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正确的发声方法对合唱音准的重要性

2015-10-28 11:42刘波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5年4期
关键词:声区音准声部

刘波

(信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论正确的发声方法对合唱音准的重要性

刘波

(信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良好的音准是合唱艺术最主要的要求之一,也是合唱队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除了声部繁多、织体复杂、作品风格等影响合唱音准之外,呼吸、共鸣、换声区等发声方法的正确运用也是影响合唱音准的重要因素。

合唱;合唱音准;发声方法

一、发声方法中影响合唱音准的因素分析

合唱与独唱均属于歌唱范畴,虽有不同,但都是以声音为载体,将一个个跳动的音符串联成美妙的音乐。音准是音乐的基本要素之一,发声方法是好的声音的技术支撑。音不准,声音则不柔和;方法不对致使乐音不稳。因此,无论是独唱演员还是合唱队员都要具备良好的发声方法和音准感觉,同时,处理好二者的关系。

(一)呼吸

呼吸是歌唱的基础和动力,呼吸的状态往往直接影响音准。合唱中,呼吸的速度过快会出现气息较浅,吸入的气息量较少,无法支撑较长乐句,容易造成声音“挤”、“卡”等不良现象,演唱高音时音准偏高。相反,呼吸速度过慢虽然会获得较深的气息,但在演唱时容易造成“撑着唱”,气息流动性较差,导致音准偏低。由此可见,呼吸的快与慢、深与浅、多与少都直接影响到合唱音准,因此,要想获得音准与呼吸的平衡,必须要找到呼吸与声门适度感相一致的状态。同时,在演唱较长乐句时,运用循环呼吸的方式,来保持合唱音准的稳定。

(二)共鸣

共鸣是声乐训练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对合唱音准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合唱一般有四个声部,即女高音声部、女低音声部、男高音声部、男低音声部,每一个声部的共鸣位置都略有不同,例如高音声部突出的是头腔共鸣,再加上部分“民歌嗓”,声音高亢明亮,容易使音准偏高;低音声部则是胸腔共鸣较为突出,声音低沉暗淡,加之发声松散,容易造成音准偏低。四个声部缺一不可,也不能过于突出某一个声部,合唱训练时要将高的“按”下去,低的“提”起来,把四声部融合在一起才能发出优美协和的声音,形成良好的音准感觉。

(三)换声区

换声区也叫过渡声区,是承接中低声区和高声区的桥梁,是声部统一的重要组成部分。换声区过渡的连贯与否将直接影响到高声区音准的稳定,这一点以男高音声部最为突出。男高音声部的换声区在小字二组的2-5之间,进入换声区立刻要进入关闭状态,此时音色较暗,如果不能保持高位置和气息支持则易使音准偏低;如果没有关闭成功,容易造成声音“挤”、“卡”等不良现象,使得音准偏高。换声区这道门槛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产生音准不稳定,因此,在合唱音准训练过程中应给予高度重视。

二、正确运用发声方法,有效提高合唱音准

合唱时,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对于提高合唱音准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合唱队员应该具备的能力和素质。为了充分调动和发挥发声器官的功能,使声部之间更加协和统一,保持音准的稳定,在合唱训练中必须加强对发声方法的练习。

1.呼吸是歌唱的基础,是决定声音质量的关键因素,同时也影响着合唱音准的稳定。在歌唱中,呼吸的快与慢、深与浅、多与少都直接影响到合唱音准,因此,不论是专业合唱队还是非专业合唱队,都应重视歌唱中呼吸的训练。

呼吸,顾名思义是“呼”与“吸”。呼吸有三种方式,即胸式呼吸法、腹式呼吸法和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声乐实践证明胸腹式联合呼吸法最为科学,这种呼吸方法可以使气息吸得更快、更深、更多,更好的支撑歌唱。呼吸训练中,一般采用闻花法,充分体会气息的流畅和横膈膜的扩张,在这种呼吸状态下发出的声音是圆润通透的。同时,在合唱训练中应加强循环呼吸方法的练习,获得足够的气息支撑。

2.共鸣影响着音色的明亮或暗淡,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音准。一般来说尖亮的声音往往头腔共鸣突出,荣易使音准偏高;相反,低音声部音色暗淡、发声松散,容易产生音准偏低。合唱音准训练时,要想使各声部统一协调,尽可能的使用整身歌唱(或全通道歌唱)的方法。这种方法将歌者的整个身体作为一个大的共鸣腔,其他各部分都是为歌唱服务的,充分调动和发挥发声器官的作用,这样发出的声音更加圆润通透,有利于音准的稳定。

3.换声区连接着中低声区和高声区,是进入高声区的一道门槛,对音准的稳定也是极为重要的。换声区的训练不是一蹴而就的,更不是千篇一律的。由于换声区的特殊性,演唱时每往上唱一个音都需要积极调整位置状态、呼吸支持、打开程度,再加上每个人的换声点都不尽相同,因此,在训练时应循序渐进、因人而异。目前而言,“关闭”被认为是换声区训练的最科学的方法。这种方法要求进入换声区后将母音变窄、音色变暗,贴着咽壁往上走,也就是常说的“进腔”。

发声方法影响合唱音准,合唱音准体现发声方法。作为一名专业的合唱队员应该具备科学的发声方法,进一步克服影响合唱音准的各种因素,提高合唱音准。

★本文为河南省社科规划项目 《音响学和演唱心理学视角下的合唱音准研究》(编号2014BYS024)阶段性研究成果。

[1]秋里.合唱指挥与合唱训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2]杨鸿年.论合唱音准问题(一)[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2(02).

[3]史其威.谈合唱的音准训练[J].中国音乐学,2000(S1).

J613.1

A

1005-5312(2015)11-0091-01

猜你喜欢
声区音准声部
梅花
——为混声四声部合唱而作
小学中低段合唱中声部配合的有效教学
浅谈声乐演唱中换声区的训练方法
浅谈声乐的歌唱技巧
合唱的音响效果之我见
把握歌唱关键期 有效培养音准感
论民族唱法教学的基本结构
搭建声音转换和统一的桥梁
多声部视唱训练研究——以《铃儿响叮当的变迁》为例
浅谈影响合唱音准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