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5-10-21 18:15王波恩
中国医学人文杂志 2015年7期
关键词:儿科护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效果

王波恩

【摘 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儿科收治50例住院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将50例住院患儿采用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住院患儿各25例,对照组住院患儿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住院患儿采用优质护理服务,观察两组住院患儿的焦虑程度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住院患儿的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患儿的焦虑程度(p<0.05);且对照组住院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明显比实验组住院患儿家属的满意度低(p<0.05),统计学均具有差异。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住院患儿的焦虑程度,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儿科护理;应用效果

儿科主要是全面研究小儿时期儿童身心发育、保健及防治疾病的一门综合医学科学,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及患者家属对于医疗卫生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1],我院针对儿科住院患儿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详细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和护理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儿科收治50例住院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将50例住院患儿采用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住院患儿25例,男女比例为14∶11,年龄在2至10岁,平均年龄为(6.21±1.56)岁,病程3个月至20个月,平均病程为(11.25±2.67)个月;实验组住院患儿25例,男女比例为13∶12,年龄在2至11岁,平均年龄为(6.39±1.78)岁,病程2个月至21个月,平均病程为(11.34±2.96)个月。

对两组住院患儿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后发现,(p>0.05)统计学无意义,两组住院患儿之间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住院患儿采用常规护理,主要有:安排床位、了解患儿基本信息、观察患儿的临床症状、饮食护理等;实验组住院患儿采用优质护理服务,主要包括:(1)建立小组:将儿科科室内的护士分为3组,每组由3位护士、1位副组长及1位组长组成,护士主要负责对患儿进行全方面護理,副组长及组长进行指导、计划及培训工作;(2)身体护理:对患儿进行身体护理,包括适当的按摩放松,注意患儿身体的清洁,对接受注射的患儿采用无菌纱布进行热敷消肿等;(3)护理人员的注意事项:护理人员在对待患儿时应端正仪容、言语温和、动作轻柔,礼貌待人等;(4)病房设计:创造一些具有特色的病区及活动室,活动室可放置一些经过消毒的玩具、书籍等,病房内的色调最好采用较柔和的且不会对患儿睡眠产生影响的暖色调;(5)心理护理:患儿因长期住院、无法正常玩耍及学习、对医院的恐惧等心理容易产生不安、烦躁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应热情、温柔对患儿进行心理疏导,多与患儿做一些益智小游戏,给患儿一些小奖品,尽量满足患儿的要求,缓解其负面情绪;(6)健康教育: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内容包括对疾病的了解、治疗方式、治疗目标、治疗的意义及注意事项等;(7)绩效考核:护士长作为监督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对护士的护理工作进行考核,发现操作不规范及态度恶劣等情况,立即做出考核并批评;(8)运动锻炼:根据患儿的病情程度及疾病类型,给予患儿适量的运动锻炼,在获得医生的允许下,可带领病情不严重的患儿到室外进行活动,呼吸新鲜空气等。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住院患儿的焦虑程度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焦虑程度由护理人员对患儿进行焦虑评分,总分30分,0至15分为不焦虑;16至30分为焦虑。焦虑:患儿长时间哭闹,表现为不安、烦躁;不焦虑:患儿极少哭闹,活动时间很活跃。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可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三项,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100.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对两组住院患儿的两项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患儿家属的满意度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焦虑程度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若P值小于0.05,代表两组住院患儿之间对比的两项指标存在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住院患儿的焦虑程度与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住院患儿(p<0.05),统计学均具有差异,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对比两组住院患儿的焦虑程度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组别 焦虑程度评分(分) 非常满意(例) 满意(例) 不满意(例) 满意度(%)

对照组(25) 15.36±3.14 7 10 8 68.00

实验组(25) 8.24±2.58 10 13 2 92.00

注:两组住院患儿的焦虑程度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相比较(P<0.05)。

3 讨论

因儿科患儿年龄的特殊性,其不具备治疗依从性,因此,儿科护理工作会比其他科室的护理工作显得更加繁杂琐碎,一方面要求护理服务质量要高,另一方面要求护理技术精准、无误差等,在传统护理模式中,护理人员很难兼顾两方面,一定程度上引发了护患纠纷,因此,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降低患儿家属的投诉率已经成为护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2]。

患儿因无法正常生活、玩耍及学习、受环境及疾病的影响,容易产生一系列负面情绪,这些负面情绪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儿的恢复。常规护理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优质护理服务是儿科护理工作中应用的新护理模式,其护理原则为:以爱护、尊重患儿为原则,以患儿为核心,全面开展优质化、高效的护理服务[3]。优质护理服务是对患儿实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责任划分、病房坏境护理及身体护理等护理手段,达到缓解患儿负面情绪,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减少医疗纠纷,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度,促进患儿早日康复的效果[4]。本次观察中可以看出,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实验组住院患儿的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患儿的焦虑程度;且实验组住院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比对照组住院患儿家属的满意度高出24.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可得出,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显著降低住院患儿的焦虑程度,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改善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刘海燕,张海琴.论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作用[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2):238-239.

[2]曹芳莲.探讨优质护理对儿科护理质量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7):144.

[3]黄爱萍.优质护理服务在儿科护理中的实施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33(5):2475-2476.

[4]李颖红,梁锦娣.儿科护理工作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价值分析[J].黑龙江医学,2013,37(7):628-629.

猜你喜欢
儿科护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效果
儿科护理细节中引起护理纠纷的原因与防范对策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
非语言性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儿科临床护理常见风险因素及应对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