩”。

表7 按出生地划分的流动人口子女性别比 单位:人,女=100

按流动范围划分流动人口子女性别比来看(如表8所示),跨省流动人口子女性别比(131.93)远远高于省内流动人口子女性别比(113.47),同时省内流动人口女子性别比非常接近“六普”时云南全省出生性别比112的平均值。可见流动人口子女的高性别比主要来自于跨省流动人口的“贡献”。

表8 按流动范围划分的流动人口子女性别比 单位:人,女=100

3.子女出生地与居住地

从分年龄组的流动人口子女出生地构成进行分析(如表9所示),流动人口子女集中在1-19岁,占子女总人数的82.66%;其次,从出生地来看,年龄越小,子女在本地出生的比例越高。0-4岁组在本地出生的人数比例最高,且超过半数,这说明近年来流动人口子女在本地出生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通过对分年龄组的流动人口子女居住地构成进行分析发现(参见表10),在14岁以下的各年龄组中,居住在本地的流动儿童比例均明显高于居住在户籍地的儿童。这说明加强对流动儿童的关注与管理是今后的工作重点之一。同时,子女年纪越小,在本地居住的占比就越大,0-4岁组居住在本地的流动人口子女占到了78.25%。这说明低龄儿童随迁成为未来流动人口家庭的一个重要特征。其次,15-19组在本地居住的流动人口子女占比低于在户籍地居住的子女十个百分点,这体现出处于高中阶段的子女很难在本地就读高考的现实困境。另外,在20岁以上的年龄组,子女在本地居住、户籍地居住或其他地方居住的比例差别并不大。

而进一步对14岁及以下流动儿童居住地构成进行分性别的比较发现,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居住在本地或户籍地的比例基本没有差别(参见图2)。

表9 分年龄组的流动人口子女出生地构成 单位:%,人

表10 分年龄组的流动人口子女居住地构成 单位:%,人

图2 分性别的14岁及以下流动儿童居住地构成

五、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状况

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既关系到个体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人口城镇化的健康发展。下文就流动人口子女的失学情况、入园和入学情况进行分析。

1.失学情况

一般而言,7-14岁儿童为义务教育的重点对象,15-18岁是工作技能形成的关键时期,能否接受高职或高中教育都是成才的关键一步。如表11所示,根据教育特点将7-18岁的应受教育的流动人口子女分为7-14岁组和15-18岁组。

在应接受义务教育的7-14岁组中,在学的百分比达到98.09,在学比例较高,但仍有1.91%的义务教育对象未在学,这是值得关注的。是否是因为流动人口子女在入学时面临诸多困难,公立教育稀缺、打工子弟学校存隐患,户籍、经济条件等限制导致这部分孩子失学。其次,在15-18岁流动人口子女中,在学比例有72.66%,不在学的比重上升到27.34%。正处于青春期的流动人口子女,未能进一步接受较高层次的教育而直接步入社会,对这部分失学少年也应给予重点关注。

表11 7至18岁流动人口子女的失学情况 单位:%,人

2.入园情况

在能够接受教育的流动人口子女中,对各个阶段的受教育情况进行了解是有必要的。首先是入园情况(参见图3),一共有686名流动人口子女就读于幼儿园,其中私立学校人数最多,比重达到55.54%,此外有44.02%的流动人口子女能够就读于公立学校,而就读打工子弟学校的比重不足0.5%,与前两者差距较大。未来应该加大正规打工子弟幼儿园的办学规模和入园比例,从而缓解进入收费较为昂贵私立幼儿园的儿童比例。

图3 流动人口子女就读幼儿园类型分布

3.入学情况

进一步按学校类型对流动人口子女入学情况进行观察(如表12所示),不论是在小学、初中还是高中、中专/职高或是大专及以上,就读于公立学校的人数占比是很高,占比均在80%以上。与幼儿园不同,私立学校在高中初小就学中比例并不高。这可能主要是因为私立学校收费较高,赞助费等各项支出对流动人口造成巨大经济压力。打工子弟学校就学比例最低,这可能与云南该类学校办学点较少、办学条件较差有关。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专/职高教育中,私立学校也凭借灵活的专业设置和就业渠道,吸引了14.08%的流动人口子女就读,高于其他阶段教育。这表明私立的中专/职高对流动人口子女具有的较大的吸引力。

表12 按学校类型划分的流动人口子女的入学情况 单位:%,人

六、流动人口独生子女状况

在关注流动人口子女时,独生子女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群体。根据“2013监测数据”显示,在已生育子女的3647户流动人口家庭中,独生子女家庭有1544户,占总户数的42.34%。这说明在以农村户籍为主的流动人口中,独生子女家庭已经超过四成。

按流动范围划分来考察流动人口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比率。如表13所示,跨省流动人口的独生子女比例低于省内流动人口独生子女比例,这说明户籍为本省独生子女家庭比率高于省外。

