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高血糖素瘤综合征1例

2015-11-01 01:27贺美林杨敏有周小勇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5年12期
关键词:斑片高血糖素灶性

贺美林 杨敏有 周小勇

胰高血糖素瘤综合征1例

贺美林 杨敏有 周小勇

临床资料 患者,男,46岁。因双下肢起疹伴痒2年,泛发全身1年于2010年7月收入我科。患者于2008年9月右下肢不明原因起少许粟米至绿豆大丘疹,渐增多形成不规则淡红色斑,在当地诊断“湿疹”治疗,疗效不佳,皮疹加重出现水疱糜烂结痂,发展至双下肢、臀部、外阴伴痒。于2009年5月皮疹发展至躯干、双上肢。2010年2月曾在当地医院行NB-UVB治疗20次,皮疹无缓解。患者发病以来体重减轻约5 kg,余无异常。既往有白癜风病史20余年,否认糖尿病及其它特殊病史。

皮肤科检查:颈部、后发际处、躯干、上肢见广泛分布褐紫红色斑、丘疹,多呈环状或地图状,部分融合成片。多数皮损上覆干燥、薄层褐色痂皮或鳞屑,痂皮翘起如剥脱的墙皮。部分表皮坏死发黑。皮损分布以下腹、会阴、臀部、下肢为重。双小腿、足背明显肿胀,可见一水疱,尼氏征阴性。双下肢见弥漫性紫红色斑片,外围绕以鲜红色的边缘(图1,2)。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2.8×109/L↓,RBC 3.93×1012/L↓。肝功能:TP 58.7 g/L↓,GLO 16.1 g/L↓,A/G 2.58↑。免疫功能:IgG 6.16 g/L↓,C3 0.88 g/l↓,CH50 3 KU/l↓。血沉:18 mm/h。IgE: 413.8 IU/ml↑。糖化血红蛋白:6.4%↑。糖耐量试验:0 h 5.2 mmol/L,0.5 h 13.2 mmol/L↑,1 h 19.2 mmol/L↑,2 h 15.8 mmol/L↑,3 h 7.4 mmol/L↑。尿、便常规、肾功能、电解质、糖化血清蛋白、C-12测定、CRP、心电图、外周血涂片,细胞学检查均正常。ENA、细菌抗体测定(结核)、皮肤组织真菌培养、RPR +TPPA、HIV均阴性。胸片:左上肺小结节影,为硬结灶可能性大,建议追踪观察。双下肢动静脉彩超:左侧胫前、足背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右侧腹股沟彩超:右侧腹股沟区淋巴结肿大。腹膜后彩超:未见明显异常。肝、胆、胰、脾、双肾及输尿管彩超:肝脏质地不均,目前双肾及输尿管声像图未见明显异常。胰腺CT:(1)胰腺改变不排除胰头占位性病变。(2)胆囊点状高密度影,可能为小结石。(3)左肾点状高密度影,考虑小结石或钙化灶。胰腺MRI平扫及增强检查:胰腺头颈交界区占位性病变,多为肿瘤性病变,伴胰管明显扩张。

组织病理示:角化过度,角化不全,表皮不规则增生,表皮上部灶性坏死,灶性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皮浅层血管周围可见不等量淋巴细胞浸润(图3)。

诊断:胰高血糖素瘤综合征。

治疗:转院给予手术切除并行化疗。

图1 腰背部、臀部可见褐紫红色斑片,其上可见干燥、薄层褐色痂皮或鳞屑,痂皮翘起如剥脱的墙皮 图2 双下肢可见褐紫红色斑片,其上可见干燥、薄层褐色痂皮,外围绕以鲜红色边缘 图3 角化过度,角化不全,棘层不规则增生,棘层上部灶性坏死,基底细胞灶性液化变性,真皮浅层血管周围可见不等量淋巴细胞浸润(HE,×100)

讨论 胰高血糖素瘤综合征(GS)是一种罕见的内分泌肿瘤引起的综合征,Becker于1942年首先报道。1,2通常与胰腺有摄取胺前体并进行脱羧反应能力(APUD)细胞的肿瘤有关,肿瘤可产生多种肽类激素,但特征性的临床症状主要由肿瘤分泌胰高血糖素引起。1-3本病皮损往往在肿瘤临床症状出现前数年已存在。胰高血糖素瘤80%是恶性肿瘤,1,2因此早期认识坏死松解性游走性红斑(NME),早期发现潜在的肿瘤是改善本病预后的关键。治疗本病的最好方法是手术切除肿瘤,不能手术者可采用复方氨基酸、生长抑素等缓解皮损症状,但不能抑制肿瘤生长。2,3参考文献

1赵辨.临床皮肤病学.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971-973.

2黄魁.胰腺外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510-518.

3Odom RB,JamesWD,Berger TG.徐世正译.安德鲁斯皮肤病学.9版.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153-154.

(收稿:2014-03-06 修回:2014-05-12)

武汉市第一医院皮肤科,430022

猜你喜欢
斑片高血糖素灶性
昆虫椿象致足底橙色色素斑一例
多灶性PTMC与单灶性PTMC转移的危险因素对比
了解胰高血糖素 认识奇妙人体
多灶性多中心性乳腺癌癌灶间的异质性及对治疗决策的影响
稳定血糖的重要激素
治疗低血糖 有了鼻喷剂
肝脏多灶性结节状脂肪浸润的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
浅析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
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治疗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