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肾盂肾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2015-10-21 19:58唐勇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安全性临床疗效

唐勇

【摘要】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肾盂肾炎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方法:2012年8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78例肾盂肾炎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肾盂肾炎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高,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肾盂肾炎;头孢哌酮-舒巴坦;临床疗效;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2-0364-01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的变化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肾盂肾炎的发病率呈现日益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1]。本研究对2012年8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肾盂肾炎患者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肾盂肾炎患者作为研究病例,均符合我国急慢性肾盂肾炎的现行诊断标准,其中男32例,女46例,年龄18~72岁,平均(46.75±3.28)岁,病程2~10年,平均(5.47±1.22)年。排除入院前曾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具有药物禁忌症或对本研究所用药物具有过敏反应的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9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严重程度等一般临床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治疗,肾功能正常者给予0.2g/次,肾功能不全者给予0.1g/次,静脉滴注,2次/d;观察组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进行治疗,对于肾功能正常的患者给予头孢哌酮2.0g/次加舒巴坦1.0g/次,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给予头孢哌酮1.0g/次加舒巴坦0.5g/次,静脉滴注,2次/d。两组疗程均为2周。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分别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的血常规、血肌酐、尿常规、尿素氮等进行检测;记录治疗过程中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疗效判定

痊愈: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完全消失,尿常规检查显示正常,尿细菌培养结果显示为阴性,且疗程结束后6周内尿细菌培养均呈阴性;好转: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明显减轻,尿白细胞减少,尿细菌培养6周内一直呈阴性;无效: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无明显减轻或加重,尿细菌培养持续呈阳性;复发:疗程结束后6周内病情复发,出现菌尿,且致病菌与原病菌完全一致。总有效率=(痊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进行t检验;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94.87%,较对照组的76.92%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其中对照组患者出现2例皮疹,1例腹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皮疹,1例腹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3%。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均属轻微,停药后均自行缓解或消失,未影响进一步的治疗。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肾盂肾炎指肾脏盂的炎症,是泌尿科较为常见的一种尿路感染疾病,主要是由各种微生物致病细菌侵入肾盂、肾盂粘膜、肾小管以及肾间质等肾脏各部位所引起的炎性病变,多见于已婚的生育期妇女[2]。肾盂肾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期,两者在临床上通常没有明显的分界线,具有一定的交错性。目前临床多采用抗生素治疗肾盂肾炎,具有良好的效果,但是随着临床上抗生素的不断使用,感染病原菌的耐药细菌株亦不断增多,常规抗生素的效果也逐渐减弱。因此,选择针对性强的抗生素药物是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关键所在[3]。

头孢哌酮-舒巴坦为头孢哌酮和舒巴坦的复合制剂。其中头孢哌酮是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药物,具有抗菌谱广、作用性强、在胆汁中的浓度较高等特点,主要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从而起到杀灭细菌的作用,但它对多数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较差[4]。舒巴坦为广谱β-内酰胺酶抑制剂,对革兰阳性及多数阴性杆菌所产生的β-内酰胺酶均具有不可逆的抑制作用,但对某些阴性杆菌染色体介导的β-内酰胺酶无活性。二者联合使用,可有效保护头孢哌酮免受内酰胺酶水解,不仅可以提高其抗菌活性,还能延缓细菌耐药性的发生[5]。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其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但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頭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肾盂肾炎疗效确切,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叶小爱.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24例肾盂肾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0):146-147.

[2]梁维,许涵.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肾盂肾炎的临床疗效研究[J].医学综述,2012,18(7):1119-1120.

[3]黎夏耘.舒巴坦联合头孢哌酮治疗肾盂肾炎的疗效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33):34.

[4]于春杰.头孢哌酮舒巴坦在肾盂肾炎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24):21-22.

[5]马兴洪.头孢哌酮联合舒巴坦治疗肾盂肾炎70例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2,12(34):145.

猜你喜欢
安全性临床疗效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民航空中交通管制进近程序间隔安全性评估模型
西药临床应用中合理用药对其安全性的影响
鼻内镜手术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关于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问题的几点思考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