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脊柱手术后并发脑脊液漏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5-09-29 02:51吴伟华夏红艳陆晶孙小草刘璐
颈腰痛杂志 2015年6期
关键词:脑脊液伤口脊柱

吴伟华夏红艳陆晶孙小草刘璐

(解放军第81医院骨科十二病区,江苏 南京 210002)

·临床护理·

护理干预对脊柱手术后并发脑脊液漏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

吴伟华夏红艳陆晶孙小草刘璐

(解放军第81医院骨科十二病区,江苏 南京 21000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脊柱手术后并发脑脊液漏患者的应用疗效。方法2011年2月~2015年5月,共24例患者行脊柱手术后并发脑脊液漏,随机分为干预组和非干预组。干预组采用系统性护理干预措施:监测生命体征;做好体位护理,伤口及引流管护理、红光照射治疗的护理、疼痛护理,心理护理及基础护理。非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伤口持续引流,定时更换引流袋,遵医嘱使用抗生素。结果干预组11例切口一期愈合,1例行持续腰大池引流。干预组伤口持续引流3~8 d,平均7.6 d。非干预组2例发生假性硬脊膜囊肿,2例合并切口感染行彻底清创、冲洗再次引流,1周后愈合。伤口持续引流10~16 d,平均12 d。 结论 系统性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脊柱手术后并发脑脊液漏患者伤口的愈合。

护理干预;脊柱手术;脑脊液漏

脑脊液漏是脊柱外科术后的一种并发症,其发生率为1.8%~17.4%[1],脑脊液漏一旦发生,应立即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常规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如处理不当可造成术区感染、硬脊膜假性囊肿或电解质紊乱甚至合并颅内出血,危及患者生命。本科室自2011-02-2015-05开始对脑脊液漏患者实行系统性护理干预,有效促进伤口的愈合,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24例,男13例,女11例;年龄35~65岁。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6例,腰椎骨折4例,腰椎滑脱2例,腰椎肿瘤2例,均接受后路腰椎椎间盘切除+椎间Cage植骨+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posterior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发现脑脊液漏时间为3~4 d。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手术方式等差异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观察指标住院时间、颅内压反应、脑脊液停止时间、切口延迟愈合、切口感染,患者主诉头痛等不适等用NAPS评分(疼痛类比数字评分)。采用卡方检验(x2)对上述两组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被认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护理后的结果对比见表1。

表1 干预组、非干预组结果比较

2 护理方法

非干预组采用常规护理,按时观察病情,伤口持续引流,定时更换引流袋,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及对症治疗。干预组护理措施如下:

2.1生命体征的观察术毕返回病房,正确协助患者过床后,责任护士应及时询问手术医师及麻醉师术中情况,对硬脊膜粘连严重的患者警惕迟发型脑脊液漏的发生。严密监测记录患者生命体征,观察患者有无意识障碍变化。询问患者有无头昏、头痛、喷射性呕吐等症状,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搏动性头痛,通常为双侧,也可为单侧。可为额部、额枕、全脑性或枕部的疼痛。这是因为脑脊液容量减少后,脑脊液水垫的缓冲作用减弱或消失,因重力关系脑组织下沉,使脑底部硬脑膜、动脉、静脉和神经被压在凹凸不平的颅底骨上,特别是前后颅凹更明显,使这些痛觉敏感结构受到刺激。当出现以上低颅压反应时,应及时报告医生遵医嘱给予静脉补液,口服乙酰唑胺,抑制大脑灰白质,头痛症状会很快缓解。必要时做GCS评估,GCS评分最高分为15分,表示意识清楚;8分以下为昏迷;最低分为3分[2]。

