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野下服务型党支部建设

2015-10-21 18:19昌利娜谢飞
华人时刊·中旬刊 2015年7期
关键词:志愿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昌利娜 谢飞

【摘要】建设服务型政党是十八大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就高校而言,紧密联系群众,服务学生,建设服务型党支部是对这一执政理念的体现,是基层党组织走群众路线的体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求真务实、平等公正的原则,以服务为本,以服务育人,是构建高校服务型党支部的核心要求。

【关键词】志愿服务;服务型党支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7-187-01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要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服务型政党作为重大战略部署被写进党的十八大报告,表明我党执政理念、执政方式进一步向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转化。

高校学生党支部作为基层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要强化其服务功能,密切联系学生、服务学生,更需以自身为载体,发挥对高校学生的教育作用,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高校学生中得以贯彻。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野下服务型党支部的建设内涵

服务型党组织是以上级党组织服务下级党组织,党组织服务党员,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共同服务人民群众及科学发展的党组织。高校服务型学生党支部,是指高校学生党支部服务于学生党员,全体学生党员服务于共青团员和普通大学生,它与命令型、管理型、权力型的基层党组织不同,其服务对象是广大高校大学生,其建设的关键是服务。就服务主体而言,主要包括学生党员、学生群众、社会三个群体。就服务内容而言主要包括思想服务、学习服务、生活服务、社会服务。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促进服务型党支部的建设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服务型党支部建设的核心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国家建设目标、社会价值追求以及个人价值准则密切联系起来,就个人层面而言,主张应培养个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优秀品质。服务型党支部建设的核心是服务,即服务普通同学,服务党团员,服务学校,服务社会,牢牢树立服务意识,培养奉献情感。因此,高校服务型党支部建设为广大教师、党团员及普通大学生群体深入学习和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提供平台。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服务型党支部建设的首要目标

服务型党支部的建设是响应国家建立创新型、服务型、学习型“三型”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政策提出的基层党组织建设目标。因此,其首要目标是通过服务群众、服务社会,加强与群众的密切联系促进國家建设、社会发展,以及个人价值准则的实现。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度统一性。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服务型党支部建设的基本原则

服务型党支部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坚持三个原则:第一,以国家建设为宏观指导原则;第二,以社会发展为中观指导原则;第三,以个人自我实现为微观指导原则。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野下服务型党支部建设的思考

(一)坚持以人文本的科学发展观

建设服务型党支部,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人民的根本。建设服务型党支部,就需要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年龄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上、政治上的有效引导,帮助学生树立爱国、敬业、诚信、友爱的个人价值准则,培养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建设服务型党支部,还需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引导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相结合,关心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组织教师党员、学生党员加强对其服务,使学生感受到党支部对其生活上的关心,引导大学生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二)坚持求真务实的服务观

作为高校党支部,针对高校学生群体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对学生提供服务是建设服务型高校党支部的重要任务。首先,关注学生思想需求,进行思想教育。现代大学生有强烈的入党需求,但往往存在入党动机不明确甚至存在偏差的问题,作为高校基层党组织,应在学生入学之初,对其进行正确的入党动机教育。另外,现代大学生对于党章、党的指导思想、党的政策往往只会记忆,但缺乏深刻理解。高校党支部应针对这一问题,从学生思想特点、兴趣爱好出发,系统的有重点分阶段的对学生进行党的知识教育,提升政治素养。其次,现代大学生独生子女多,并面临较大的学业压力和就业竞争压力,因此在人际关系处理和压力处理方式上存在许多问题,极易出现不和谐事件。这就需要服务型党支部经常深入到学生中间去,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存在心理障碍、面临困境的同学,对其提高适当的帮助,帮其解决难题。以实际行动阐释服务型党支部的内涵。

(三)坚持平等公正的服务原则,培养学生正确价值准则

服务型党支部的建设要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自由意志,平等公正的对待所有学生,按章办事。同时,作为学生思想教育的平台和组织,学生党支部还应引导学生具备追求自由、平等、法治的思想意识,培养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价值准则。首先,服务型党支部服务群众需坚持平等公正的原则,在党员评选,各类奖助减免的评选中,充分以事实为依据,不偏袒,不包庇,以身作则,引导学生形成平等公正的意识。其次,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准则。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志愿服务,发挥自己的个人技能和专业特长,为社会贡献自己力量,培养社会责任感,同时,在志愿服务中培养其爱国、敬业、诚信、友爱的个人价值准则。

参考文献:

[1]杜建雄,韩慧娟,余聪.创建高校服务型党组织的实践探索[J].经营管理者,2011(18).

[2]余倩花,周厚高,陈晓玲,高校服务型学生党支部建设的路径探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

[3]林天翔董塔健.和谐社会视野下高校服务型学生党支部建设[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3).

猜你喜欢
志愿服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新媒体时代的高校红十字建设
基于协同发展理论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可持续化社会支持系统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
志愿服务与“互联网+”结合模式探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研究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