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主并重 多元互动”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探析

2015-10-21 17:00范立敏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多元互动概念方法

范立敏

[摘 要]在当前新课改逐步深入的情况下,如何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学习能力得到提高,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问题。“双主并重,多元互动”的教学模式,能够同时调动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使师生在愉悦的课堂环境之中共同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本文对“双主并重,多元互动”教学法的基本概念与意义进行了介绍,并结合的教学案例论述了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高效的运用“双主并重,多元互动”教学法。

[关键词]“双主并重,多元互动”;概念;方法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思想“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上普遍采用由教师到学生的“单向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受制于教师,失去了学习的主体地位,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新的教学理念必须以人自身为出发点,认识主体、尊重主体、热爱主体,努力构建教师和学生双向互动式的民主型课堂,大力倡导主体性教育。

一、“双主并重 多元互动”教学法的概念和意义

所谓“双主并重”,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如果站在学生的角度上,那么学生就是学习的主体,教的客体;反之,若是站在教师的立场上,那么教师就是教的主体,学的客体。所谓“多元互动”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引导让教学能够互动起来,教与学有机地融为一体。采用这一种教学法,学生就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之下,主动地投入思考、探究当中,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教师在讲台上声嘶力竭地讲,学生被动地接受。这样的教学方式,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能够很好地进行沟通与交流,学生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积极地进行探索研究;而教师主要是起到一个适时点拨的引导作用,而不是以知识代言人的身份出现。

二、“双主并重,多元互动”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的实施方法

1.合理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美国当代著名研究儿童认知发展和认知学习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的主动参与者。这里实际指出了学生主体性作用发挥的重要性。学生主体是学生自己教育内容的建构者,学生对自己主体地位能否清醒认识,决定了其是否能动地发展自我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合理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应努力做到。

(1)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语文教学必须从过去传统模式转变到注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自主性,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模式上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来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并及时进行学习结果的反馈,使学生产生心理上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设计学习过程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生活,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热情,要在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使学生调动自己的经验、情意和创造力,通过选择、重组、循序渐进走近目标。

(2)构建民主而和谐的教学环境。民主是学生主体性作用发挥的保证。而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氛围,能增进教学民主,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在教学中老师就要尽可能以民主的态度来扶植,提升他们的自主选择权,培养师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传授知识的无声媒介,是开启智慧的无形钥匙,是陶冶情操的潜在力量。

2.适度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1)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教师主导作用体现为根据学生的需求制定课堂的教学目标、选择课堂的教学内容、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而在一定的教学进度内确保教育目标的实现,这种作用可以帮助完善知识讲解的严密性、系统性、完整性和逻辑性。

(2)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育家叶圣陶曾指出教师不仅要教,而且要导。由于小学生具有鲜明的个体差异,再加上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在自主创新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疑问,这类疑问的解决直接影响到学生对问题本质的认识和新知结构的建立。这时就需要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要在这一过程中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在两者兼顾的基础上,去协助学生树立信心,指导学生把握认知的方向和过程,引导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明确学习的目标。只有教师自己对教学目的做好“定位”,教师的引导作用才会“到位”。

(3)教师是学生主体性作用发挥的激发者。首先,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努力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让他们知道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并通过多种途径尽可能地去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其次,在处理课堂活动细节时,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借助现代教学媒体形声性、再现性和先进性的特点,不时穿插一些知识背景,让学生在更为逼真、真实的场景中,去体验知识演绎的过程。再次,在对待学生发言和各种结果时,教师要以开放接纳的态度对待,让他们有自我修正错误的机会,并用引导性问题鼓励学生交流。最后,教师还需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反馈调控,帮助学生发现问题,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3.让课堂“互動”

(1)师生互动。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其中包括引读、对话以及评价:引读是指教师依据教学目标,通过师生的对读或者教师提示学生朗读这种方式,引导学生朗读,并且使学生领悟文章的思想和内容的一种教学方法。

对话是指教师与学生或者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于课文的思想感情以及表达方式的观点和见解的交流与沟通。通过对话的沟通与交流,可以使学生和教师达成共识,让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自主作用相互协调统一。

小学语文互动课堂的评价要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评价具有层次性和灵活性,在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让学生学会通过自评和学生之间的互评等方法评价自己,有助于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以及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

(2)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实现共赢。小学生之间在课堂上的交流主要通过游戏、表演和辩论这三个方面来体现。

在小学语文互动课堂中开展各种有趣游戏,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语文知识,而且还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参与游戏的学生多且练习次数也多,所以学习效率比较高。

在小学语文互动课堂中,教师给学生创造各种表演、表现的机会,使他们通过自己的表演体会语文课文中的思想内涵。

在小学语文互动课堂中,教师巧用学生的好胜心理,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和竞争,培养学生学习的竞争性和积极性。并且,在辩论的准备过程中,学生和队友之间不仅要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且还要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这可促使同学之间的团队合作意识的形成。

(3)学生和文章的互动。学生与文本的互动,也即学生与文章作者和文章人物的互动。与文本的对话,就是要学生对文本的语言文字进行分析理解和揣摩。小学语文互动课堂,就是一个真正实现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的互动的场所。

三、结语

“双主并重,多元互动”教学模式是一种创新教学,小学语文教师要拥有正确的教育理念和较高层次的教学素养,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其分地发挥好自己的主导作用,并为学生的主体发挥提供精当的环境,实现课堂的互动。

参考文献:

[1]关娴娴,王晶.小学语文探究教学模式的实践[J].新课程学习[J],2012,(05).

[2]林建华.互动式教学模式与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结合性思考[J].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版),2014,(07).

[3]刘瑞婵.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J].科技资讯,2011,(22).

猜你喜欢
多元互动概念方法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幾樣概念店
可能是方法不对
网络环境下ESP多元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
有效评价, 滋润学生心灵的雨露阳光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