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

2015-10-21 17:00李文明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本质属性概念解题

李文明

[摘 要]数学概念是客观现实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只有很好的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才能将它在解决实际数学问题时运用自如。由于数学概念具有抽象性,而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因此,要顺利发展小学数学概念,必须从小学生年龄段的心理特征、行为习惯和学习特点等来综合研究實践,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达到发展小学数学概念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

数学概念间客观实际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基本属性在大脑中的反应。是形成数学能力的基础。学习数学,如运算、逻辑思维、空间想象能力、创新能力等都是建立在一定的概念基础之上。小学生正处在逻辑抽象思维形成的阶段上,要使他们全面、正确的理解数学概念,就应该灵活采取各种教学方法。教育应该走进小学生思维空间,用适合小学生本身的语言把概念重新展现在他们面前。

一、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意义

1.正确理解各种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石

我们要认识、把握某个事物,必须首先弄清它的本质属性,否则就无法正确地认识事物。例如,“分数概念”的教学,教材中对分数是这样定义的:“把单位‘ 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在这里,关键是对单位“1”的理解,这个“1”并不是具体数字,而是代表一个整体。为了说明这一点,可结合学生自身经验进行举例:一个学校是一个“1”一个班级是一个“1”,一个小组也可以是一个“1”。这其中包含数量的多少并无关系,主要是看它能否构成一个“整体”,学生一旦理解了“1”的含义,掌握分数的概念也不难了。

2.正确掌握概念并加以灵活运用是发展数学思维的必要前提条件

在概念、判断、推理这三种思维形式中,概念是起点,没有概念,或概念错误,就无法形成正确的判断,无法进行正确的推理。如:在学习长方形之前,学生已初步的接触了直线、线段和角,给学习长方形打下了基础。教学长方形的认识时可以利用桌面、书面、黑板面等让学生观察,启发学生抽象出几何图形。从中总结出这些图形的共同特点: (1)都有四条边;(2)对边相等;(3)四个角都是直角。这样使学生在头脑之中形成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是长方形的概念。只要学生理解长方形的特征后,学生再进行合理的逻辑推理就能有效解决跟周长面积相关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3.重视概念的教学有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建立和迁移能力的增强

学生对最基本的概念理解得越深刻,学习有关知识越容易,迁移的能力也就越强。例如,学生学习了加法“结合律”和“交换律”之后,再学习乘法的“结合律”、“交换律”时,教师只要运用迁移规律稍加点拨,学生就很容易接受。

二、小学生学习数学概念中的问题

1.死记硬背

由于概念本身的抽象性,给学习增加了难度,很多同学干脆采取“死记硬背”方式。这种方式确实简单,省事,可以节约大量学习时间。然而,这种方式带给人们负面影响却是无法估计的。最直接的消极影响体现在解题方面,由于对概念没有理解,导致解题时“束手无策或困难重重”。其次,由于没有经历概念形成过程,抽象、概括及归纳思维及相应的能力也无法得到发展及提高。

2.孤立地学习概念

不少同学学习概念时,总是习惯于孤立地看待概念,无法将不同概念形成体系,不能在概念系统中学习概念。如此,对概念的理解流于形式及肤浅,学习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3.概念与应用脱节

在概念学习中有两种错误倾向,其一,部分同学为学习概念而学习,缺少应用环节,很少做一些相关的练习。其二,一部分同学恰恰相反,很喜欢解题,然而为解题而解题,在解题过程中对习题涉及的概念很少关注,更无从去复习、巩固相应概念。其实,这两种错误的本质是一样的,就是漠视了概念的应用环节,想当然地以为概念与应用是两个不同层面的内容。其实,概念和应用是分不开的,要想轻松解题,就必须掌握概念,要掌握概念,就必须多解题、多应用概念。

三、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方法

1.创设现实情境,引入概念

概念是客观事物本质属性在人们头脑里的反映,是人们在实践中用科学方法从感觉到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的。

概念引入是否得法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与形成。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好奇、好动、好直观形象思维的特点,投其所好,通过创设情境来引入概念,让学生在故事、游戏、悬念等情境中慢慢进入思维轨道,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把学习的主动权留给了学生,使学生一上课就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用情境引入概念时也要注意从实际生活出发,寻找知识与经验的联系;要注意感知材料的典型性,所呈现的材料必须尽量突出概念的本质属性,尽量排除非本质属性的干扰。

2.加强实践探究,建构概念

数学新课程目标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和模仿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现代心理学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托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历验主动地加以建构。

数学概念的抽象性决定了学生要想获得正确的概念必须是一个主动、复杂的思维过程。教师并不能把现成的概念原封不动地、简单地“灌”或“塞”给学生;不能只重结论的记忆而忽视对概念的理解。在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探究与发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主动参与结论获得的过程。

3.借助生活经验,理解概念

为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的含义,可以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知识水平出发,为他们提供较多的具体事例,使他们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然后抽象出一般概念。数学概念的抽象性决定了学生要想获得正确的概念必须是一个主动、复杂的思维过程。教师并不能把现成的概念原封不动地、简单地“灌”或“塞”给学生;不能只重结论的记忆而忽视对概念的理解。在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探究与发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主动。

四、结语

掌握正确的数学概念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石,小学生接受抽象的概念,需要教者正确的引导。教法是灵活的,但是数学概念的重要性是不变的,教者还需要进一步努力,强化小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与应用,为他们将来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成晓丽. 关于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体会[J].教学研究2013(4).

[2]马晓叶. 浅谈小学数学概念的教学[J].新疆教育2013(3).

[3] 邱淑贞.谈小学数学概念的巩固教学[J].三明师专学报,2011(2).

猜你喜欢
本质属性概念解题
试论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
用“同样多”解题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用“同样多”解题
幾樣概念店
浅论人才的本质属性
农民专业合作社本质属性及实地考量——基于浙江省1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研
具有党校教学本质属性的社交群教学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