2.2体位护理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卧硬板床,避免脊柱扭曲。采用头低足高位(垫高床尾15~20 cm)。指导患者如何正确变换体位,俯卧位和侧卧位交替使用,俯卧位时脑脊液因重力作用而聚集于硬脊膜腔的腹侧[3],减少腰椎脑脊液的漏出,减轻对伤口的压力,切口处给予沙袋压迫止血,其目的是使脊柱后侧肌肉紧贴硬膜,以减轻切口张力,促进硬膜早期修复。待脑脊液漏停止后,继续保持治疗体位48 h以上。在脑脊液漏愈合前,禁止坐起或下床活动[4]。患者卧床期间做好皮肤护理,预防压疮,班班交接,查看皮肤情况。

2.3伤口及引流管的护理(1)术后要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如有潮湿汇报医生及时更换,观察切口周围有无肿胀,以免发生脑脊液渗至皮下的可能[5]。(2)早期发现脑脊液漏,通过观察引流液进行诊断,鉴别脑脊液漏的方法为:将一滴引流液滴于纱布上,若血迹周围出现淡红色血晕即为脑脊液[6]。术后24 h内引流液为血性液体,一般不超过l00 ml。如24 h后还有淡红色血性液体流出且量较多,而颜色变浅应考虑为脑脊液漏的可能。(1)引流管立即由负压改为常压引流,观察记录引流量及性状,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袋的位置是否适宜,不能高于切口平面,防止引流液倒流引起逆行感染。不可过低,以免导致脑脊漏流出过快,以距手术切口20 cm为宜[7]。及时更换引流袋,注意无菌原则。(2)第3天开始间断夹闭引流管,延长引流时间。夹闭3 h开放1 h;第5天开始每次夹闭4 h开放1 h。第6天开始每次夹闭6 h开放1 h。当引流量少于30 ml后拔除引流管。床尾建立观察记录单,记录引流管开放的时间及引流液的量色、性状。拔除引流管后局部用沙袋加压包扎,间断夹闭引流管时脑脊液外流到周围组织之间,当周围组织压力达到椎管内压力时破损的硬膜口可以闭合,为损伤口愈合创造机会。随着夹闭时间的不断增加,其得到愈合的时间越来越长,破损口越来越小,从而最终愈合。

2.4行腰大池引流患者的护理对脑脊液漏严重的患者行腰大池引流,即将引流管置入蛛网膜下引流。向患者讲解行腰大池引流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患者头部限制活动,避免剧烈活动。每日监测患者体温变化,警惕颅内感染。在引流过程中要注意匀速,防止因颅内压的瞬间较大波动而导致脑疝等并发症发生。通过调节器将脑脊液引流速度控制在2~4滴/min,每小时引流量6~12 mL[8]。

2.5红光照射治疗的护理红光可以发挥刺激细胞增殖、促进释放生长因子、促进胶原沉积、新生血管、抗菌、抑制炎症等作用,从而促进创伤愈合[9]。患

者在换药后,伤口给予红光直接照射治疗。红光治疗仪(波长为600~700 nm)。红光治疗时患者取仰卧或俯卧位,光照距离10~15 cm,每次照射30 min,每日2次。向患者讲解红光治疗的意义及注意事项,嘱患者不要直视红光,以免伤害眼睛。

2.6疼痛护理术后患者因切口疼痛造成心情焦虑、烦躁不安,遵医嘱持续静脉镇痛,以减轻病人的痛苦。向患者讲解小剂量的止痛药不会成瘾,恰当的使用止痛利于伤口愈合。各班次及时对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并记录,根据疼痛评分及时汇报医生用药。

