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作文教学新思路

2015-10-21 17:00张增花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鼓励创设情境

张增花

[摘 要]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也是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课题,其成效和质量是素质教育的一面最直观的“镜子”。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呢?

[关键词]自由表达;创设情境;自讀自悟;多元赏析;鼓励

随着作文教学改革的深入,许多学生认为“作文难,难于上青天”。学生之所以认为作文“难”的主要原因,我认为是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教师出题,学生应命作文,教师批改判分”造成的。学生没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个性得不到张扬,他们只能人云亦云,像鹦鹉学舌一样,长此以往,学生厌倦作文,对作文产生畏惧感。何让学生不再厌倦、畏惧作文呢?我认为应从改变以往的作文教学观念入手。

一、阅读培训与作文教学相结合

大文学家杜甫曾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能力的培训是通向作文成功的“捷径”。实践教学中发现,大量阅读文学名著及其他书籍,对提高文学素养有利,对扩展视野有利,对丰富学生语言有利,对增加学生词汇和素材有利,对学生领会写作规律有利,对学生提起写作欲望有利。例如,低年级可以通过“背诵优美段落,摘抄好词、佳句”的练习,不仅能使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的优美意境,还可以增加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能够让学生在作文中有词可用、有话可说。而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训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教师的长期培养和学生的长期坚持。二、变教师命题,为学生自由表达

传统的作文教学就是单纯的技能训练,注重“章法”到“技法”的灌输,题目由教师严格规定,“不符合题意”就要遭到彻底否定,成人化的标准束缚了学生自由表达,另外,有些命题作文实在是无从下手,如:《我的一件小发明》,《我成功地改造了 》。这样的命题作文,多数学生看完后先是一愣,没有这方面的经历,他们便开始写假话、空话、套话,久而久之,学生失去了自我,失去了表达的乐趣。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习作就是表达学生自己对生活的真实感受,就是说什么都可以写,什么都可以表达。因此,教师应该千方百计去创设学生表达的情境,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

三、变教师指导,为学生创设情境

传统的习作教学,弊多利少,教师指导得越详细对学生的束缚越大,北京特级教师张光英曾说:作文指导课,要淡无痕迹。要做到了无痕迹,我们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必须把握好分寸,为学生创设作文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恍然大悟,这时生成的是一种学习的能力。我平常比较注重让学生体验生活,从生活中摄取素材,比如在圣诞节,我会激起一个小小的波澜,放学后在每个学生的书桌里放上他们喜欢的礼物,第二天早上学生到齐后,打开门,看到自己的礼物,学生非常高兴。那天学生的作文很真实,因为他们亲身感受了。因此,学生的习作不要把它紧紧局限在我们的指导课上,其实作文就是一种生活,作文就是把自己所感、所亲身经历的事情,用语言写出来,能写、爱写、会写,到那时写作就“自有源头活水来”。

四、变教师精批细改,为学生自读、自悟

学生的习作不可能一挥而就,需要反复修改,以往教师习惯于对每篇作文精批细改,从字、词、句的个别修改,到眉批、尾批的细致修改,看起来“满堂红”。而教师辛辛苦苦批改出来的文章对学生又有多少帮助呢?教师的批改应当是适当的、有针对性的。如果把批改看成是协助学生完成他的作品,我认为更为合适。

学生是作文的第一责任人,教师应该把修改的大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改作品。读是最好的修改作文的方法,让学生凭借自己的语感经验来修改文章,可分为三步:第一步:默读,从整体入手,让学生读自己的草稿与所写话题是不是吻合,可以通过增加或删掉一部分的方法,跟话题更加匹配;第二步:轻声读,疏通语言,让学生读文章中的词、句是不是能够表达自己的意思,别人能不能读懂;第三步:大声读,推敲词句,领悟表情达意的门道。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要让学生反反复复的读,通过读,发现自己文章的毛病或需要完善的地方,然后不断的推敲、琢磨,直到满意为止。

五、变教师评价,为师生多元赏析

1.学生评

学生写作是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这个缤纷多彩的世界,表达出独特的认识,只有站在同龄人的角度,才能突显孩子的天真浪漫和独特创意。学生能够批改别人的文章在心中产生一种自豪感,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内化为学习的动力。在学生评价过程中,学生先读全文,找出错别字和病句,用修改符号标出来,其次,看文章的选材是否合理,语言是否流畅,画出自己觉得优美的句子,最后是综合评价,要以激励表扬为主,提出修改意见。学生在评价别人的文章时要与自己的文章进行比较。如:“你的文章真棒!我一直认为我的文章是最好的,看完你的文章,才发现我有很多不足,我要向你学习,下次一定超过你。”在评价中,学生看到别人的优点,发现自己的不足,不知不觉中增长了知识。

2.自己评

自我评价是学生和作文评改者的一次心灵的对话,同时又是学生内心深处的心灵告白。自评充分发挥了主动性,学生在反思中感悟,在感悟中收获。在自我评价中常常看到学生自信的语言:“精彩的心理描写是我的强项”,“下次作文,我一定行”。学生在评价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产生情感上的自豪感,激发自己作文的兴趣。

3.教师评

作文是学生的心血,是发自内心的真情告白,教师要善于用一双慧眼去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哪怕是一句生动的语言,一个贴切的词语,甚至一个准确的标点,都应用充满激情的评语肯定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例如:“你的眼睛真亮,发现这么多问题!你的文章完整、精彩,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了不起的发现,再用精彩的方式介绍给大家,大家为你喝彩!”“你是一个很优秀的记录员,不仅把观察的内容都详细地记录下来,而且还写得非常端正、清晰!”“真是好样的,你的习作真得是非常出色!”这样的评语,可以让学生获得心理上、精神上的满足,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无形中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功,从而亲近作文,喜欢作文。

纵观以上各环节,贯穿其中的一条红线就是鼓励,人人都希望得到鼓励和赞扬,尤其是儿童,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让学生收获快乐,对自己充满信心,让习作真正成为一种乐趣。

猜你喜欢
鼓励创设情境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沙画活动中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