表13 按流动范围划分的流动人口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比率 单位:%,人

七、结论与讨论

人口流动主要导致两类家庭问题:一是留守家庭问题,二是流动家庭问题。目前全国人口流动已经呈现出明显的家庭化流动趋势。通过分析“2013监测数据”,我们可以对云南人口流动家庭化的基本状况得出以下几点认识:

首先,云南以3-4人户为主的家庭式人口迁移流动的趋势十分明显,这与全国的人口流动趋势保持一致。然而,这些流动人口家庭是以部分或完整的家庭形式存在的,以后的流动人口家庭化流动应朝着完整(核心)家庭迁居的模式进行引导和发展。而且云南流动人口以省内流动为主,其家庭化迁居的成本相对较低,未来家庭化迁居趋势将更为明显。

其次,流动人口家庭在流入地收入低、生活成本偏高,生活质量堪忧。一方面,流动人口家庭人均月收入均值为1863元,低于2012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月收入约200元。同时流动人口家庭人均月支出均值为928元,住房和食品两项支出占总支出的近七成,说明流动人口大部分支出是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另一方面,近七成的家庭租住私房,而租住廉租房的比例仅0.04%,租房开支大大增加了生活负担和经济压力。流动人口家庭购买商品房的比例为2.98%,而购买政策性保障房的比例仅为0.02%。这说明尽管政府出台了政策性保障房、廉租房等解决群众住房问题的政策,但相关政策多是针对户籍常住人口制定的,政府缺乏流动人口的住房保障制度,流动人口买不起房,有没有相应的住房保障,加重了流动人口生活负担。

最后,流动人口家庭以生育子女以一孩和二孩为主,两者合计占比超过九成。生育子女性别比随孩次上升而增加。年龄越小,子女在本地出生的比例越高,同时,居住在本地的子女比例明显高于居住在户籍地的子女。流动人口独生子女家庭数占已生育子女家庭数超四成,同时户籍为本省独生子女家庭比率高于省外。在子女教育方面,在15-18岁子女中失学比例达到27.43%,这说明流动人口子女中学、高中的失业问题较为严重,需引起流入地有关部门的重视。

总体而言,目前云南省政府采取了多项政策来改善流动人口的生活状况,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主要政策对象是针对群体和个人的,缺乏对家庭整体的统筹考虑。今后应该顺应流动人口家庭化迁居的趋势和城镇化进程的客观要求,在户籍、就业、就学、住房等方面采取有利于家庭化迁居的社会政策,以促进流动人口家庭的社会融入。

[1]国家人口计生委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司.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3[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2012.

[2]侯佳伟.人口流动家庭化过程和个体影响因素研究[J].人口研究,2009(1).

[3]盛亦男.中国流动人口家庭化迁居[J].人口研究,2013(7).

[4]唐震,张玉洁.城镇化进程中农民迁移模式的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9 (4).

[5]王志理,王如松.中国流动人口带眷系数及其影响因素[J].人口与经济,2011(6).

[6]杨菊华,陈传波.流动人口家庭化的现状与特点:流动过程特征分析[J].人口与发展,2013(3).

[7]余宪忠.中国人口流动态势[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

[8]翟振武,段成荣,毕秋灵.北京市流动人口的最新状况与分析[J].人口研究,2007(2).

[9]张航空.流动人口带眷流动意愿研究[J].南方人口,2013(3).

[10]周皓.中国人口迁移的家庭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J].人口研究,2004(6).

Family Migration in Yunnan:An Analysis of the 2013 Floating Population Dynamic monitoring Survey Data in Yunnan Province

XU Qing-hong,LV Zhao-he
(School of Development Studies,Yunnan University,Kunming Yunnan 650091,China)

Family Migrati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trends in recent years.By using“the 2013 floating population dynamic monitoring survey data in Yunnan Province”,and combining with the situation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province,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rend of family migration.It includes household size,income and expenditure status,having children,children’s education,and the one-child in the migrant famlies.It helps to strengthen social management of floating population,and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of population.

Floating Population;Family Migration;Urbanization of Population

C922

A

1007-0672(2015)02-0087-05

2014-07-16

许庆红,女,云南洱源人,云南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云南大学人口与社会研究所讲师,研究方向:人口社会学、社会分层与流动。吕昭河,男,云南昆明人,云南大学发展研究院人口学教授,博导,研究方向:流动人口与人口发展。

猜你喜欢
人户性别比独生子女
一人户家庭破亿,意味着什么
“籍贯”中的“籍”古代指什么
看人户与放人户
“一人户”家庭成主流冲击韩国
图说
独生子女可以直接继承房产吗?
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七连降”
独生子女的心理问题分析
韩国女性公民社会组织参与出生性别比治理的经验与启示
为什么要维护男女性别比的自然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