2.7心理护理行腰大池引流的患者常常会担心留下后遗症。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告知患者脑脊液可以自生。有患者对长时间卧床不配合,向患者讲解卧床休息的重要性及意义,让患者保持稳定的情绪,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2.8基础护理脑脊液漏时,由于切口渗出较多,切口敷料潮湿,脑脊液中含有大量葡萄糖,为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充足的条件。应杜绝引起脑脊液漏加重的因素及减少引起感染的因素。(1)保持病床单的清洁,温湿度适宜,减少病室人员流动。紫外线每日两次消毒,每次30 min。及时更换患者潮湿的病员服。(2)脑脊液漏严重时,由于体液丢失可引起电解质紊乱,应监测血清电解质的变化,遵医嘱进行补液治疗,严重者补充白蛋白及血浆,增强抵抗力。(3)术后患者卧床,活动减少,肠蠕动减慢,又因不习惯床上排便,患者易出现便秘情况,用力排便等可使脑脊液压力增高,硬脊膜张力增加,导致硬脊膜出现裂痕而促发脑脊液漏。指导患者进食,每日少食多餐,避免饮食过饱,禁食易产气食物如大豆、牛奶等,以免造成腹胀,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给予开塞露缓泻剂。对留置尿管患者多饮水,冲洗尿路,预防感染。

2.8功能锻炼术后麻醉完全清醒后,指导患者进行直腿抬高练习以防止神经根粘连,股四头肌等张收缩锻炼预防肌肉萎缩及下肢静脉血栓。脑脊液漏停止,引流管拔出后,循序渐进指导患者腰背肌功能锻炼来加强腰背肌力量。指导患者如何正确下床及佩戴腰围,增加腰椎的稳定性。患者出院后佩戴腰围3个月,不可过早负重及过度弯腰,加强腰脊肌的功能锻炼,注意劳逸结合[10]。

3 讨论

脑脊液漏是脊柱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引起感染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一旦发现患者有脑脊液漏的现象,应立即汇报医生,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脑脊液中含有大量葡萄糖,为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充足的条件,应杜绝引起脑脊液漏加重的因素及减少引起感染的因素;指导患者绝对卧床,减低脑脊液压力,减轻低颅低压的症状,运用定时夹闭引流管,延长引流时间的方法来处理脊柱术后脑脊液漏,平均拔管时间减少到4~5 d。干预组患者脑脊液漏消失时间和切口愈合时间比非干预组快,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使用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地促进脑脊液漏停止,促进切口愈合,提高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症,可在临床上推广。

[1] Ahn Y,Lee HY,Lee SH,et al.Dural tears in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J].Eur Spine J,2011,20(1):58-64.

[2]吴在德,吴肇汉,郑树,等.外科学[M].第6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67.

[3]许蕊凤,季杰,李桂芳,等.俯卧位用于胸椎黄韧带骨化症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95

[4]支立娟,吴新军.脊柱侧凸围手术期护理体会[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6,15(3):212.

[5]王华云.30例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护理体会[J].中外医疗,2012,31(1):150.

[6]刘卫华,盖芸.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髓损伤患者80例护理体会[J].河北医学,2003,8(3):270.

[7]董丰琴.脊柱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病人的观察与护理[J].全科护理,2014,12(8):697.

[8]安如俊,黄辉,段丽萍,等.持续腰大池引流脑脊液治疗3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术后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9):789-790.

[9]Thackham JA,Mc Elwain DL,Long RJ.The useof hyperbaricoxygentherapytotreat chronic wounds:a review[J].Wound RepairRegen,2008,16(3):321-330.

[10]马韵溪,陈丽芳,唐丽,等.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护理体会[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2,33(12):69

R738

B

1005-7234(2015)06-0514-02

10.3969/j.issn.1005-7234.2015.06.003

2015-06-30;

2015-08-20

吴伟华(1987-),女,汉族,南京籍,护师

研究方向:临床护理和管理

刘璐

电话:13451906810

电子信箱:391241776@qq.com

猜你喜欢
脑脊液伤口脊柱
为什么伤口愈合时会痒?
为什么在伤口上撒盐会疼?
长期久坐低头 你的脊柱还好吗
18F-FDG PET/CT在脊柱感染诊治中的应用及与MRI的比较
如何保护宝宝的脊柱
那只给我带来伤口的大橘
伤口“小管家”
腰椎术后脑脊液漏的治疗
脑脊液引流在早期颅内破裂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
PC-MRI对脑脊液循环的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